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南藥產地廣東高州:有品種供不應求 也有品種不太樂觀

【天地網訊】

高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土地資源豐富,常年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盛產荔枝、龍眼、香蕉等亞熱帶水果,藥材生產以家種品為主,有傳統種植、生產習慣的品種有廣藿香、何首烏、益智、胡椒、龍眼肉、廣山藥、紫蘇、粉葛、地龍、八角茴香、山柰等,近年開始又發展有三叉苦、兩面針等的引進,是廣東中藥材主要種植產區。


疫情後南藥產地廣東高州:有品種供不應求 也有品種不太樂觀

高州當地中藥材前期因受新冠肺炎的影響貨源走動曾受阻,但近來隨著疫情的逐漸得到有效控制,生產交易已基本恢復正常,近期當地藥材行情狀況如下:


1.何首烏產新,因含量問題商家收購不積極

何首烏是高州市最大的中藥材生產品種,當地已有數十年的種植傳統,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產區,近年產量達到6000-7000噸,曾暢銷全國各地甚至有出口,一度是高州的藥材名片。但是近年以來,隨著國家對中醫藥行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中藥材的需求標準制定也越來越高,家種何首烏近年因含量的原因問題頻出。主要是由於栽培時間不足,有效成分難達到藥典標準,所以近年家種何首烏的需求呈下降趨勢,往年向產區大批量採購的企業明顯減少訂單,造成當地收購商部分有貨源積滯。近期何首烏正值產新,種植戶出售意願較強,但是加工戶卻因質量、銷售的顧慮而不敢放開收購,加上陳貨庫存尚有,所以近期行情顯得不太樂觀,生貨收購價由開始時的3.4元下降至2.7元左右,乾片13-14元,今年產量預計比正常年份減少30%左右。


疫情後南藥產地廣東高州:有品種供不應求 也有品種不太樂觀

圖 家種何首烏種植基地


2.廣藿香因疫情影響貨源已得到明顯消化

高州市廣藿香在多個鄉鎮有傳統種植,也是該市產量靠前的中藥材品種之一,產品品質、數量均較優,每年產新都有附近的道地產區陽春市的商家前來收購。2019年由於當地產區下半年氣候乾旱,給廣藿香的後期生長帶來了不利影響,相比正常年份產品葉子少,畝產量下降,再加上陳貨庫存基本沒有,所以產新時行情走動一直較好,12月產區統貨收購價在7.5元左右。春節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作為抗病毒生產原料的廣藿香一時需求猛增,2月初行情暴漲至20元以上,即使高位也擋不住需求商家的購貨熱情,一些收購點連篩出來的粉末也銷售一空。目前雖說國內新冠肺炎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國外的情況卻越來越嚴峻,廣藿香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潛力,加上庫存已經銷的較空,後市仍值得留意。


疫情後南藥產地廣東高州:有品種供不應求 也有品種不太樂觀

圖 2019年產區氣候乾旱,廣藿香畝產量下降

3.廣地龍產新商家商家爭相收購

高州市是廣地龍的次產區,但是質量也較優。地龍主含多種氨基酸,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2019年因華南地區普遍乾旱,地龍的產量明顯減少,而需求堅挺,所以產新後行情持續走好,至近期各市場及需求單位貨源存量已相對偏少,庫存處於有待補充的狀態。目前高州地龍已經開始產新,由於當地陳貨去年已經銷空,所以當地商家收購積極,初期全開貨收購價在200元上下。高州市地龍主要是野生資源為主,近年產量一直不高,物以稀為貴,現產新初期曾出現商家搶著收購的現象,加上市場銷暢,預計當地貨源今年仍會供不應求。


疫情後南藥產地廣東高州:有品種供不應求 也有品種不太樂觀

圖 廣地龍捕捉後初加工

4.紫蘇葉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貨源供不應求

紫蘇是高州市當地規模發展種植時間還不長的品種,近年的產量相對還不大,但是質量上乘,較受各地市場客商的歡迎。今年春節之前,高州紫蘇葉貨源銷勢平穩,統葉價格在14元左右,但是隨著1月底新冠肺炎的爆發,紫蘇葉被中醫預防方使用,一時間貨源銷暢,並且持續到3月,期間個別收購商曾出現短暫的供不應求狀態,至目前當地所剩貨源也已經不多,行情繼續堅挺在14元。另外紫蘇梗當地也有貨源加工,但是該品銷量較小,商家多是按計劃購銷,近期行情較為平淡,統貨價格在4元上下。


疫情後南藥產地廣東高州:有品種供不應求 也有品種不太樂觀

圖 齊手紫蘇葉


其它藥材品種:山柰:近段時間國內調料需求量下降,所以近期當地貨源走動情況也較為一般,商家關注度不高。黑胡椒:

近年行情持續走低,種植戶出售不積極,但是當地目前庫存量也不大。益智:市場貨源積壓,價格持續低迷,廣東貨目前22-23元,產區受影響行情也不樂觀,生產積極性已受到打擊。龍眼肉、廣山藥、粉葛、八角茴香當地有生產但是加工不太成規模或規模逐年縮減,近年的產量一直偏少,基本產新後不久便銷完,沒有庫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