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3月30日15時,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經久鄉突發森林火災。火災造成19人遇難,其中有18人是前來支援救火的寧南縣森林草原專業撲火隊員,1人是西昌當地帶路的林場職工。據瞭解,在他們趕往火場的路上,風向忽變,一行人被大火包圍遭遇了不幸。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圖為3月31日夜間,西昌森林火災復燃現場

而在一年前的3月30日,同樣是四川省的涼山彝族自治州,其下轄的木裡縣也發生了森林火災,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支隊西昌大隊組織消防隊員開赴一線展開撲救,在撲救過程中遭遇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戰員和4名當地撲火人員全部犧牲。

吞噬多人性命的森林大火究竟有多可怕?

文丨崔赫翾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世界苦林火久矣



森林大火可以說是籠罩在世界人民頭上的陰霾了。

2007年,希臘發生其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火災面積達27萬公頃,近一半國土面積受到影響,64人在火災中遇難。大火一度逼近奧林匹亞遺址,萬幸止步於周邊林區。這座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居住的地方還承載了文明,不僅擁有眾多神廟,還是古希臘奧運會舉辦地。

美國也是森林火災的多發之地。2013年6月28日,美國亞利桑那州亞內爾山森林火災,數百棟房屋被火燒燬,大批居民被迫撤離。撲火行動中,19名消防隊員不幸喪生,其中18人是受過專業培訓的頂級消防員。此次事故成為30年來美國最大的撲火傷亡事故。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比尤特縣天堂鎮,救援人員在山火廢墟中工作。

2018年加州的“坎普山火”是加州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山火,燒燬13972棟民房,奪走85人的性命。山火蔓延1秒鐘,最快可以燒過一個足球場的面積,加州北部天堂鎮幾乎一夜之間被“夷為平地”。而馬里布的名人區中,Lady Gaga、布蘭妮等名人的豪宅以及HBO經典劇《西部世界》的片場都未能“倖免於難”。2019年山火又捲土重來。許多明星不得不上演了一場“加州大逃亡”。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在2019年也“火”出了圈。從1998年開始,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就對雨林進行持續監測,得出“該雨林年年月月都起火”的結論,2019年巴西一共發生了7.2萬多起火災,大部分都發生在此地,而這個數據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4%。

森林被燒燬,雨林生物也因火災的直接傷害遭受了滅頂打擊。作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擁有全世界百分之十的物種,面對大火,動物們的逃生選擇有限。此外,亞馬遜雨林濃密的樹冠能夠阻擋大部分陽光直射地面,但大火一下子燒光了這些樹冠,帶來了陽光,從根本上改變了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整個食物鏈或將因此發生連鎖反應。

人類生存也同樣受到影響。大火的滾滾濃煙,導致一場巴丙聯賽由於能見度的大幅降低被迫中斷,並隨著大風飄向了千公里外的聖保羅,天空被黑雲覆蓋,一時間白晝宛如黑夜。

在印度洋另一邊,從2019年一直燃燒到2020年的澳洲森林大火,同樣造成了慘重的損失——考拉棲息地被破壞,袋鼠由於對高溫敏感以及行動緩慢而大量死亡。悉尼大學生態學家的報告稱,在維多利亞州隔壁的新南威爾士州,九月以來的大火或威脅著十億餘只動物的生命,可能已有數百萬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在火災中喪生。對人類社會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在悉尼近郊的藍山,人們親眼目睹了70米高的火牆,這個高度遠遠高於一般建築。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在澳大利亞麥誇里港,一隻在山火中受傷的考拉得到救助。圖源:路透社

我國1987年的大興安嶺火災令人印象深刻,部隊先後出動3.5萬餘人、884輛汽車、62架飛機參與撲火。雖在此之後,我國的森林防火工作不斷加強,森林火災數量呈下降趨勢,但火災的潛在威脅仍不容忽視。3月30日的西昌森林大火,對西昌城區也產生了威脅。無論是城市中易燃爆的石油液化氣儲配站、加油站,還是與生產生活相關的人員密集場所,哪個失守後果都不堪設想。

造成慘重損失的熊熊大火通常是在不經意間燃起。

1871年美國芝加哥的一隻奶牛踩翻馬燈而引發的大火事件,使芝加哥三分之一的城市被燒燬,將近一半的人無家可歸。這任性一腳,讓這座美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幾乎化為灰燼。2019年造成慘重損失的加州大火,火災由一根樹枝引發——樹枝在大風條件下折斷,落在附近的電線上起火併點燃了附近的灌木叢。美國加州卡爾山火是大貨車爆胎後輪轂與路面摩擦產生火花引起的。我國已發生的森林火災約95%因人類活動而起,其中燒荒燒炭和上墳燒紙是森林火災的最主要成因,一根小小的菸頭、一小片燃燒的紙,都是萬劫不復的根源。

