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系統風險?如何應對?

股市剩賢2020


面對疫情的衝擊,很多人都在擔心會不會發生金融危機,我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些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

首先,我們要分清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的區別。

理論上而言,“金融”與“經濟”本身就存在較大差別。“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的系列活動總稱,後者則主要是圍繞商品和服務展開。所謂金融危機,就是指與貨幣、資本相關的活動運行出現了某種持續性的矛盾,比如,票據兌現中出現的信用危機、買賣脫節造成的貨幣危機等。就美國次貸危機而言,其根本原因在於資本市場的貨幣信用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被無限放大,在較長的時期內帶來了貨幣信用供給與支付能力間的巨大缺口。

簡而言之,經濟危機,是指在一段時間裡價值和福利的增加無法滿足人們的需要,比如,供需脫節帶來的大量生產過剩(東西太多,錢太少),比如,信用擴張帶來的過度需求(錢太多了,東西太少了),而金融危機現在已經發生了。

“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上述的“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們對社會福利造成的影響程度和範圍不同。金融危機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

從歷史上發生的幾次大規模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來看,大部分經濟危機與金融危機都是相伴隨的。也就是說,在發生經濟危機之前,往往會先出現一波金融危機,其主要緣由在於,隨著貨幣和資本被引入消費和生產過程,消費、生產與貨幣、資本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相互之間的影響也變得更大。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也不能排除金融危機獨立於經濟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尤其是當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初便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政策措施,比如,通過大規模的“輸血”政策,有效阻斷貨幣信用危機與生產過程的聯繫,此時就有可能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或深入,這個就好比開國庫、發消費券等等舉措。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衝擊最直接也最嚴重。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的消費對我們來說是舉足輕重的。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同時,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反觀現在其實沒有區別,美元的短期增長是由於流動性缺乏導致,從長期來看,歷史怕是要重演。

次貸危機影響具體到行業,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現在適合採取保守策略,發掘中國內需存在的價值、軍工和基建的價值,但是不要急於出手,我要警示的一點是現在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還沒有爆發,到底會不會爆發,還要看G20的作用如何,與世界各國的政策等等,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總是沒有錯的。



誰知盤中餐A


系統風險分為人為與非人為造成。

先說非認為系統風險

今年的疫情,當年日本大地震,這些自然因素造成的市場恐慌,出現系統風險無法預測和預判。

無論哪種天災一旦大面積出現,首先造成的就是停產停工,直接讓國家經濟停滯,各行業大蕭條。人們沒錢沒收入,貨幣不流通,自然讓整個國家甚至世界陷入危機。

面對非人為造成的系統性風險,唯一的預防方式就是在發生風險後迅速做出應對,以止損為目的。別無他法。

而人為系統風險,主要是因為操盤者對局勢判斷失誤盲目樂觀;或者只顧眼前利益為了彌補小問題引發更大問題造成的。

典型案例:

1 2008世界金融危機,起因次貸危機。次貸危機又是因為經濟蕭條美國要以房地產推動經濟,給本無條件購房者創造條件,增加負債購房。最終一個問題的掩蓋帶來了世界金融危機。

2 希臘債務危機,為了登上歐盟大船,本不符合要求的希臘財務數據造假,貸款抹平一些不良數據,如願以償上了大船。結果卻讓整個歐盟差點都沉了。

3 09年迪拜危機,是因為對於旅遊市場預期過高,政府大肆借款瘋狂蓋房,希望通過旅遊拉動地產,結果也是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上述系統風險都是因為操盤者或團隊的失誤決策引發的巨大危機。

應對認為造成系統風險,需要個人對經濟形式有獨到客觀的判斷,這個很少有人做到。

往往國家層面就會從大形勢上去帶動整個社會,能看清本質比較困難。

有時不防用最簡單的方法做判斷。15年股災之前大盤猛長。有一隻股票中國中車,停盤前一路飆升,覆盤後連續兩個漲停,當時看了一下行業數據,依照他的價格,如果全世界都和中車訂單交易才可以支撐35的價格,而覆盤後長到進50,顯然價格虛高,媒體炒作造成。後來看了幾個同樣被大肆宣傳的國企股票,情況都差不多。

