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DIY科普:桌面CPU选购误区及最新版CPU天体图(4月版)


电脑DIY科普:桌面CPU选购误区及最新版CPU天体图(4月版)


桌面CPU选购误区一:AMD品牌不如Intel品牌高端

AMD和Intel是目前势均力敌的两大处理器厂商,而AMD不但制造处理器,旗下还有与NVIDIA旗鼓相当的显卡业务,因此能提供顶级的CPU+显卡解决方案,而Intel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显产品。另外,AMD今年率先使用了12nm制造工艺,而Intel还在使用上一代的14nm制造工艺,技术上的短板,AMD已经在这两年敢追上了Intel。

桌面CPU选购误区二: AMD处理器玩游戏不行,玩游戏还得选Intel

Intel的CPU由于主频上往往更有优势,加之长期优化上做的更好,在以往的印象中,玩游戏首选Intel。AMD主要是多核优势,有战未来的潜质。不过,看现在的部分游戏大作,12个线程都能基本用满,这就意味着12线程的AMD锐龙5就能搞定的游戏,Intel要请出酷睿i7 8700K才能搞定,6核6线程的酷睿i5只能卡出翔,到底谁的游戏性能更好?

 桌面CPU选购误区三:AMD处理器温度高

在AMD锐龙处理器之前,AMD的CPU在功耗控制上确实不如Intel平台优秀,不过如今两家长期以来推出的产品各有特色,不分伯仲。比如,“高贵”的Intel酷睿i7 8700K内部竟然使用廉价硅脂填充,难怪温度轻松破90℃。而如今,即便是面向主流用户的AMD锐龙5,内部也是使用的高成本铟焊料填充,散热效果更好温度更低。

最新版CPU天体图(4月版)

电脑DIY科普:桌面CPU选购误区及最新版CPU天体图(4月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