就算排除一切人為因素,還有偶然來襲的“渡劫天雷”。2010年6月下旬,內蒙古大興安嶺持續高溫乾旱,短短四天內就發生夏季雷擊火48起,僅6月29日一天就發生了16起。2019年四川涼山木裡縣森林大火就是由於一株高約18米、樹圍約2.5米的雲南松被雷擊引起的。

2

無處不可著的森林



一點小火星就能釀成慘劇,為什麼森林這麼容易著火?

因為燃燒的三要素充足——可燃物、氧氣、一定的溫度,不僅充足而且無處不在。

森林中的可燃物太多,喬木、灌木、雜草、蕨類、苔蘚、地衣、枯立木、腐朽木、枯枝落葉以及地下層的腐殖質、泥炭等,均屬可燃物。雖然樹木含有水份,但樹木含水率小於10%的植物往往容易燃燒。

比如,美國加州的自然景觀極其豐富多樣,全美59個國家公園中,有9個位於加州,加上近300個州立公園,森林覆蓋率佔到加州總面積的45%,林地面積為3300萬英畝(13.35萬平方公里)。舊金山等城市近郊山野也生長著高大的桉樹與濃密的灌木叢。

特殊氣候讓本就有易燃屬性的植物更容易“擦槍走火”。加州冬季的溼潤讓植被瘋長,但夏天這裡的天氣炎熱乾燥,植被內部水分開始被蒸騰逐漸乾枯。進入秋天,“焚風”也會來到加州刷存在感。

每年秋冬季節,陸地冷高壓驅使冷空氣向沿海推進,而加州處於落基山、海岸山西側,冷空氣向此推進時沿坡向下沉。空氣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如果空氣從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溫度會升高20℃以上。這裡地形落差大、空氣下沉幅度大,升溫就更加明顯。空氣越發乾燥,地表大量樹木枯死,為大火“儲備”了大量燃料。

對於澳大利亞的森林,易燃的桉樹是唯一的主角。在澳大利亞4000萬公頃嚴格意義上的森林中,70%的樹種都是桉樹,而澳大利亞整體的喬木中,桉類可佔到90%以上。

桉樹有多易燃?桉樹皮富含桉樹油,它們脫落後堆積在樹根處,別說雷擊與人為原因了,在乾燥的時候僅僅太陽輻射都能讓它們自燃,簡直就是“森林火藥桶”一樣的存在。同等面積、同樣長時間裡,桉樹林積攢的可燃物總量幾乎可以達到橡樹林的3倍。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澳大利亞東南海岸森林大火產生的煙塵飄過塔斯曼海,抵達新西蘭北島北部地區上空,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籠罩在黃褐色煙塵中。

我國四川涼山地區界於四川盆地和雲南省中部高原之間,地表起伏大,大量分佈著乾旱河谷和乾熱河谷。尤其是今年涼山州氣象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月21日~3月30日,全州平均溫度14.2℃,較歷史同期異常偏高2.0℃,全州平均降水量12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44%,其中西昌更是偏少88%。氣候乾燥讓本就樹種單一、油脂含量高且易燃的雲南松充滿風險,而松樹林中多見的堆積幾十公分的枯枝,也因水分的匱乏為森林火災的形成推波助瀾。

森林中的氧氣也極為充足。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因為地球60%以上的氧來自陸生植物,特別是森林。它們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同時,釋放出大量的氧氣以維持空氣組分恆定。一畝森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約67千克,產生氧氣約49千克。

可燃物和氧氣充足,再遇上星星之火,一切毫不意外。一部分火自地表蔓延燃燒被稱為地表火,還有一部分垂直而上形成了樹冠火,沿著樹冠層開始燃燒。雖然樹冠火的概率並不高,只有5%,但其燃燒溫度高、火強度大、蔓延速度快,對森林的破壞性極大。2003年,一位時任大興安嶺森林警察在剛進入火場時候這樣描述樹冠火,“整個樹林全著了,火有30多米高,眼前全是暗紅色,都把太陽遮住了。火的聲音就像火車開過來一樣,轟、轟、轟,樹枝燒得噼裡啪啦響。”還有竄到地下的火星被稱為地下火,也可能會引燃腐植質層,然後逐漸向更深的泥炭層蔓延。這種不易察覺的陰燃,在千奇百怪的季候變化下,有了復燃的可能。

