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Hello檸檬的各位小夥伴,還記得上篇提到的3M認知模型嘛( ),瞭解認知模型對於我們平常體驗產品和理解用戶非常有幫助,因此基於這部分的內容我又進一步聯繫了自己最近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對於認知的瞭解,整理出本文的知識框架,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本篇主要介紹什麼是認知以及如何理解我們與生俱來的認知的侷限性。

什麼是認知?

我們總在說溝通的時候需要通過討論和交流拉齊大家的認知,否則就是雞同鴨講,互相不能說服對方。有些時候,認知水平的差異會導致溝通過程的巨大鴻溝。

那麼認知究竟是什麼?我們在思考過程中經常提及的這個詞我們真的理解它嗎?當你和別人提到認知這個詞時,你們倆對於認知的定義是一致的嗎?

根據百度百科的詞條,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或應用知識的過程,或信息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和語言等。

這個定義稍微有點學術化,屬於看了定義也還是半知半解好像懂了好像沒懂的樣子。那麼我們簡單來看,認知二字拆開就是“認”和“知”,也就是說它描述的是認識-知道-瞭解的這一系列動作,且通過這一系列行為你建立了對事物的瞭解。

它既是一個名詞也是一個動詞,即你通過認知的過程建立了對事物的認知。再簡單一點,認知用大白話說就是,關於xx事件/事物你怎麼看?基於不同的認知系統,每個人對於同一個事件同一個人同一個物品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

雖然認知系統幫助我們熟悉和了解這個世界,但今天我要說的是,我們的認知系統存在天然的bug,這使得我們無法保持真正的理性和客觀,也就是說,人的認知具有天然的侷限性。

在本篇中,我試圖從人的認知狀態和認知路徑去理解認知的侷限性。

“《銀河系搭車客指南》的作者,英國科幻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曾經提出過一個“科技三定律”來反諷人類認知的狹隘。

“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鬆平常的,是世界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將會是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任何在我35歲以後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秩序的異端”。”


人的四種認知狀態

有一個很著名的概念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即一個人認知的四種狀態,分別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傅盛老師給這四種狀態加上了數字註腳,如下圖,第一階段到第四階段分別佔比95%,4%,0.9%,0.1%。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四種狀態對應我們認知能力不斷提升的四種境界,境界越往上,人群佔比越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認知狀態的提升並非像起高樓一般鋪一層就會上一層,也不是像我們玩魔塔一樣,越往後越難,在認知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漏斗轉化率最低的是恰恰是最初的階段,即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

前者指的是以為自己無所不知的心態,後者指的是以敬畏之心對待知識的空杯心態。

之所以這兩個狀態直接會存在巨大的gap,是因為人們固有的一種認知偏差,又稱為達克效應(沒錯,不能怪我們,這是系統bug)。達克效應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會基於自己有限的認知得出錯誤的結論,無法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即越無知越不自知。

這種本能使得人群兩極分化,越無知的人越自信,自信使得他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無知,也使得他無法面對他不能理解的知識,於是一切不符合其認知的論斷皆為妖魔鬼怪,而另一端的人群經過正確的學習,意識到世界的廣闊和多元化,意識到自己認知的侷限性,因此更加謙虛和好學,也更謹慎的給出判斷和結論。

不過這樣的差異使得無知的論斷往往能在聲量上佔到優勢,這反過來又強化了他們的自我認知,使得人們更難以脫離低階的認知狀態。


人的一般認知路徑

以認知「檸檬two」公眾號的心路歷程為例,回想一下,你是什麼時候開始關注我們的? 我簡單腦補一下,首先在搜一搜中輸入“滴滴產品崗筆試”,返回了若干搜索結果,你看到了一篇題為“ ”的文章,於是這個內容在眾多內容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點開了這篇文章,通過查看文章具體內容發現它的確就是你感興趣的產品思考分享,於是你初步認定這個公眾號是一個適合產品新人關注和學習的公眾號,為了接收到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你決定要關注,於是點擊了關注按鈕。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這就是最基礎的認知路徑,注意-認知-決策-歸因。

在我們舉的這個例子中,暫時沒有歸因,因為這是你和檸檬的初識,剛剛建立初步認知,後續在多次看到推送的過程中你會加深對我們的瞭解並且形成更完善的認知。 所以,我們對世界的瞭解和認知都是基於最基礎的認知路徑,但也正是由於這樣的認知路徑,隱藏了很多彩蛋,造成了我們的認知侷限,使得我們無法真正客觀的認知世界。我們一一來分析造物主給我們埋下的認知侷限的彩蛋。

