明确发展目标 实施“四大战略”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晋政发〔2019〕6号)发布,提出要着力实施中心带动、轴带牵引、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推进区域协同、产业联动、精准脱贫、生态共建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五大任务”,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区域互助、利益补偿、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大机制”,实现“两山”与平川、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态“三个协调”,推动区域空间互融互促、产业发展共进共赢、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两山”与平川、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基本建立,产业联动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到2035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决定性进展,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指导意见》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协调,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开放合作;问题导向,目标引领的基本原则。

《指导意见》提出,要着力实施四个重大战略:

中心带动战略。突出太原都市区在全省城镇化格局中的龙头作用,全力提升省会太原的集聚辐射功能和核心引领作用,按照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坚持“内”“外”互动,提升城市首位度,走以质取胜的路子,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打造区域经济助推器。积极推进我省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强化三大城镇群的辐射带动能力,以城市集群辐射全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轴带牵引战略。加快发展经济廊带等通道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点带线、连接成轴,以轴带发展牵引板块崛起,围绕和依托大西线、太焦线,充分利用沿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要素优势,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升级三大领域率先突破,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经济走廊,推动全省北中南协同发展、东中西互动合作,形成省内省外经济发展互联互通的新局面。

乡村振兴战略。抓重点、补短板,着力破解制约我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城乡空间开发保护,通盘考虑城市和乡村发展,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繁荣进步、农民富裕发展的目标。

融合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国家重要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省地缘生态、资源特色、历史文化、人才资源、红色革命等优势,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圈、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等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我省发展新空间。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提高区域政策协同性、精准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区域政策应更加注重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要加大对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力度。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客观评价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强化对区域经济形势的监测预测和跟踪分析,建立与之联动的区域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将做好对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实施情况的督查,强化重点项目、重大事项的落实。

本报记者王龙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