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文 | 胡春良

說起司馬光,可能沒有人不知道;說起司馬光砸缸,那一定是家喻戶曉,智慧千年。夏縣是司馬光的故里,這也是夏縣的驕傲和豐盈人文。

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司馬溫公祠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諡號文正。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勳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司馬光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司馬光卒後,歸贈故里夏縣。其墳塋所在的司馬光溫公祠目前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司馬光銅像

司馬光去世後,有許多詩文紀念這位大家,其就包括他的好友文彥博,以及一代名家黃庭堅。這不僅是對司馬光的敬輓、悼念,也為夏縣的文脈注入了別樣的內涵。在清明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同走進輓詩裡的司馬溫國公,追憶追思,珍視、感恩如今的盛世。

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司馬光石刻像

我們小時候都看過或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小夥伴們玩球的過程中,不小心把球掉進樹洞裡。小夥伴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把球拿出來。就在大家著急的時候,一個小夥伴想出一個辦法,讓大家用裝水的工具往樹洞裡倒,球在水的浮力下,很快浮了上來。想出這個辦法的人是誰呢?他就是幼年時的文彥博。

文彥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市)人。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天聖五年(1027年),文彥博進士及第,歷任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職。因討平王則起義之功,升任同平章事(宰相)。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罷相,出知許、青、永興等州軍,至和二年(1055年)再次拜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國公。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極論市易法“損國體、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豐六年(1083年)以太師致仕。宋哲宗即位後,經宰相司馬光舉薦,起授平章軍國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紹聖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去世,年九十二。宋徽宗時,與司馬光等併入元祐黨人碑,後追復太師,諡號“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

文彥博歷仕仁、英、神、哲四朝,薦躋二府,七換節鉞,出將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間,秉公執法。為相期間,穩固朝局,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被世人稱為賢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文彥博畫像

文彥博寫給司馬光的輓詩:

司馬溫公輓詩二首

莫逆論交司馬文,君心知我我知君。

同謀同道殊無間,一死一生君遂分。

八十衰翁如槁木,一千餘日是殘曛。

前途若有相逢處,尚以英靈解世紛。

留滯周南十五年,成書奏牘過三千。

東山方起為霖雨,大廈俄傾嘆逝川。

密有忠言如藥石,別加優禮賜貂蟬。

兩宮痛悼皆臨奠,祗為臯夔志未宣。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寧(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黃庭堅論書、鑑畫、評詩均以韻字為先,他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作品有《山谷詞》,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書法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黃庭堅畫像


黃庭堅寫給司馬光的輓詩:

挽司馬溫公(四首)

譭譽蓋棺了,於今名實尊。

哀榮有王命,終始酌民言。

蟬冕三公府,深衣獨樂園。

公心兩無累,憂國愛元元。

國在多艱日,人如大雅詩。

忠清俱沒世,孝友是生知。

加璧延諸老,櫜弓撫四夷。

公身與宗社,同作太平基。

元佑開皇極,功歸用老成。

惟深萬物表,不令四時行。

日者傾三接,天乎奠兩楹。

堂堂寧復有,埋玉慟佳城。

獻納無虛日,居然跡已陳。

清班區玉石,寶曆順星辰。

更化思鳴鵙,遺書似獲麟。

易名無異論,今代兩三人。

詩意殷殷,思念切切,存乎天地,傳諸後世。我們在先賢文彥博、黃庭堅的詩文裡感悟司馬光的功績和人格。有一種敬仰聳立故土,千年萬年,峻拔偉岸!

夏縣人文:宋代名家文彥博、黃庭堅挽司馬光詩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