3

是什麼阻礙了滅火?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火來就要滅,但不瞭解情況的人們常常誤認為森林火災和城市火災的性質相同。

其實,自然災害出現的狀況遠比想象中的複雜。森林這種開放系統的燃燒絲毫沒有任何限制,空間無限,氧氣也無限,就算森林能用高壓水槍都沒用,因為一旦火勢過大,水在數米之外就蒸發成了水汽。

此外,森林中的小氣候變化莫測,燃燒過程迅速多變。深林大火經常伴隨著大風,在2019年涼山木裡縣的森林火災中,大風促使林火幾十秒內就迅速蔓延至兩面山坡。小氣候微妙的變化,可以讓火的傳播速度比常規的地表火速度快幾十倍,數十秒就可以擴至幾公頃的面積。今年初,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消防部門公佈了一段驚險視頻。消防員們還在消防車附近工作,發現情況不妙後迅速撤離。僅僅一分鐘,消防車一開始停靠的位置就已是一片火海。

隨著包括林草在內的可燃物的燃燒,空氣溫度升高,空氣就會上升形成對流。而燃燒物複雜、山地地形變化等因素又導致風向難以預測。就算剛開始發現某處著火,等撲火隊上到起火點,火早就擴散了。涼山州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森林火災著火點在海拔3800米左右,地形複雜、坡陡谷深,有些地方根本無法通行。

如果風向突然改變,短時間內煙塵會快速籠罩一大片區域,救火人員無法短時間作出應急判斷,木裡與西昌的大量救火隊員傷亡就是源於風向突變。美國亞利桑那州森林火災遇難的格拉尼特山高手隊同樣也沒有逃過風向突變的厄運。他們是美國第一支獲得國家級先鋒隊資格的鎮消防隊,在救火過程中,因風向突變被火焰包圍,他們立刻採取應急措施——躲進緊急搭建的耐燃材料制的防火帳避險,但也沒能抵擋山火核心2000度的高溫,最終不幸遇難。

在火勢蔓延過程中,能量累積發生質變還會形成極其特殊的火行為。比如火旋風、飛火、爆燃、轟燃、高溫熱流等。在一些較為封閉的地形中森林爆燃發生突然,大火球、蘑菇雲、有害氣體滾滾而來。撲火人員身處其中,面對瞬間的高溫灼熱、煙霧燻嗆以及衝擊波,只能束手就擒。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在西澳大利亞州的南安普敦市,一處叢林意外失火形成火旋風。圖源:環球網

火旋風更有猶如滅世的既視感。熱量和湧動風流結合在一起形成旋轉的空氣渦流,這些空氣渦流可收緊形成類似龍捲風結構,旋轉著吸入燃燒殘骸和易燃氣體,高度可以達9到60米。火旋風最可怕的一點是使消防隔離帶失去作用。在風的作用下,火頭甚至能飛過上百米寬的河流打中對岸,而消防隔離帶遠沒有這麼寬。與此同時,氣流還向外拋出起火的樹枝等新火源。

在特殊的火行為下,撲救措施極為有限。目前的消防隔離帶等措施,原理都是限制過火面積,當無物可燒時,火自然會停下。即使有零星的火,也可用常規的撲火措施消滅。但遇到特殊地形以及特殊火行為發生,火勢迅速擴大演變為樹冠火,消防員及直升機都無法靠近火場。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圖為飛機吊筒滅火裝置

比如木裡火災現場主要位於山區,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植被比較茂盛,航線比較狹窄。就算能順利飛抵,水量也是個問題,飛機灑水高度較高,使得真正作用於火場的滅火劑量減少,滅火效果不佳。木裡火災中出動的4架k-32型和1架M-26型直升機,從附近的雅礱江取水救火,但其吊桶有效載水量只有4-9噸,相比迅速蔓延的山火還是有些吃力的。

這樣的狀況下,有時候不得不等待天氣條件改變才能滅火。

4

我們只能繳械投降嗎?



