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辣椒網評:穩就業,切斷因疫返貧的“根子”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節奏,全民禁足在家堅守近兩個月的時間,這對於按件計酬的多數農民工來說,意味著他們近兩個多月沒有任何工資收入。現在疫情防控雖然有所好轉,各地復工復產正在有序推進,但不少地方復工復產還沒有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水平,一些偏僻貧困地區群眾還存在返崗就業“腸梗阻”,因疫返貧致貧確實在一些地方發生。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防止疫情給貧困群眾的生活生產帶來影響,防止部分貧困群眾因為疫情防控收入銳減,重新淪為貧困戶,最切實有效的辦法就是儘快幫助他們返崗就業,讓他們儘快找到工作,有了工作,他們才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這樣他們才能自食其力,從而徹徹底底地擺脫疫情對他們影響,切斷因“疫”返貧“根子”,讓他們在全面小康路上不掉隊。

打好復工復產的“組合拳”。要穩就業,首先就要穩住企業復工復產這個基礎,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做得越好,意味著他們需要的工人就越多,工人返崗就業就有了可能。因此,地方政府部門一定要精準施策、一“企”一策,給企業提供貼心的幫助,解決企業復工復產的痛點、堵點,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方便,讓企業早日走上發展的正軌。

要為貧困群眾返崗就業提供方便。當前,貧困群眾返崗就業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比如交通的不暢,旅途中的擔憂等,都讓一部分貧困群眾心存顧慮。在這樣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一方面要根據貧困群眾返崗就業的實際,要通過“點對點”“門到門”的幫助方式,護送貧困農民工群眾返崗就業,另一方面要通過精準對接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園區企業、公益性崗位等就業途徑,做好送崗位、送培訓、送服務、送政策等集中幫扶活動,穩住群眾的就業渠道,保證貧困群眾增收。

貧困群眾本就底子薄,如果因為疫情不能就業坐吃山空,只會越來越窮,因此,各地一定要穩就業,切斷因疫返貧的“根子”,確保每個貧困群眾如期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