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子女“借東風”拆危“拆”出大團圓

這幾年,霍山縣太陽鄉楊家河村的張文啟一直有一個“心病”,“我2013年搬進了新房子,可老父親還一直住在上世紀90年代蓋的老房子裡,心裡擔心啊!”

並不是張文啟夫婦不願接老人到新房子,而是老人很“犟”。張文啟的父親張啟和已經80多歲了,一直居住在1995年蓋在上河街組的老屋裡。老人的心裡對老房子有著萬般不捨。每當兒子、兒媳提出迎他到新家住時,老人總會以“在老房子住習慣了”、“一個人過得舒坦”等理由來推辭。

拗不過老人的“犟”脾氣,這幾年裡,張文啟只好年年翻修老房子、定期將柴米油鹽送到老房子裡,每逢大雨大雪天氣,焦急的他總是提前“強硬”將老人接到新房。雖說這樣也能將老人生活起居照顧周全,可每每想到自己住在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新樓房,而辛苦一輩子的老父親一人蝸居在破舊的老屋,張文啟的心中就不是滋味。

前不久,一個消息讓張文啟再次動起了讓老人搬新家的念頭。由於新房在村部隔壁,他第一時間從村裡得知鄉里為了確保群眾安全、改善人居環境,要開展集體土地危房拆除專項行動,張文啟頓時動起了心思:何不借助拆危的“東風”,把自己的“心病”解決了?

於是,張文啟來到村部,懇請村幹部出面幫他做父親的思想工作。原以為有村幹部出面,會很順利地得到父親的首肯,可沒想到的是,看到兒子帶著村幹部上門提出拆老房,老人仍然毫不留情面,當場將兒子狠狠數落了一通,仍然表示不願離開老房子。

看到這種狀況,楊家河村的村幹部並沒有放棄。隨後幾天,他們又多次陪著張文啟夫婦上門做老人思想工作,在宣傳“一戶一宅”政策,講明危房安全隱患的同時,他們把重點放在傳達孝順兒子、兒媳的心意上,用親情“瓦解”老人的“防線”。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老人終於點頭同意搬進新房。

目前,張啟和老人居住的危房已經順利拆除。當看到老人搬入新房、一家老小團圓安享天倫時,楊家河村村書記高揚感慨道:“村裡像這種‘子女住新房、老人住危房’的情況還有不少,張文啟一家帶了一個好頭,下一步我們將作為典型加大宣傳,在弘揚孝道文化,倡導鄉風文明中,推進危房拆除,消除安全隱患,改善人居環境。”(汪青 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儲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