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墓出土27吨国宝,墓主身份无人知,老农:我知道是谁

引言

陕西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据统计,西周、秦、汉、唐等十四个朝代都曾在此处定都。这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陕西的文物与古建筑保留较多。今天要讲的就是在陕西的一座神秘古墓——专家在该墓中找到的国宝总质量高达27吨,但却迟迟不能确定古墓的主人是谁。

唐古墓出土27吨国宝,墓主身份无人知,老农:我知道是谁


01

在陕西省西安市的大兆乡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叫庞留村。村里有一个造型独特、占地面积极大的土堆,土堆被奇特的雕刻和装饰物环绕,看起来十分神秘。村民们知道,这样的布局和形状很像是古墓。于是村里盛传,这墓里是赫赫有名的皇亲国戚,可具体是谁,却没人能说得明白。直到考古学家紧锣密鼓地赶来后,人们才开始真正认识这座神秘的古墓。

唐古墓出土27吨国宝,墓主身份无人知,老农:我知道是谁

02

专家赶到后,在现场进行了仔细的勘察,初步判定该古墓所建时期为唐代。在走访村民时,专家得知,经常有盗墓贼光顾这个神秘古墓。最轰动的一次,盗墓团伙把村里的通信设备掐断了,还找来很多人监视村民,防止大伙儿报警。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准备和计划,考古专家打开了古墓上面的土堆。如村民所言,他们失望地发现此处果然有无数盗洞,这就说明盗墓贼比专家早一步进入了这个古墓,还盗走了属于国家的宝贝,甚至可能对古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进入墓室后,专家们看到的和预想的相去无几——墓中内部被盗墓贼洗劫一空,杂乱无章,已经看不出原先的模样,只剩下一些对盗墓贼来说吸引力不大的简单瓷器和木制品,可见此处古墓引来的盗墓贼比专家看到盗洞后所估计的数量只多不少。更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在墓室的正中央应该摆放棺椁的位置竟然是空的

,只留下一具尸体被放在旁边。经过查看墓主人的记录后,考古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棺椁是被盗墓贼窃走了。由此可见,该棺椁的材质特殊,竟令盗墓贼不惜一切风险偷走。如此一来,专家们对此处古墓的主人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只是苦于资料匮乏和墓穴被破坏,迟迟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唐古墓出土27吨国宝,墓主身份无人知,老农:我知道是谁

后来警方对古墓中的棺椁进行了立案调查,专案组经过长期调查和追踪,终于抓住了盗窃棺椁的团伙,并顺利从外国古董商人处追回了古墓中的棺椁。

这件石椁重达27吨,是已经出土的唐代石椁中最大、最沉的一个。经研究发现,石椁上的花纹与希腊神话原型的构图及其相似,这对考古学家来说是一个重大发现,说明在盛唐时期,已经有西方外来文化进入。

唐古墓出土27吨国宝,墓主身份无人知,老农:我知道是谁

03

虽然石椁上的发现价值很大,但专家们仍不能确定古墓主人的身份。就在大家满怀遗憾将要离开村子时,

一位老农夫声称自己知晓古墓的主人,并把专家们领到一个地方。专家们兴致勃勃地跟他来到村子里偏僻的角落,发现有一块保存比较完整的石碑。老农夫介绍说,村民并不认识上面的文字,盗墓贼也从来没有发现这里,所以石碑并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经过专家们夜以继日地修复,终于发现古墓的主人是武惠妃!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嫔,曾有诗说“桂折秋风露折兰,千花无朵可天颜”,由此可见唐玄宗对她的喜爱并非一点一滴。

唐古墓出土27吨国宝,墓主身份无人知,老农:我知道是谁


结语

庞留村的的古墓谜底已经揭开了,武惠妃的身份也由石碑和石椁的证明得到了确认。这一个古墓的发现对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具有重大价值,它为人们对唐朝的探究提供了线索和佐证。这对我国历史研究来说,也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参考文献:《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读武惠妃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