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法院首季工作开门红

今年以来,三河法院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和上级法院工作会议精神,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同时,科学谋划、合理安排各项审判执行工作,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工作措施,严明工作纪律,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第一季度各项工作呈现出五个方面显著成绩:

一、疫情防控和审执工作两不误

一方面,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全院干警积极主动,不等不靠,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从正月初三就闻令而动、全员返岗,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在做好机关法庭和自身防护的同时,坚决执行一线疫情防控命令。为完成7个包联社区的防控值守任务,全体班子成员一对一包联卡点,全院上下参战人数达880余人次,为9296住户共计27918名居民拉起了安全“防护网”,经受住了省纪委等各级各部门多次督导检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另一方面,审判执行有序推进。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各种手段,积极推进审判执行工作。全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304件,其中新收各类案件3284件,结案1102件,结案占比16.09%,新收案件数、结案数及结案占比均排在全市首位。从各类案件看,刑事审判借力“三方庭审”提档加速,审结各类刑事案件61件;民事审判线上线下调判结合提质增效,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796件,审结破产与清算案件1件;行政审判协调推进,审结各类行政案件5件;执行工作马不停蹄,共执结各类案238件;同时,还妥善审结强制清算与破产案件1件、非诉保全审查案件1件。

二、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有亮点

一方面,诉源治理统筹掣领。把诉源治理工作作为深化“两个一站式”建设、“一乡(镇)一法庭”建设和“无诉讼乡(镇)村(街)”创建工作的统筹掣领,把诉源治理中心作为化解矛盾纠纷“主阵地”和破解人案矛盾“试验田”。人员队伍管理更加优化集约,按照“1+2+3”的模式,精心组建5个调解速裁团队和1个信访化解团队,用更少人员办理更多简易案件。软硬件建设整体上档升级,全省一流、全国领先的智能文件交换柜、智能法官信箱以及虚拟导诉、诉讼风险评估、自助阅卷系统等智慧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现代化诉讼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多元化解锦上添花。强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实现多元化解在民事与行政领域的全覆盖。经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同意,牵头制定《三河市关于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实施意见》,以市“两办”名义在全市印发。成立由三河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刘连杰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和法院院长任副主任,38家单位为成员的三河市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负责全市行政争议的协调、沟通、化解及督导。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三河市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廊坊市委常委、三河市委书记詹晓阳和廊坊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苑三国共同为中心揭牌。与三河市人民检察院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的意见》,并走访市运管站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确保中心实质化运行。

三、电子诉讼和信息宣传出佳绩

一方面,电子诉讼效果喜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通过“隔空立”、“远程调”、“云开庭”等方式,推动电子诉讼活动常态化运转,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便利了群众维权,节约了诉讼成本。2月3日至3月31日,共办理网上立案提交935件,审核立案571件,审核不通过274件,网上缴费213件,电子送达4096件,送达签收1256件,网上质证234件,以上七项指标数据均排名全市第一,其中网上立案提交、电子送达、网上质证三项指标数据排在全省前十,实现了电子诉讼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同时,还积极网上阅卷71件、网上开庭17件、转调解427件、调解成功57件,各项指标数据稳中有进,

另一方面,信息宣传火力全开。紧紧围绕院党组决策部署、围绕疫情防控以及审判执行工作,不断加大信息采编报送力度,全面反馈动态工作情况。第一季度共编发信息快报84期,简报7期,其中被省高院采用信息23条、被廊坊中院采用67条、被人民法院四级内网采用49条。另外,在“两微一端”、今日头条号、天平阳光平台共编发宣传稿件370条,被河北法制报、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新三河周刊等平面报刊采用稿件14条;被中国法院网、网易新闻、环京津新闻网、河北新闻网等网络媒体,以及河北高院、廊坊中院、廊坊发布、网信三河、智慧三河手机台等权威门户头条号和微信公众号采用转载稿件269条。

四、重点工作和服务大局见成效

一方面,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从部署落实抓起,先后召开14次党组会,统筹安排各项重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审判质效、“两个一站式”、“一乡一庭”、涉法涉诉信访以及当前疫情防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从督导调研抓起,院长先后到诉讼服务中心、刑庭、行政庭、执行局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掌握网上诉讼服务、刑事审判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政审判及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执行工作及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情况,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意见。

另一方面,服务大局敢于担当。聚焦中心工作,把诉讼费及罚没收入作为重点指标抓实抓牢,把双违整治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参与。聚焦协同发展,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解读《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聚焦企业发展,出台《关于应对疫情依法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十条意见》,深入三河宝隆建材有限公司、宏远彩涂板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走访调研,全力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坚实司法服务和保障。

五、党建引领和队伍风貌赢好评

一方面,党建引领固本夯基。在疫情防控上,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一把手”带领全体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靠前指挥,87名党员干部冲锋一线、昼夜坚守,46名党员到所在社区进行了“双报到”,先后2次组织党员交纳疫情防控党费共计29550元,69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全院上下筑牢了疫情防控“红色堤坝”。在固本夯基上,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学习领会《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加快建设党建文化中心和院史馆,夯实党建基础,营造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队伍风貌焕然一新。先后召开两次警示教育大会,深入开展思想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深刻汲取严重违纪违法反面典型案例教训。聚焦“虚假诉讼”、“三个规定”、“长期未结执行案件”等重点自查内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解了领导班子成员职责范围和工作责任,明确了监察工作要点。通过专项整治,揪出了问题,补足了短板,提振了士气,自上而下纪律严明,由内而外风清气正,开创了审执工作新局面,为全年工作谱好了调、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