如此判斷股市泡沫過大,不知能撐多久,迅速退出,逃過一劫。

所以面對認為造成的風險就要對人性有充分了解和認知,再加上數據客觀分析,應該可以避免。

系統性風險就只能去面對。

鹹吃蘿蔔發言完畢,不喜勿噴


鹹吃蘿蔔xxx


金融資產的價格,就是金融資產所蘊含的“風險”的價格,所以,金融資產的核心就是對風險定價,且一般把風險拆解成系統性風險和個體風險。從字面上看,系統性風險就是影響全局的風險,而個體風險就是那些影響局部或某個個體的風險。1、個體風險例如,蘋果公司的股價波動的風險,就可以拆解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屬於蘋果公司自己的波動,比如說喬布斯逝世了,比如說iPhone新機型的市場反應,再比如iPhone出了次品,被緊急召回了。這些波動就和市場上的其它公司無關,Google也好,星巴克也好。用金融術語來說,蘋果公司的這些波動或者說風險,是獨立於其它公司的,叫做個體性風險。從單個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這些風險很重要,因為如果你購買了蘋果的股票的話,你的財富就會隨著這些波動上下起伏。但是,放在整個市場的角度來看,這些風險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它不會引起市場的整體波動。因為,第一,這種波動隻影響蘋果的銷量,和其它公司,其它行業沒有太多關係,影響力是有限的。第二,市場上存在著千千萬萬的公司,當蘋果的股價上漲或者下跌的時候,有一些公司的股價正好在下跌或者上漲,就把蘋果的這種波動全部給抵消掉了。所以,用整體的眼光來看金融市場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些個體性的風險或者波動被分散掉了,所以這種個體風險又被稱為可分散風險。2、系統性風險例如,美國總統要換屆,美聯儲的利率水平要改變,還有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的瘋漲,那蘋果公司的股價肯定會隨著這些事件而變動。更重要的是,幾乎所有的金融資產都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而波動。所以你沒有辦法通過持有足夠多的資產來把這些風險分散掉。在金融學裡,這些風險就是全局性的系統性風險,也叫做不可分散風險。3、如何定價當一個資產的波動被拆解成這兩種風險以後,“對症下藥”就變得非常直觀了。那些可分散的個體性風險,直接用組件組合的方式來抵消掉,就不需要從全局上考慮對它們進行風險補償了。所以,金融資產定價的核心就落在瞭如何替那些不可分散的系統性風險定價上面。舉個栗子,現在有一堆股票,期望收益率是8%,波動率(方差)是25%,所有的股票都一樣。但是每兩個股票中間的相關性是0.3,也就是說一個股票漲跌1塊錢,另外一個也會跟著漲跌3毛錢。現在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把你所有的錢都放在一個股票上;第二個選擇,把你的錢平分在兩個股票上。你會選哪一種呢?很多人都會覺得,既然所有的股票都是一樣的,那這兩種選擇不應該是一樣的嗎?不對,正確的答案是第二個選擇。因為在這個選擇裡面,獲得的收益率是一樣的,都是8%,但是所承擔的風險,也就是這筆投資的方差下降了一半還多。你再繼續下去,把錢平分在10個股票上的時候,這個投資的風險下降了差不多60%。把所有的錢平分到30個股票上的時候,投資的風險只剩下原來的1/3。但是到這裡還沒有結束,我們繼續添加股票的數量。當股票的數量增加到100的時候,投資的風險還會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已經很小了。再往下添加股票數目,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股票的數目增加到1000的時候,投資的波動率降到了7.5%,也就是原有風險的30%。從此以後,這個風險不會再下降了。即使你把股票的數目增加到10萬,它基本上也還是7.5%左右的風險。


短線菲姐


為什麼系統風險性難以避免?

我來答有獎勵共1條回答

小女子行江湖LV.22010-12-11

系統風險是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變動。而在現實生活中,所有企業都會受到全局性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一般來自社會環境,政治方面,經濟方面等。

這些風險是來自於整個宏觀環境,單一的企業是無法抗拒和迴避的,並且這些風險會對所有企業產生不同的影響,不能通過多樣化投資而分散。

恩,具體而言它包括政策風險、經濟週期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等方面。

就像2008年的金融危機不僅金融行業受到重創,就連有些實體行業都每況愈下,不僅在美國引起經濟蕭條,全世界都被他牽連,就咱們國家的沿海地區出口產業鏈也必須轉型。


短線之贏


首先,系統性風險也可稱為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基金投資行為受到宏觀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因素對證券價格所造成的影響而面對的風險。

系統性風險也是不可分散的風險。其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經濟週期性波動風險、購買力風險(通貨膨脹風險)、政策風險等。

從系統性風險的定義就可以看出為什麼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那麼,如何應對系統性風險呢。以下有幾種市場風險管理的措施:1、密切關注重大市場行動、宏觀經濟指標和趨勢、重大經濟政策動向,評估宏觀因素變化可能給投資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定期監測投資組合的風險控制指標,提出應對策略。2、分析各投資組合市場風險的來源和暴露,找出影響投資組合收益的關鍵因素,評估投資組合對大幅和極端市場波動的承受能力。3、加強對場外交易的監控。4、加強對重大投資的監測。

伴隨著疫情的發生,系統性風險不免會出現,並且會對投資組合進行影響。由於系統性風險不可分散,我認為可以選擇調整不同的投資組合儘可能最大化的分散非系統性風險來避免受到更大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