面對森林大火,很多人表達了任其燃燒的悲觀態度。但事實上,一些高科技手段正在不斷誕生。

目前,我國森林林區火險監控預警的方式主要有衛星林火監測、人工監測、遠程林火視頻測控和森林火災智能遠程監測四種方式。相對於易受干擾的衛星監測與侷限性較大的人工監測,森林火災智能遠程監測更加快速。

它主要運用視頻監控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GIS地理信息技術、3S技術、圖像智能識別技術等,通過安裝在不同位置的大型戶外攝像系統將林區的影像信息實時、清晰地傳輸到森林防火指揮中心,由智能識別軟件自動分析處理,一旦發現煙、火等疑似警情,便自動觸發報警並聯動相關單位。

在火災中,北斗手持終端可通過北斗系統高精度定位技術及短報文通信功能,讓第一線的消防幹警及時掌握火情並做好個人防護,便於組織疏散當地人群,加強重點防護區域場所的救援力量部署工作。

新的滅火利器也在不斷研發之中。2019年3月29日,山西省長治市沁源縣王陶鄉郭家坪村附近發生森林火情,火勢蔓延迅速,一款新的滅火利器就在這天登場了。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圖為119毫米遠程森林滅火炮

55名民兵預備役人員,攜帶8門119毫米遠程森林滅火炮和172枚滅火彈藥,於3月31日9時到達火災現場配合當地消防部門滅火。這款裝備最大射程可達8公里,並且為了提高精度,它還配備了一整套的偵察車、指揮車、彈藥車、無人偵察機等。經過近50分鐘左右的射擊,打出24發炮彈,一舉打滅200米長的一條火龍。

雖然目前這種新型滅火神器還沒有廣泛推廣,但相信會在壓制林火方面一展身手,未來也會有更多的神器出現在眾人視野中。

1.森林火災過程中的火旋風特徵丨自然災害學報 1997年5月 6卷2期

2.關於亞馬孫森林大火,你該知道的一些真相丨人物 2019/8/27

3.亞馬遜大火後,我們還能見到多少野生動物?國家地理中文網2019/08/26

4.目擊希臘森林大火丨國際在線2007/8/31

5.美國加州大火為何難以撲滅?丨科技日報 2018/11/18

6.森林燃燒的三大要素丨中國天氣網 2010/8/6

7.森林救火是世界難題,這場山火該不該救?丨長江日報2019/4/3

8.大興安嶺冰與火丨中國青年報 2018/6/20

9.軍工火炮技術利刃出鞘成就“滅火利器”丨兵器工業集團 2020/3/30

10.林火智能識別技術的應用丨《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5

延伸閱讀:

一名涼山救火隊員的親歷口述

口述 | 曾兆陽 涼山州開順應急救援隊隊員

作者 | 向治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南風窗”(ID:SouthReviews),原文首發於2020年4月1日,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1

不能退縮



我是涼山州開順應急救援隊的隊員,3月30日下午4點多,起火的一小時後,我接到命令,到武裝部緊急集合。那時候,我還在西寧下面一個山溝溝裡,所有人都告訴我,去西昌的路上很堵車,估計我過不去了。

我妻子就直接說,路上太堵車,覺得我過不去,乾脆就不要去了。她是出於對我的擔心,但我說這不行,“命令下來了”。起火的地方,有液化氣站、加油站,後方景區還有好多房子,我必須要去。我跟她吵了架,後來就走了。

不過,實際情況是,我從高速路過去時,路上一輛車都沒有,那時交通管制了。交警問我去哪兒,但他一看我穿的制服,就知道我是去救火的,他們立刻放行。就這樣,我以最快速度到達火場。

其他隊員也是一樣,他們要不然在工作,要不然在做自己的事。接到命令後,所有人從四面八方趕來,朝著西昌市的周邊集結。我們被安排直接上瀘山景區,整裝上山的時候,是在下午8點左右。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涼山州開順應急救援隊在救火現場

我們上山,是去景區與瀘山之間的一道樑子上。還沒到達時,火星就在頭頂亂竄,隊伍裡很多人挺久不見,一開始還會聊天,不時地招呼一下。

但是越靠近火場,黑煙越大,空氣變得刺鼻,大家越來越緊張,沒有人再說話了。

我們到了後,已經三面是火。液化氣站那邊的火勢最大,它在我們的西面,中間隔著一道山谷。在我們北面,就是城區所在的方向,天空被燒得透紅,火勢異常兇猛。

有人已經被嚇到了,液化氣站那邊的火,燒得有30米高,正在朝我們蔓延過來。我們距離它的直線距離,也就只有一公里左右,有的隊員就說:“撤吧?”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森林火災現場