Part 1 注意——選擇性注意

注意是建立認知的基礎,任何人事物在沒有引起你的注意之前,都不可能自動轉化成你的認知,而注意力是一種稀缺資源。事實上,人不是沒有感情的監控機器,不能做到無差別的記錄和觀察萬事萬物,同樣我們也沒有腦容量去處理全部的外部信息,因此我們會下意識的篩選和忽略一些信息,以免過多的信息使大腦超負荷運作。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這其實很好理解,就好比你在準備期末考試的時候,會苦苦央求老師劃重點一樣,因為你知道背下一整本書是不可能的,正常人都幹不出來也沒必要。更常用的方法是根據老師劃的重點,把重點內容儘可能熟悉和背誦,因為這20%左右的重點內容能夠幫助你拿到80%的分。大腦也是一樣,但不是由老師劃重點,而是大腦基於這麼多年的演化,本能的過濾掉一些信息,讓我們注意到另一些信息。

那麼哪些信息容易被我們注意到呢?本能的我們傾向於關注誇張,負面,衝突類的信息,而忽略那些普通的正面的習以為常的信息。這樣的篩選機制能夠幫助我們在幾百萬年進化史中生存下來,但似乎並不太適用於當下複雜而又多元化的世界,因為我們本能關注的這些信息並非最重要的信息,但卻消耗了我們寶貴的注意力

在“注意-認知-決策-歸因”的認知路徑中,注意是漏斗轉化的第一步,如果真正重要的值得我們持續關注並形成認知的信息在這一步就被本能篩選掉的話,我們很難客觀的認識這個世界。

例如過多的關注負面信息有可能會使我們對這個世界失望,從而逐漸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儘管誇張的內容很吸睛,關注負面信息和衝突也曾經切實的幫助我們的祖先擺脫危險生存下來,但這些信息在一個相對和平且安全的時代不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了,因此這些信息在注意力的篩選機制中就不值得那麼高優先級的關注度了。相反,我們需要合理的分配自己有限的且稀缺的注意力,主動調整我們的注意力篩選機制,有意識的主動去關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信息,對於我們成長有幫助的信息。

Part 2 認知——警惕二手認知

當一件事物引起了我們的關注,我們就開始認知它了。我們對事物的認知遵循之前提到過的認知模型,即what,how,why(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當然這個認知過程並不一定是一次性完成的,可能需要通過多次的接觸我們才能形成完整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一遍遍的重複“注意-認知-決策-歸因”的路徑來逐漸獲取對於事物的完整認知。

儘管,每個人每次接觸事物時都遵循同樣的認知路徑,認知每個事物的時候也依照認知模型逐步從認識到知道和了解並建立對於該事物的認知,但認知的結果卻是十分主觀個性化的。對於同一個事物,每個人會基於自己的經歷經驗和文化背景產生自己的認知,所以一個“怎麼看待xx事件”的知乎問題下面會有成百上千個回答。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在認知路徑中我們是主動的注意到事物並經過觀察和思考形成認知,但我們不可能親身去經歷每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無論是時間還是精力都是不允許的。因此我們形成的認知中另一部分,也是很大的一部分,來源於二手認知,即別人告訴我們這個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

因此我們需要注意區分自己的一手認知和從其他地方獲得的二手認知,你對事物的理解和看法究竟是你以為的還是別人告訴你的還是別人希望你以為的。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要保持獨立,二是要保持批判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Part 3 決策——認知影響決策

我們的一生面臨諸多大大小小的決策,小到出門穿哪件衣服,大到未來選擇哪個工作哪個城市,決策的質量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一生,而支撐我們做出決策的就是我們當下的綜合認知和判斷力。

舉個例子,當我們決定是否要進入某個行業從事某個工作時,背後是我們對於自我的深刻認知和對於行業當下和未來發展的認知的分析和判斷。

因此,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為我們基於此形成的認知會進一步影響我們的決策,從而觸發行動。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有一個著名的情緒ABC理論,很好的解釋了從事物到行動之間的關係。在大部分情況下,並非是事件A直接導致了行為後果C,而是由於人基於自己對於事件A而產生的主觀認知B使得我們做出決策,產生行為後果C。

簡單來說事物本身不影響人,人們的決策只受到對於事物看法,即認知的影響。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學會了那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可能是由於我們沒有真正建立這樣的認知,比如“終身學習”,比如“早睡早起”,我們只是注意到了這個道理,但卻沒有通過完整的“注意-認知-決策-歸因”的路徑去真正形成自己的認知,沒有通過反覆的決策歸因來形成並強化這個認知,所以這些樸素而實用的道理並未能夠真正影響我們的決策從而改變我們的人生。

Part 4 歸因——警惕經驗主義

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認知路徑一次次的和真實世界交互和反饋來逐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認知。因此在基於認知做出判斷後我們會得到真實世界的反饋,

  • 如果是正向反饋,那麼我們會基於此結果歸因於我們對事物的準確認知,從而強化原有認知。
  • 如果是負反饋,即和我們預期結果不一致,我們則會試圖迭代和修正自己的認知來解釋這個衝突和負反饋,並逐步完善自己的認知,從而提高下一次決策的質量。

