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一夜崩盘,“民族之光”还是“民族之耻”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4月2日晚,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涉嫌伪造22亿人民币销售额,使得其股价盘前一度大跌逾85%,最终收于6.40美元,下跌幅度约75.57%。

而此时,距离浑水发布做空报告指控瑞幸数据造假,仅仅过去两个月。从矢口否认,到自曝身份,瑞幸的这一波操作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4月2日晚,瑞幸的公告席卷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评论,有的叹息以后是不是喝不到便宜的咖啡了,有的表示一定要趁瑞幸彻底凉凉前多去喝几杯,有的振臂高呼“薅资本主义羊毛”、“民族之光”……

瑞幸咖啡一夜崩盘,“民族之光”还是“民族之耻”

某社交平台热评

真的是割资本主义韭菜吗

瑞幸是一家神奇的企业,两年赴美IPO,上市之后持续烧钱,各种补贴发优惠券,各种买一赠一。

对像我这种对咖啡没什么追求只是为了提神的人来说,瑞幸是一个很好的消费选择,几块钱一杯的咖啡它不香吗?

对于资本掏钱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行为我们都不是第一次见到,当年的滴滴快的大战、美团饿了么大战、各种共享单车之间的大战都是如此,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乐于坐享补贴,并且希望通过竞争让企业提供更低价优质的服务。

但是,瑞幸这一波真的是在割资本主义韭菜、薅资本主义羊毛吗?

且不说很多国内投资者在投资美股的时候会倾向于中概股,单单考虑现在全球的资本流动性,很多机构的资金募集来源都是在中国。

同理于前段时间美股大跌,谁又能安心看戏,怡然自得呢?

我持有的很多QDII基金重仓都是中概股,为什么?因为除了苹果、微软这些全球知名的企业,我对国外的企业知之甚少,倒是国内企业更加了解一些。

所以,说瑞幸在割资本主义韭菜还真的不太合适,毕竟,你薅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羊毛。

此时自曝,意欲何为

两个月前刚刚否认,现在就直接跳出来自曝身份,个中缘由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瑞幸本来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企业,现在是故事讲不下去了吗?

其实有可能,毕竟马上就要披露一季报了,而第一季度因为疫情原因,国内的咖啡销量不可能有多好,继续造假销售额好像太明显了,不造假的话直接一泻千里,好像在投资者那里又交代不过去。直接对自己下个狠手,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资本市场,万一疫情过去了来个暴力反弹也说不定。


瑞幸咖啡一夜崩盘,“民族之光”还是“民族之耻”

当然也有可能是瑞幸已经不想讲了,管理层现在持股比例为零,也就是跟股价没有关系了,如果大股东之前已经把股权质押得差不多了,大股东和管理层全都离场,只剩韭菜被套牢。

再来大胆猜测一下,会不会是先来一个“自刀”,传递这样一种信息:“看,我承认了,22亿伪造,你们信了吧,其他是真的哦”,像不像我们玩狼人杀得时候,狼人自刀呢?

“良心企业”还是“甩锅侠”

瑞幸咖啡一夜崩盘,“民族之光”还是“民族之耻”

网传瑞幸内部邮件

瑞幸本次发布公告称,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剑及其团队涉嫌伪造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交易数据,而瑞幸的上市时间是2019年5月,也就是说上市以来的销售数据,大部分都是伪造的。

遭遇做空后,瑞幸按照美国证监会要求进行自查,进而“查出”这一桩惊天大案。

到底是COO刘剑为了对得起广大股东和创始人不惜奋力一搏,还是瑞幸甩锅,也是非常耐人寻味。

“民族之光”还是“民族之耻”

很多人说瑞幸是“民族之光”,敢问“光”在何处?

财务造假是事实,这是光荣的事情吗?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案才过去短短十几年,就要重蹈覆辙吗?

抛开我们的价值观和对错不言,单说这件事产生的影响也足够称其为“民族之耻”了。

首先,针对于之前浑水的做空报告,已经有多家律所对瑞幸提起集体诉讼。

其次,美国证监会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瑞幸很可能将面临巨额罚单或者强制退市。

另外,国内新修订的《证券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证券发行和交易活动,扰乱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秩序,损害境内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也就是说,即使在美国上市,在国内也会面临处罚。

最后,每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都是带着“中概股”的标签,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烙上了“中国”的烙印,这样的财务造假案,损害的不只是现有投资者的利益和企业自身信用,更会影响到国内企业在海外的名誉。

不管这件事的后续发展如何,希望所有上市公司引以为戒,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尝试,也希望广大投资者擦亮眼睛,领优惠券可以,喝免费的咖啡可以,但是不要随便给它戴高帽子,这种公司的股票最好不要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