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多賺錢,首先你就要改變這樣的心態。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新冠病毒大流行讓很多人的生活陷入危機,尤其是打工一族,很多人的工作都受到了威脅,進而面臨沒錢謀生的更大威脅。如何才能擺脫這種威脅?Ayodeji Awosika提出,首先要轉變那種心態,多年來被錯誤的教育所扭曲的心態。原文發表在Medium上,標題是:The Mindset You Must Adopt to Make More Money

想要多賺錢,首先你就要改變這樣的心態。

這個世界上99%的人都很在乎錢。除了和尚、牧師、修女,還有一些真正有奉獻精神(以及怪異)的極簡主義者以外,錢始終都是我們腦子裡面琢磨的第一件事,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除非這個世界突然之間要用另一種貨幣流通,比方說衛生紙,否則的話你一輩子都會把焦點放在金錢上。如果你像絕大多數的人一樣,你就會用錯誤的方式去思考金錢。

但是,如果你那種思維方式可以改變一下的話,你就可以財源滾滾。

有人教你要有窮人的心態。很多人就因為別人的錯而陷入到貧困之中。沒錢的處境太容易讓人陷入窮人的心態了。貧困導致人陷入到進退維谷的心態。哪怕是出生並不貧困的人,也有沒接受過如何致富的教育的。

你可以破產,但永遠都不想窮。當你有窮人心態時,無形之中就已經給自己豎起了一道心理障礙,導致你無法賺錢,因為你根本就不想賺錢。誰會怪你呢?當然不是我。

我把話挑明瞭吧——這不是你的錯

你被誤導了。對金錢正確的思考方式看起來並不自然,因為別人在你這輩子的大多數時候教給你的東西都是錯的。這一點上面我們要達成共識。我知道你從哪兒來,為什麼會用這種方式去看待金錢,但是現在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心態轉變對多賺錢至關重要

錢很多。到處都是。哪怕是現在。

如果到處都是錢,那為什麼你卻感覺自己如此缺錢?

別人教你用一種最狹隘的視角去思考金錢。當你從僱主那裡得到了一個收入來源,並且從事這項工作多年之後,你就把它看成是賺錢的唯一可能手段了。是,Facebook上那些講怎麼建立一門在線生意的廣告看起來很酷,但你內心其實並不相信。

你知道創業者的存在。你也知道投資者的存在。但是別人讓你相信自己不屬於這兩類人,只能分享剩下的那一小塊蛋糕。

那麼,怎麼才能轉變那種心態,然後看見遍地的金錢呢?

只需要開始去關注經濟是如何運作的:

  • 你始終都是交易的一部分。你去購買你想要的東西,對它進行估值,然後另一方則得到了金錢。想想看這件事情你做了多少次。你是不是真的認為自己無能為力,沒法成為那個方程式的一部分?
  • 當你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幾乎不會覺得自己是在把錢捐給別人。不,你會從自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角度來看待。如果大家重視你所提供的東西,他們會從你那裡買東西時候一樣是這種感覺。你不敢賣,因為你不瞭解自己的價值。
  • 拋開資本主義和公司福利不談,從根本上來講,商品和服務交易在整體上改善了每個人的生活質量。媒體在講述這種稀缺性的故事,在有了自由市場之後,基本上你想要的任何東西就可以直接送到你家門口了,你可以隨時隨地觀看任何想看的東西了,還可以買到在過去一度屬於奢侈品的東西了。

為什麼金錢對你來說永遠都不能形成“涓滴效應”呢?

因為你在這個方程式裡面站錯了位置

你要消費,要買東西,要承擔很多開支去付錢給別人,但你只能通過一種手段去創造價值,也就是你的工作。你的工作不僅只是有限的手段,而且甚至算不上安全。只要一些變量出現調整,你的工作馬上就會消失不見。

瞭解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找到一份工作你其實並沒有減輕風險,反而還加劇了風險。不幸的是,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我們正在經歷這種情況。就因為一個意外事件,有多少穩定、有保障的工作被幹掉?而且這些因此丟掉工作的人並不能馬上就學會新的能賺錢的技能,所以他們陷入了困境,現在對他們來說很缺錢。

這對你來說是個教訓。要站在方程式的右邊,這樣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時,你就可以未雨綢繆。

要改變你的心態,要理解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可用資本里面,你過上精彩人生所需要的其中一部分其實很小很小。

假設對你來說那個數是100000美元。難道19.3萬億美元的經濟大蛋糕(編者注:美國的經濟總量)裡面你就不能分到100000美元嗎?當然可以。你只需要開始去做就行。

選擇一種模式並堅持下去

可以奏效的商業模式太多了,尤其是在線的那些:

  • 電子商務
  • 會員營銷(哪怕是在當前環境下,你依然可以用每月不到5美元的成本以及學習SEO去啟動其中一門生意)
  • 博客和自媒體
  • 自由職業(這一塊的選擇太多了)+ 僱用員工併成為經紀機構的能力
  • 教別人(Coaching)
  • 內容創作,比方說YouTube和播客

不妨看一下你可以開始去做的那些不那麼性感的生意:

  • 房地產——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是一個拿到了合理報酬的人慢慢存錢是可以去買房然後讓房子增值的。
  • 特許經營——我曾經在一家數字營銷公司工作過。我們的一位客戶擁有數十家清潔公司的特許經營權,最後他靠著這些所得用來買公寓樓。你可以用10000美元的價格買下Steak n'Shake的特許經營權,然後每年掙12萬美元。
  • 各種各樣的藍領生意——這些活雖然不性感,但是大家總得修修廁所、剪剪草坪、改造一下廚房等等。當然,做這行的目標是要學習怎麼去擴大規模,而不僅僅是個體經營。(關於如何做到這一點可以看看這本書)
  • 轉手——我的叔叔會跑到汽車拍賣那裡買下廉價汽車,然後加價出售。你可以用craigslist這樣的網站來操作。

這份清單我可以一直寫下去。我一邊寫著這份草稿一邊低頭看著手上的筆。某人,某個不出名的人,就因為擁有生產出這支筆的公司可能就有身價數百萬。就做筆也行。

當你從從生產者變成為消費者,並理解你可以用現在或者將來培養出來的一組技能去做成服務或者產品時,你就已經為賺更多錢打下了基礎。

這種心態轉變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麼

你會遇到的主要問題來自金錢方面的社會條件,尤其是你拿到錢的時候。

你看,如果你希望將來能得到大把的錢,那就得先犧牲一下,一開始先別想著去賺錢。我們稱之為前期投入(frontloading)。啊,一開始就這麼糟了嗎?沒人知道你到底是誰,也沒人足夠信任你,願意從你這裡買東西或者消費你的內容呢。

你的技能可能還沒練到家或者還不夠聰明去實現你的目標。為了練就這些技能,你至少得提前進行一些工作,先別指望做這件事會有什麼回報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還得保證有飯吃。你想辭職,但要想辭職,你首先得有兩份工作。或者,如果你是被炒掉的話,起碼也得先有份不帶薪的實習生資格。價值百萬美元的博客Smart Passive Income的所有者Pat Flynn,之所以要創辦這項在線業務是因為他被解僱了。他聰明地利用了自己的時間。

要我給你一個最好的建議?每天只需花一兩個小時,慢慢慢慢地循序漸進,用幾年的時間就會奏效,如果你能做到專注的話,所需要的時間甚至會更短些。

找到一條對你來說行得通的路,堅持走下去。專心致志是最難的部分。前期投入所涉及的步驟並不困難,但是做這每一步的時候,很多人一下子看不到回報就很難做下去了。

但是一旦你的付出開始獲得回報,一旦你可以用被動或可擴張的方式賺到任何錢,你就會上癮。你會看到那種收入真的是遍地黃金。

讓錢生錢

當你讓其中一種收入流開始流動起來時,你會開始注意到原來還有其他的收入流可用的,然後開始向這些賺錢渠道投入資金。

你會理解為什麼富者愈富,為什麼過去你找不到錢的時候在他們眼裡往往似乎遍地是黃金。有錢人會不斷創造收入來源和手段。僅此而已。一旦你自己也開始這種操作,你就會意識到自己對金錢的看法是多麼的侷限。

現在我的收入來源包括:

  • 在Medium上面寫作
  • 書籍版稅
  • 會員營銷
  • YouTube頻道貨幣化
  • (即將推出)在線課程
  • (即將推出)培訓計劃
  • 投資賬戶

我的未來計劃:

  • 房地產
  • 擁有一家營銷機構
  • 買下整家企業
  • 電子商務
  • 公開演講
  • 搞活動

這些只是我腦海裡面想到的一些點子而已。我還不算有錢,但是我會的,因為我看到那麼多的賺錢機會,我意識到這不過是慢慢去捕捉更多的價值,然後把捕捉到的價值投入別的能產生價值的東西而已。這場遊戲就是這麼玩的。

關於金錢的真相

我剛才所說的一切大多數人都知道。儘管我們說這個社會很缺乏金融知識,但其實大家都知道怎麼去賺錢——至少一些模糊的基礎知識是具備的。

但就像Morgan Houseful所說那樣,金錢與你知道的東西沒有太大關係:

金融業對要做什麼講得太多,但對當你想去做時在你腦子裡會發生什麼的討論卻不夠。

你必須要訓練自己的思維,要意識到遍地都是錢,因為過去你受到的訓練是相反的事實。你有一個很大的確認偏誤要糾正。而且,就像我之前所說那樣,你最好的機會是慢慢地逐步地轉變這種心態。

你沒錢的時候,就不可能完全相信錢是足夠的,因此,首先要從培養可賺錢的技能開始。然後,你開始賺到一點的錢。只需要看到不打工也能掙到錢就足夠了。

經過8個月的磨合,終於達到他們的觀看時間門檻之後,我才通過自己的YouTube頻道賺到錢:

當然,剛開始賺到的那點錢幾乎連杯咖啡都喝不起。但我看到的是又一條收入流的種子,那是我喜歡做的事情,還能賺錢。

當然,絕大多數的人都做不到。不過好在你不是這些人之一。

是時候了,現在。

能賺錢的技能你不會?那就去學點兒。利用你的停工期做好謀劃、計劃,去學習,然後把這些技能變成金錢。不要像個窮人那樣去思考。沒有人註定一輩子都是窮人。

你能不能擺脫那種心態呢?這100%要取決於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