一旦認知形成之後,由於人們傾向於忽略掉不符合自己期望的東西,選擇性的注意自己熟悉的東西或者期望看到的東西,進一步強化認知,就很難再跳出自身的認知侷限性。

當我們對一個或者一類事物,通過多次的歸因強化自己的認知形成經驗後,我們會習慣基於經驗即已有認知去對事物做出判斷,避免每次都啟用完整的認知路徑消耗能量。這樣固然會節省能量,但容易形成固定的看法和預判,這導致我們有可能會無意識的進入經驗主義和思維慣性的誤區,形成對人,事,物的刻板印象。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雖然經驗在很多方面被驗證有效,但這不代表經驗會一直有效,因為所有的經驗都是基於過去的事實,而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當一個人越依賴經驗,其固有的認知通道就越頑固,經驗背後所遮蓋的認知盲區就越多,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已有的認知反而會干擾其做出真正正確的判斷。

所以,注意,認知,決策和歸因都是幫助我們構建認知路徑中的重要一環。但同樣,我們的認知路徑也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侷限性,比如我們注意到的東西並不是真正重要的,我們形成的認知是高度主觀的,我們決策的時候只能基於有限的認知,不合理的歸因過程將我們引向錯誤的認知等等。

綜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我們之所以無法客觀認知世界,

  • 一方面是由於達克效應的存在,使得人們越無知越自信,而這樣的自信使得我們繼續無知,無法意識到自身認知的侷限性,無法提升認知的狀態。
  • 而另一方面,即使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存在侷限,我們認知世界的路徑中也藏著諸多岔路口,每一條岔路口都有可能使我們基於本能而偏離真相,這就是我們認知能力的侷限性背後的原因。

如何提升認知水平

既然認知能力如此重要,那麼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個人認知水平呢?我把認知水平的提升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

  • 調整心態:理性的認知自己的認知
  • 繞過障礙:優化認知路徑
  • 核心進階:提升思考能力

01 調整心態:理性的認知自己的認知

擺脫認知狹隘的第一步,就是認識到我們認知的侷限性和認知能力的侷限性,從而理性的認知我們的認知。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認知存在侷限的時候,我們已經超越了95%的人,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進入到了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階段,這使得我們對知識保持謙卑和好奇。

☝️ 一方面,我們不再陷入無知的自信,而是清楚的知道,這個世界還有許多尚未接觸和認知的地方,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你所看到的並不是全部,你所以為的所賴以決策的經驗也可能不完全正確。所以要隨時準備好推翻和質疑已有的認知,接受新的觀點。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 另一方面,我們對新的知識保持好奇,主動去擁抱與自己認知不符的信息,並通過理解其背後的支撐邏輯決定是否要基於此修正自己的認知模型。當不符合你認知的事物或者意見出現時,先不要急於否定,我們的愚昧往往來自於無法正視異見。由於塞麥爾維斯反射的存在,我們總傾向於條件反射般的否定新知識和新證據,因其不符合現有認知。但事實上,事物存在的背後必然有其邏輯支撐,任何反直覺的事情發生,都是在給我們提供認知世界的機會。一昧的否定和忽略事實只會讓我們離客觀認知真實世界越來越遠。

02 繞過障礙,優化認知路徑

只有知道我們存在哪些認知侷限,我們才有可能有意識地規避他們,繞過這些障礙,這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和自己本能的認知偏差作鬥爭也可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常見的認知偏差和認知謬誤有錨定效應,倖存者偏差,框架效應,峰終定律,心理賬戶,損失謬誤,刻板印象等。

在瞭解這些偏差的基礎上,我們需要不斷調用自己的認知模型,反覆基於已有認知進行決策和歸因,用真實世界的反饋驗證自己的認知模型,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

03 核心進階,提升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決定認知水平,認知水平決定你對事物的判斷,千千萬萬個決策和判斷構成了你的一生。所以思考的質量至關重要。那麼如何提高思考能力,查理芒格曾給出這樣的答案:“如果你想要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的追問為什麼”,即追問事物的本質

遇到任何信息,任何結論要能下意識的反問自己為什麼,通過不停的追問來形成思考的習慣,來找到事情的真相。

為了能夠有意識的慢思考,建議可以多進行寫作等訓練,通過一個人坐在電腦前,用文字的方式記錄和梳理的形式來實現有意識地慢思考和深度思考。一邊搜尋更多資料,一邊不斷追問,通過輸入和思考來找到答案,並且用文字去呈現你的答案。

十二,關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樣啦,嘗試輸出了一些不同的內容,希望我的思考也能對你有一點點啟發~


傅盛《認知三部曲》俞軍《產品經理方法論》吳伯凡《認知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