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語華章之《心動不如行動》

記得今年春節前,一位大學生突然在微信上找我,一開口就是:“我最近心情很低落,覺得自己特別差。”……聊了幾句之後我才知道他是本市某高校學計算機專業的,最近在準備開學後一次規格頗高的比賽,但卻已經兩個星期都處於自我放縱之中,幾乎沒有碰任何相關的東西。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狀態:“天天就坐在沙發上看看手機刷刷劇,不想打開編譯器,不想看到電腦。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這個項目,但還是遲遲不肯開始去做。每天都一邊做一些閒事一邊焦慮。但是焦慮並沒有給我寫代碼的動力,只是讓我越來越害怕這件事情。”其實心理諮詢師並不會因為具有專業知識,就能夠隨時隨地為求助者提供一次心理諮詢服務。那天我也只是聽他傾訴自己的煩惱,提供一些“不會來不及呀,你這麼厲害”“肯定能做完並且做的很好”的情感支持。最後他決定第二天早起並即刻奔赴學校實驗室開始動手寫代碼。

講這件事,並不是為了說明“如何幫助處於焦慮中的他人”。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發現,像這位大學生這樣的煩惱越來越普遍。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者我們自己也會這樣),即便自身擁有能力、相當優秀,卻會在任務面前猶豫不前,這種猶豫往往伴隨著對於任務的極大恐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那麼,這種現象究竟是為何發生,又該如何克服呢?

“自我設障”是心理學中一個非常經典的概念。顧名思義,意指一種在即將到來的考驗或評價之前,人們故意為自己設置障礙,做出實際上對於自己不利的行為,從而為自己的失敗預先找好藉口的行為。“拖延”事實上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種自我設障,特別是當是任務的難度相對較大,而個體又對自己的失敗過於焦慮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人在重要的考試之前反而徹夜刷微博、玩遊戲;在重要任務的DDL日漸逼近時反而遲遲不肯開始去做……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內心過於渴望好的結果,反而被可能會失敗的恐懼壓倒,無法真正開始去做任何事。我們常常會指責拖延的人、浪費光陰的人(有時是我們自己)缺乏鬥志、缺乏目標、缺乏對於成功的渴望。然而,這些人們真的無心上進嗎?實際上,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那樣地關心結果、害怕失敗、害怕自己無法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只是,比起真實的失敗而言,他們更加恐懼的是源於內心的對自己的失望。因此在挑戰面前,他們選擇了“不努力,並把將失敗歸因於不努力”的應對策略。為了躲避失望的可能性,他們寧願選擇浪費自己真實的人生,也不願意直面可能會發生的平庸與不完美。

當你決定開始一項任務併成功完成的時候,你認為你得到的是什麼?對於自己能力的證明,還是在完成這個任務時學習到的東西?在美劇《community》中,男主角Jeff一直自視甚高,認為自己天賦異稟,受到上天的眷顧,可以輕易地在諸多事情上取得成就(他也的確擅長不少事情)。然而在陶藝課上,當他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能超過同學Rich時,他的自尊心便走向了崩潰,開始了漫長的自我設障:假裝對陶藝課漫不經心,假裝自己手指受傷逃避作業,甚至故意做出陶藝老師明令禁止的行為,險些掛掉了本來要求極低的陶藝課。在最後,Jeff終於頓悟:自己所持有的“我優於常人,在任何領域都應該遊刃有餘”的信念本來就是錯誤的。

每個人都是平凡的。平凡的人們各自有一些擅長的事,但是還是會有更多並不擅長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去接納這種不擅長,並在不擅長的情況下也不放棄嘗試。Jeff 在陶藝課前後的轉變,事實上顯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成就定向,也就是兩種對於收穫的不同定義。一開始,他採取一種成績定向的思路,認為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就是承認自己比對方更優秀,做事就是證明自己能力的過程;而在後來,他轉向了掌握定向:做事的收穫來自於我們在過程中學習到的一切,得到的提升。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在同樣遭遇困難和挫折的情況下,掌握定向的人比成績定向的人更不容易放棄、更積極、也更傾向於堅持。因為在成績定向的視角下,一個人的能力是固定不變的,事情的成敗反映了一個人固有能力的高低。一旦失敗,就會感覺到自己一無是處,以後也難以成功;而在掌握定向的視角下,能力隨著做事的過程而成長,即便期末考試只拿了八十分,也是在說明有著八十分的收穫。如果說生活對於成績定向者來說是一位沒完沒了的嚴苛考官的話,掌握定向者面前的則是一位極具耐心的老師。那麼他們兩者究竟誰更容易被對於失敗的恐懼壓倒,也就不言自明瞭。

我們從小就處在一種不斷的競爭之中,這是不能迴避的事實,但卻並不一定就必須是我們對於生活的認識。就像種一朵花,如果種的比別人好,自然是好。但我們播種並不是為了它一定開得比別人的花更嬌豔,更芬芳,或更長久。而是為了我們自己需要它的美麗、馥郁與生命。種出來的花有什麼樣的香氣,我們就可以享用多少的芬芳。如果它超過別人的花,我們能夠享用的芬芳是這麼多;如果它不能超過別人的花,我們可以享用的芬芳還是這麼多。

我最喜歡的一個關於心理健康的定義是這樣的:“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當沒有心靈與情感上的束縛與限制,因此能夠將全部的能量用於實現自我的潛能”。其實,就算真的沒有心靈與情感的束縛,就算真的將全部的能量用於實現自我的潛能,生活真的就能夠許諾我們任何結果或成績嗎?並不會。但是當你真的全情投入,不將注意分散給失敗的可能,就一定比瞻前顧後的時候擁有更多積極的感覺。我想,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些人,他們之所以萬事蹉跎,其實只不過是因為太過在乎自己能否成功,反而被恐懼所壓倒,不能真正開始去做任何事。如果你眼下正處在這種恐懼之中,那麼我希望你知道的是:並不是只要去做了事情,就一定能夠成功;但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情,就永遠不可能成功。一件做了卻沒能成功的事情,也往往會都有著其內在的意義與收穫,讓你得到不曾有過的經驗,學習不曾明白的事情,提升和彰顯自己的價值。所以第一重要的事是,要去做;而第二重要的事是,要做完。

之所以想到要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因為後來在朋友圈看到那位“覺得自己特別差”的大學生更新的狀態。他在寒假後提交的作品最終在比賽中拿到了特等獎,成為了同學們又一波點贊和膜拜的對象。我有點想問他在提交作品時是否認為自己最終能夠力拔頭籌,但其實也許並不需要問。因為在這個故事裡,大概我們最需要學到的是——放下手機,放下憂慮,放下恐懼,回到桌前開始寫下一行新的代碼。早年有一位記者採訪紐約的一位專欄作家,問他成為作家的訣竅是什麼。該作家答道:『動手去寫』。每個人只要動手去做,並將事情做完,就一定能夠有所成就。這個成就大概很難會是最高的、無懈可擊的、無法超越的。但只要擁有了,就已經超越了不曾擁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