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一)宮闈

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創造了"沉魚落雁"這個優美的成語。

王昭君的出身並不十分高貴,她是一個平民。她因為樣貌出眾而被選入宮中成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宮女。宮闈生活是很枯燥的,這時有一個人們耳熟能詳但並不能考證真假的小典故。在漢朝,後宮宮女很多,但大多數都是一些打雜的,一些歌姬舞姬,真正能夠接近皇帝的是極少一部分幸運的人,王昭君想成為那樣的人,但是她清高淡然的性格沒有成全它:她沒有賄賂畫師。簡單地說就是那麼多宮女,皇帝並不想一一召見,就命畫師描摹樣貌,以畫定奪,有的宮女就開始賄賂畫師,讓他把自己畫的漂亮一些,就更有可能選為妃嬪。王昭君由於沒有賄賂畫師,所以她本來宛若天仙的樣貌便深深打了折扣,最終數年未得機會接近皇帝,在宮闈裡,枯燥的日子侵蝕著她。

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這樣的無聊裡,其實王昭君還是樂觀,還是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她熱愛文學,善於作詩寫文,或許文字可以撫慰她自幼以來便波瀾叢生飽受挫傷的心靈。

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但是,轉機很快會來臨。可悲的是,這個難得的轉機比一輩子囚禁在長安宮廷還要艱難,它是王昭君一生中最大的一個考驗,也是成全她偉大名譽的一個壯舉。

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二)昭君出塞以及意義

在昭君出塞之前,漢朝和匈奴方面的關係曲曲折折。早在戰國時期,匈奴就已經和中原王朝作戰了。當時的北方活動範圍更加靠南,他們往往一鼓作氣,跨過一馬平川的平原,直接衝到中原作戰(河南地區),所以以後的各個中原王朝都修築了長城,戰國時期的燕國、趙國、秦國三國修築的長城也是對外防禦性質的。到了秦朝時,和匈奴的對戰變得激烈了起來,秦朝憑藉著強大的軍隊力量收復了河套地區。而漢朝之後,中國的遊牧快速轉為種植,軍隊沒有了以前秦朝那種驍勇善戰,在對決中有時就不敵人高馬大的北方軍隊。而在漢元帝時期,一方面,匈奴在經歷了漢前期的連年對戰之後,實力削減了不少,另一方面其內部的團結趨勢也不如從前了。這時,為了穩定兩地邊界和平,更重要的是自保,匈奴的單于參見漢元帝要求和漢朝的公主通婚。漢元帝也充分認識了兩地的矛盾不能繼續用以前的方式處理下去了,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於是他又十分巧合的派遣王昭君去出使大漠,和單于聯姻。

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王昭君此時一定是非常的委屈。她本來只是一個貧民女子,或許安安分分生活到最後可以嫁一個好人家,然後平凡地躲過一生,本可以一輩子都不瞭解政治是什麼,也不用知道為什麼活著,只要為了作為平民階級應該獲得的吃飽喝足的目標而奮鬥。可她一開始就錯了,她作為沒有勢力,沒有經驗的弱女子隻身一人進宮,本想著可以借自己的美貌博個一妃半嬪,可又因為種種意外孤獨終老在了宮廷。若是孤獨終老在了宮廷,可能她一生也不會揚名。這樣平凡的日子又何嘗不可,可命運偏偏是造化弄人。

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她最終還是出了塞。大漠,羌笛,胡馬,王昭君,在西北斜陽金燦燦的映照之下留下了狹長而蕭條枯萎的黑色影子,他們迎著落日的方向進發,逐漸遠離了長安,遠離的本國,逐漸走向了未知,走向了失落。失落終究還是不能形容她的命運,多舛和不濟都不能形容她的命運。她的命運對她來說只能用慘淡,而她的命運對於漢朝和匈奴來說是輝煌,是明珠,是璀璨的斜陽。她當時或許還不知道她的未來是怎麼樣,他肯定已經沒有了任何過多的奢求,只是想好好的生活著。北方極北地區的氣候乾燥而熾熱,將把王昭君從一個下凡天仙摧殘成普通女子。這彷彿是在摧毀一幅優美的世界名畫,後人也只能對著史書眼睜睜看著王昭君出塞。

正史沒有記載,但有資料顯示。漢元帝送別王昭君之時發現王昭君竟是那樣的美麗,不要說全宮廷,就算全國也沒有幾個人可以媲美。漢元帝最為一國之君、九五之身,竟微微的顫抖,絲絲的不捨。鑼鼓一響,紅袍一披,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的意義是重大的,它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最大歷史事件來分析。首先它體現了漢和匈奴幾百年,或者是中原王朝和匈奴近前年爭端的一個轉折點。以前的人們不是戰鬥就是準備戰鬥。兩地從戰國到秦,到漢一直都是死對頭,因為雙方力量勢均力敵和地形單元的特殊性,哪一方都不會對哪一方造成危害。這種焦灼的,為了戰鬥而戰鬥是否真的有意義,是否真的值得兩地人民去貢獻賦稅支持這場沒有盡頭的硝煙呢?現在雙方都沉下心來分析局面,發現除了戰鬥似乎還有第二種解決方式。那個單于也不單單只是想要個漢人宗室女子,他想要的是和漢庭的長期和平條件下的貿易交易。當時匈奴的活動範圍大致在今蒙古高原到貝加爾湖南畔廣大的地區,他們發展遊牧業,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並不支持種植。唯一能做的就是強取南方地區的物資,現在他們發現可以通過交換這一種零風險,無詬病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王昭君帶過去了漢地的種植技術等許多先進的技術。她不止推動了物質方面的進步,她也帶來了精神方面的財富。她本來就是一個有才華的人,會寫詩會作文,出塞之後必然也促進了當地的文化發展。有了南方文化傳入,就會影響北方地區人民的思想,他們會紛紛效仿漢地的做法,認為漢地的東西是一種"時髦",在文化習俗潛移默化的同化融合之中,北方的人就會越來越認同漢朝,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正統思想,當所有的人民都認同了漢朝,那匈奴單于就沒有再去發動戰爭的必要了。

大漠、羌笛與王昭君

後世對於"昭君出塞"這一事件的評價色彩不一。首先是對於漢元帝通婚的動機,有人認為是因為漢朝已經衰落,懼怕匈奴,這是一種軟弱無能的象徵。大多數人認為漢元帝是考慮到了和平穩定發展和匈奴的關係,並覺得昭君出塞是一大壯舉。

(三)軼事典故

平沙落雁是因為王昭君的事蹟而被後人創造出來的成語。在昭君出塞的前一刻,漢元帝追悔莫及,依依不捨,王昭君也一陣傷感。可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何況是一國之君,九五之尊,漢元帝沒有力量收回已經許諾好的命令,只能暗暗惋惜後悔,趁著最後的一點時間在端詳一下她。王昭君太過傷感,遂取琴彈奏一首《琵琶怨》,聲音婉轉淒涼,於是連大雁聽了這樣悽慘的琴聲都忘記了撲動翅膀。

"畫工棄市"是王昭君間接創造的成語。相傳漢元帝回宮之後十分生氣,他已經知道了畫工接受賄賂的事情,於是一時氣急下令殺掉了那一批畫工。

參考文獻

《史記》

《漢書》

《匈奴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