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莫高窟北魏第257窟北壁《须摩提女缘品》壁画中,绘有一座坞堡宅院。宅院三面有城垣围绕,一侧有门楼,院内有堂,堂后有四层望楼,楼后有园,概括表示出宅院内的门、堂、寝、园的布局。城墙为赭黄色,似表示土筑;墙顶双线,代表土墙上加筑的女墙。宅第的墙垣上有突出并高于城垣的墩台,上部且向外斜挑而出,上面设施堞及堞眼,这就是所谓“马面”,显示出城墙的防御功能。这个宅院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敦煌、嘉峪关一带的坞堡形象。

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北魏第257窟 须摩提女缘品 · 坞堡

西魏第249窟窟顶西披,在所绘阿修罗身后上部的须弥山顶上,有城一座。该城仅绘一面,正中有一门洞,门洞有门框及双扇板门,门洞两侧是高高的城墙,沿墙及转角也都建了一系列墩台,高于墙体,平面突出于墙外,在墙体和墩台上也施堞及堞眼,形成“马面”的格局。

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西魏第249窟窟顶西披 城堡

在嘉峪关魏晋壁画墓里,也绘有不少城堡,堡内有望楼,有的在旁侧书一“坞”字,表示城堡是坞堡的形象。坞墙高大,坞内中央多建一高楼或高墩,高墙上有阶梯状的雉堞,以便瞭望守护。魏晋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地方豪族修筑坞堡自卫。《魏书·释老志》记载:“敦煌地接西域……村坞相属。”即指这种情况。

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嘉峪关壁画1号墓 坞堡

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嘉峪关壁画6号墓 坞堡

关于“马面”的功能,沈括《梦溪笔谈》云:“延州故丰林县城……其城不甚厚,但马面极长且密。予亲使人步之,马面皆长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马面密则城不须太厚,人力亦难攻也。予曾亲见攻城,若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则矢石相及,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须使敌人不能到城下,乃为良法。今边城虽厚,而马面极短且疏,若敌人可到城下,则城虽厚,终为危道。”把马面的作用说得很清楚了。这里所说的丰林县城,系十六国大夏赫连勃勃所筑。史载赫连氏十分重视筑城,《水经注》所记载赫连所筑的统万城,遗址至今尚存,就留有较完整的马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马面实物。

至于莫高窟北魏第257窟北壁《须摩提女缘品》中马面上部向外挑出的做法,在古代文献和一些旁证实物中也可找到根据,并非画家想象之作。由南朝至唐,马面又名为“却敌”。唐代“却敌”的形制,据杜佑《通典》记载:“却敌上建堠楼,以版挑出为橹。”这与宋·曾公亮《武经总要》的规定十分吻合,据《武经总要》云:“敌楼,此城马面所设。”故宋代马面上的敌楼,就是唐代却敌上的堠楼,名异实一。《武经总要》又云:“……敌楼……仍前出三尺……敌楼之制与战棚同。”谈到战棚时又说:“楼棚踏空板内,杂出短兵,下刺登者,若登者渐多,则御以狼牙铁拍手,渐攀城则以连枷棒击之。”可知马面上部前挑是为了战时遇到敌人攀城时,可临时揭去前挑之踏空板以利下刺的。《武经总要》插图就绘出了马面上这种前挑的敌楼,用意正与壁画中所绘吻合。其实,不止是马面,就是在烽火台上,也可以作成上部挑出的形式。如新疆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火台,据称是早至西汉的遗存,其台顶四周就有均匀插置的向外挑出一米的木悬梁,便是这种做法的早期遗存。

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武经总要》 马面上部前挑的敌楼

敦煌壁画中具有防御功能的坞堡宅院

克孜尔尕哈烽火台

北魏第257窟北壁《须摩提女缘品》中的坞堡宅院,是当时敦煌地区住宅的真实写照。这座坞壁式住宅,其坞墙筑有马面、堆堞,具有很强的防御性,同时作为居寝用的高楼,处在前堂和后园之间,位于坞院中部,亦可供四面瞭望之用。西北地区干旱,春夏风沙很大,冬季寒冷,自然条件严酷。因此这种以高大土墙围护的宅院,除了具有军事防卫作用外,在防沙御风方面,显然有很大优点。同时西北民族关系历来较为复杂,所以这种住宅形式一直延续到近代,称为庄窠或堡子、墩子等,分布于甘肃河西地区和青海东部等地区。其大型者内部排列着许多小院,庄墙高大,可登临,有胸墙、射孔、门楼、角台或马面之设,外有壕沟围绕,俨然一座小城。敦煌县城曾经就有不少这样的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