其實,我們這次上山的人,都有豐富的打火經驗。更何況衝在前方的,有設備更好更專業的森林消防,我們只是起個輔助作用。但是,不少隊員還是嚇壞了。

撤退是不可能的,但我們的狀態確實緊張。從下午4點接到命令、8點上山,我們一直幹到了次日凌晨5點。做了這麼久,但在來的時候,很多人連飯都沒吃。

火勢之大,又前所未見。說實話,我們彙報上去的那種大火,和我們可能有三五十米的距離,但一人高或者半人高的火苗,其實就在我們眼前。

我也不敢貿然上去,走到兩個山頭之間的一處凹地時,我們在那猶豫了一下,

但我們是帶著任務去的,此刻不可能退縮。

2

“打仗”



我們隊來了30個人,在上山前,分成4個小組。我這組的人基本是黨員,有的人配備滅火風機,包括手提式的和揹負式的,有的人配備打火掃把。大家分工合作,構成一個組。

小組隨時要報告人數,因為山上黑煙陣陣,人的眼睛根本看不清。幾個人結伴在一起,大家互相看著,就不會被衝散掉。

因為前方的情況不明,隊長、副隊長和我,3個人決定去探路。我們都當過兵,跑得快,經驗也豐富些。副隊長有位戰友,就是在去年的木裡大火時,犧牲的31人之一。

我們三個走在前方,去盯火場的形勢。突然之間,火場裡衝出來十幾個人。他們是附近鎮上打火隊的。他們就對我們喊,不要去,不要去,火太大了。他們自己還有好多兄弟在裡面,還沒衝出來。

我們很緊張,趕快叫停了跟在後面的隊友。30個人就停靠在山腰一個開闊地。陸陸續續地,火場裡衝出來五六十人,他們終於集齊了,也跟我們在一處休整。大家都在觀望情況。

休整的地方有隔離帶,大概三四米寬,它是前幾年一場大火中,消防員挖好了的。

等了大概半小時,我們開始打火。我是拿風機的,簡單來說,就是把風機的馬力調到最大,對著根部火苗一直吹,加速它的燃燒。要注意的是,灌木叢的火比較好吹,看似焦炭上的火,反而容易復燃,這是新手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把火吹滅後,我們再把它下面的塵土吹起,覆蓋在燃物上。接著,後面的隊員跟上,用打火拖把將餘火打掉。

所以,在救火的時候,我們拿風機的人最接近火線。濃濃煙霧裡,我們什麼都看不見。這個時候,就需要後方打火的人員,他們負責留意風向。要有一點不對,我們就有很大的風險。

可以說,我們隨時做好了逃的準備,也不能叫逃,那是在保命。

把一處的火處理後,根據形勢,我們判斷是否向前。如果火勢小,我們會繼續挺進。但如果火勢大,或者後方復燃的可能性高,我們不會往前走。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沿著火線打火。

昨天的情形,就像打仗一樣。我們上前打火,把它撲滅了,但沒過多久,火勢大起來,先前的努力功虧一簣,我們邊打火、邊撤退,來來回回地跑。我想,大概來回了七八次吧。

3

被火包圍



在火場裡,我對時間沒有概念。大概凌晨一兩點,大家開始問,誰還有水?哪裡有吃的?有的人餓壞了,一晚上沒吃飯。我們打了兩三次電話,叫人給我們送東西上來。

在那前後,是我經歷過的最危險的時刻。我們眼睜睜看著,火翻過山來,要堵住我們的退路。那是個絕境了,如果我們往山下跑,估計也是死路一條。後來,我們受命指揮部,全部跑到一個過火的場地避火。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火災現場

這還沒完,我對這座山的地形熟悉,去避火的路上,會經過兩個風口,兩邊的樹枝還燒著,很有可能就掉下來。我叫隊員們留意頭上的樹枝,不要站在那些大樹樁旁邊。雖然是過火了的,但有些樹枝還在燃燒。

水成了最珍貴的東西,另一支隊伍的人問我,有沒有水?其實我是有的。我背了一個可擴容的登山包,裝的水比較多,大概有十幾瓶。但是,在上山的路上,我們隊就幹掉了一半。因為他們扛著設備,是帶不了水的。

雖然我有,但我不能給他們。那種感覺很難受,大家一起打火,他沒水,我卻不敢給他。因為他們有五六十個人,我只有4瓶水,還要保障自己的隊,肯定不夠。到現在,我還是很內疚。

