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战“疫”一线永不停歇的“陀螺”


张耀:战“疫”一线永不停歇的“陀螺”

“事无巨细、亲历亲为,每天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微信、跑不完的路程,他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陀螺’!”提起成都市公安局温江区分局治安科科长张耀,这是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他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勇挑重担,作为温江分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人,他以特有的韧劲和超常的付出,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中。在他看来,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只有把工作抓实抓细一些,人民群众才会心安一些。

张耀:战“疫”一线永不停歇的“陀螺”


抗击疫情,他满腔热血主动请战

“张科长,这里太危险了,你赶紧回去吧。”2月5日傍晚,温江区公平街道丽晶公馆小区发现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张耀带起口罩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副武装的一线防控民警急忙劝他离开。“不到一线,怎么了解情况,怎么给市局和区指挥部写报告。”张耀现场详细了解了病人情况、密切接触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迅速安排落实小区封控和安保工作措施。

“类似这样的出勤,张耀都是我们专班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他真的是那种危难险重面前顶得上去,人民利益面前豁得出去的拼命三郎……”谈起和张耀一起共事2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抽调专班的政治处民警赵贞如数家珍。桃李不言,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旗帜无声,却能鼓舞磅礴斗志。

在分局组建疫情防控专班时,张耀主动向分局党委请战,带领从分局各科室抽调的精兵强将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工作伊始,各种文件指令接收、整理、推送、反馈、催报、汇总、上报等工作千头万绪,有着多次参与重大突发事件处置经验的他迅速理清思路、制定方案、明确职责。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尚未结束,他就向分局党委提交了长达23页的《温江分局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意见》初稿,并完成了对全区6个高速出入口的警力布防任务,当他把全部岗位检查完毕后,已经是新年第一天的凌晨4点钟。

为强力推进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高效运转,他的手机早已成为“战疫热线”,微信群里随时可见@他的人。连日来,他白天研究市局和区防控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落实情况;晚上挑灯夜战起草专报材料、会议纪要汇总,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为分局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部署提供有力支撑。

张耀:战“疫”一线永不停歇的“陀螺”


逆向而行,他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戴防护口罩要检查气密性,吹口气,口罩鼓起来了,这就是戴好了。”这是4月1日凌晨1点发生在双流机场T1航站楼下的一幕。参战警力每穿戴一件装备,张耀都要认真检查,确认没有问题了,再发放下一件。全部穿戴完成后,先是队员们互相检查,最后他再检查一遍。

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温江区明确由公安牵头负责境外返蓉人员机场转运工作,他再次临危受命,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带头冲锋,积极牵头组建由公安、社治、卫健、各镇街组成的“温江区机场转运点工作组”,统筹协调现场联络、转运分流、后勤保障、消杀防护、交通保障等各项工作,全方位、全时空驻守机场转运点和酒店防控点,确保转运分流质量高、一丝隐患都不留。截至3月31日,温江区累计执行15次接机分流任务,妥善安置1800余人次境外返蓉人员,实现了不错一人、不漏一人、全程平安的工作目标。

“滴滴--滴滴--滴滴”,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在寂静的深夜格外刺耳。正在熟睡中的张耀,条件反射般从床上弹起,四处张望,人还有点发蒙。哦,原来是自己设置的闹钟又响了,此时,才刚刚凌晨4:30。从机场疫情防控现场回到单位,他只睡了2个小时,但也必须起床开始亲自部署一天的工作,细到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次人员部署、每一项防控措施。分局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平均每天不到4个小时的睡眠已是常态,满负荷的运转却从来听不到他的一声抱怨,他总说: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每次轮到温江区赴机场执行转运分流任务,他都会按照既定时间安排提前2个小时将闹铃设置成30分钟一次。每当铃声再次响起,在寂静的夜,是那么的悠长,那么的动人......这悠长的铃声,又仿佛是战斗的号角,催促着张耀整装待发,继续为“防范疫情输入,确保国门安全”奋战不息。

张耀:战“疫”一线永不停歇的“陀螺”


不辱使命,他甘舍“小家”默默奉献

“你是一名人民警察,现在国家和老百姓有危难,你保护他们,就是在保护我和我们的孩子。我有母亲照顾,你放心,安心工作。”这是战疫伊始,同为警察的妻子陈雪菲给张耀发的一段语音,每次深夜独处回放时,张耀总有一种酸楚涌上心头。

张耀的妻子陈雪菲是温江分局信通科民警,他俩是温江分局最为特殊的一对双警家庭,几乎每次执行安保任务,夫妻俩都是主动请缨,并肩作战。如今,陈雪菲是一位怀有5个多月身孕的二胎妈妈,其中的心酸艰辛更胜常人。疫情爆发以来,作为妻子的她无法享受丈夫的精心照顾,两次的例行产检都是由刚满10岁的儿子陪伴前往,虽然有过怨气、委屈,但此刻同为警察的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懂得、理解、支持张耀的工作。考虑到丈夫近期负责机场转运分流工作不能回家,她隔三差五都会把张耀需要换洗的衣服带到单位,让同事转交。同在一座办公楼,却不能见面,但彼此早已把对方装在了心里,这或许就是双警家庭最美的爱情故事。

百忙之中,张耀最牵挂的是妻子和孩子们。3月15日,是儿子10周岁的生日,待在办公室的张耀只能在微信视频中向儿子和尚未出生的胎儿送上祝福:“祝儿子生日快乐,爸爸的工作中就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能错过,才总是错过你的成长,希望你能像妈妈一样理解爸爸。这段时间,我住在单位,虽然我们已经有12天没有见过面,但除了工作,想得最多的就是你们,希望你多听妈妈的话,帮我照顾好妈妈,我们共同期待胜利的那一天,到时候,爸爸一定不会错过我们约好的踏青之行!

疫情不止,战斗不息!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这,就是一位人民警察的担当;这,就是铮铮男儿的铁骨柔情。张耀就是那个战“疫”一线永不停歇的“陀螺”,以逆行和坚守在抗疫战场上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