後來在休整時,人比較少了,我只把水給了離我最近的幾個人,告訴他們:“只有這一瓶,大家只能喝一口”。剩下的水,我分給了自己隊員。沒辦法,你要在現場,你也能感受到,那種嗓子在冒火的滋味。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火災現場

水不只是用來喝的。就這次,在那種過火的火場,我們衝進去太深,裡面的煙塵很大,人根本就不能呼吸。你知道嗎?我們把礦泉水省下來,澆水打溼毛巾,但過沒幾分鐘,毛巾就幹了。空氣非常嗆鼻。

1點多的時候,很多人就不行了。我們在山上來回地跑,大概有兩三個小時,又不敢睡覺,怕火燒過來。有的人體力不支,什麼也不管了,就趴到地上。

還好,又過了一個小時,在凌晨2點左右,給我們送物資的人到了,他們還帶來一個好消息:我們上山時的路還在。我們總算有了點底。後來我才知道,那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寧南縣專業救火隊人員失聯的時間。

4

犧牲



略作休息後,我們接著打火,那時的風比較小,我們就分成兩隊去打。凌晨三四點時,風又開始到處吹,我們就找了安全的地方整頓。火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比較小。

接著,凌晨4點過,我們接到了撤退的命令。另一支隊伍在我們下面,也就是距離火線更遠的地方,他們正在吃飯。我們要走了,他們又輪換上來。在下山的時候,山路一片漆黑,我滿耳聽到的,是山谷中他們的風機呼呼作響的聲音。

其實沒過多久,我們還在下山時,隊伍裡就有人在說:“領導可能還會讓我們堅持一下”。有人建議,要不我們先不下山,就在山上睡覺?但其他人說太危險了,只好作罷。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發現,山上的火明顯又大了起來。

還是在下山路上,我們接到了指揮部的消息,說有一隻隊伍失聯了,問我們有沒有看到?但我們始終沒接觸過。我後來詢問了解到,他們應該是去保護液化氣站,也就是火勢最大的地方。他們從寧南縣過來支援的,剛好就安排在了那裡。

下山已是凌晨5點,回到家就7點了。我只洗了個臉,手很髒,臉也髒,頭髮上還有厚厚的灰,我就直接睡覺了。9點醒來時,我看見全網都在刷一個消息:19人在西昌大火中犧牲。

時間就有這麼巧,去年也是3月30日,涼山木裡也是一場大火,31名人員在那犧牲。他們中的很多人,我都認識,也加過微信。我們去參觀學習過他們的裝備,他們教我們怎麼用,怎麼訓練,怎麼救火。他們是我的教官。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說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嗎?我告訴你,一定要有。我們這邊的森林覆蓋率很高,基本上每個鄉鎮都有山。在進山的路上,都有穿制服、戴袖章的防火人員。

像這次犧牲的18名隊員(另外1名為嚮導),他們都有別的工作,並不是專業的森林消防或公安。我也一樣,我是做戶外運動公司的,這才是我的主業。但我還是想把救火員的工作做下去,因為它事關涼山整體的安全。

為什麼涼山州的鄉鎮裡,一定要有那麼多的民間救火人員?


3月31日,西昌森林火災現場(無人機照片)。西昌突發森林火災造成19人遇難,其中有18人是前來支援救火的寧南縣森林草原專業撲火隊員,1人是西昌當地帶路的林場職工。據瞭解,31日凌晨一兩點鐘他們在趕往火場的路上,風向忽變,一行人被大火包圍,不幸遇難(新華社記者 王曦/攝)

外地人不懂就算了,我有一個朋友,連他也不能理解我,說我們去救火,就是在找死。我真的挺生氣,他不懂,一場大火意味著什麼。我們整個城市都會因為它而停掉,另外還涉及到油庫、液化氣庫,以及城市周邊那麼多的學校。

我只能說,我的那位朋友不理解,是因為他的無知,以及大火還沒燒到他家的屋頂。

下山回家後,我一直在關注火勢發展。31日上午,救援工作還比較順利,也沒有什麼風,情形比較樂觀。但是到了下午,火勢又回到30日的狀態,我感覺可能更嚴重了。因為它已經蔓延到景區,從南面燒上來,逼近我們昨天救火的位置了。

西昌森林火災中,19名救火人員犧牲,他們是:鍾生文、黃元林、饒朝銀、樊桂偉、鄭宏、張樹偉、胡明海、曾順富、張明福、周全生、陳章華、劉兵、李天雲、劉軍、劉勇、李洪剛、陳文龍、何貴銀、馮才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