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 打好湖北保衛戰

01 省內:返崗就業人數達196萬

為滿足復工復產企業日漸增加的用工需求,我省多措並舉,加快推動省內人員返崗就業。

據省人社廳統計,截至4月1日,全省累計有524萬人返崗就業,其中省內返崗就業人數已達196萬。

長江電氣:

返崗招工同步推進,如期完成生產任務

4月2日上午8點,長江電氣智造建設公司生產辦管理員黃鋼早早來到公司,督促員工消毒洗手,間隔排隊領取早餐。

黃鋼和弟弟同在長江電氣工作,春節前,兩人回到老家四川自貢。3月20日,黃鋼接到電話通知,讓他做好返崗準備。黃鋼向自貢當地諮詢了出省返崗所需手續,公司很快幫助他辦好了相關證明材料。3月20日下午,黃鋼和弟弟駕車踏上了返程,一路暢通無阻,次日一早抵達武漢。"為保障大家復工安全,公司安排我們前兩批覆工的員工都住進了單位宿舍,併發放生活補助。"黃鋼告訴記者,兩人一間的宿舍條件不錯,每天吃住都在公司,食堂一日三餐提供免費飯菜。

3月23日,經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防疫指揮部批准,長江電氣正式復工復產。

復工前夕,該公司成立了專班,安排部門負責人牽頭負責綜合協調組、物資保障組、現場消殺組、後勤保障組等小組,保障安全復工復產。

為讓員工儘快返崗,該公司對外省員工返崗提供全力支持,抵漢後自行前往公司的,公司報銷車費;找不到車回來的,公司則派人到站迎接。截至目前,長江電氣已有100餘名員工,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

"目前公司沒有出現明顯的'用工荒'問題。"長江電氣綜合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品牌影響力、福利待遇在同行業處於中上等水平,現有員工較穩定。此外,公司每年都會到各高校開展專場招聘,人才儲備較為充足。

該負責人介紹,公司復工10天以來,已按年度計劃如期完成近500臺(套)智能輸配電設備的生產任務。目前,公司今年的招聘工作已啟動,還決定調整薪酬體系,提升員工薪酬水平,促進外省人才迴流。

湖北工建:

重大項目100%復工,加班加點趕工期

"3月13日接到機場建設指揮部的復工復產通知,我第二天就趕到了荊州。"4月2日,在湖北省工業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工建")荊州新機場項目現場,負責人張廣鵬對記者說。

在他身後,荊州新機場航站樓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目前進入了金屬屋面焊接和鋪裝階段,鳳舞楚天造型初現雛形。

據介紹,湖北工建荊州新機場項目部的施工人員,超過60%來自湖北省外,其主要來自四川、河南和江蘇等省市,負責木工、鋼結構和金屬屋面施工。

接到復工復產通知後,湖北工建第一時間通知勞務班組,組織工人復工復產。荊州機場項目建設指揮部主動對接沙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為施工人員出具復工證明、車輛通行證。

3月14日開始,施工人員通過自駕、乘坐高鐵、點對點包車等方式,陸續返回荊州。

張廣鵬於3月14日持復工證明從老家襄陽出發,路過宜城市和鍾祥市檢查點時,接受測溫和出示健康碼後通過。進入荊州市沙市區時,出示復工證明和"綠碼"通行。

3月24日晚7時許,一輛載著30多名務工人員的大巴緩緩駛入荊州機場工程建設指揮部。這批務工者以"點對點"包車形式被指揮部接回。

來自河南的張先生說,當時他們從河南趕到湖南嶽陽,再由荊州方面組織大巴車接回。到達荊州後,當地組織他們進行了免費體檢,包括測溫、抽血、CT檢測。

張廣鵬介紹,從3月20日正式開工到現在,施工人員陸續返崗,復工率已經達到100%。如今,工地實行實名制管理,每天兩次測溫,食堂錯峰就餐,原來6人一間的宿舍,現在只住4人,生活區每天進行兩次消殺,"我們正想辦法克服困難,每天加班加點,要爭取把延誤的工期趕回來。"

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

全員返崗,加緊生產

復工復產 打好湖北保衛戰

4月2日,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員工在生產線上忙碌。該公司3月28日1520名員工全員返崗復工復產,8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今年初的3.5億元出口德國、越南等國家的縫紉線訂單,每天出品產能是疫情之前的2倍。

02 武漢:按下"加速鍵" 打好"保衛戰"

武鋼生產經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5個高爐、9個轉爐正開足馬力保產促產……4月1日獲悉,武漢龍頭企業武鋼有限已實現100%復工復產,鐵水、鋼水、鋼材日均產量已分別達3.88萬噸、3.99萬噸、3.80萬噸,均完成計劃進度。

武鋼有限生產涉及煉焦、鍊鐵、鍊鋼、熱軋、冷軋、條材等系列工序近20家單位,幹部職工1.8萬人,日常在廠人員超過1萬人。

1月下旬至3月中旬,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重點企業,武鋼有限每天安排3000人至5000人進廠保產,其餘人員根據各自情況在家輪休或遠程上班,合同交付率超過95%。

疫情期間,武鋼有限的生產牽動著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的心。有關部門快速反應,出臺給力措施,助其渡過一道道難關。

1月下旬,武鋼有限原料庫存一度告急,在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協調下,省海事局向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緊急溝通匯報,迅速推出了水運人員不上岸靠泊作業的新模式。1月29日,交通運輸部發電至各地相關部門,要求全力保障武漢地區重要生產物資水路運輸,原料問題得到緩解。

同時,在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支持下,省道和國道關卡,潛江、仙桃、嘉魚、大冶等方向的公路運輸一一打通,鋼廠重要物資運輸和鋼材外發得到了保障。

除保產外,武鋼有限還給武漢市定點醫院供給50%以上醫用氧、給雷神山醫院提供建設板材、為負壓救護車製造企業加急生產300噸汽車板,為抗"疫"作出重要貢獻。

3月21日以來,作為復工復產一類企業,武鋼有限加快復工復產步伐。

"現在員工全部返回武漢,人員到崗、生產經營已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水平。"武鋼有限總經理吳小弟介紹,企業在復工復產同時,加大防疫工作力度。

"我要把耽擱的時間趕回來。"武鋼有限熱軋廠賈雁說,受疫情影響,他所在的作業區幾個改造項目都耽擱了。返崗首日,他就馬不停蹄做好初步方案審查工作,為下一步項目實施做準備。

吳小弟稱,疫情對鋼鐵產業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不大。"我們對完成全年的生產計劃充滿信心。"

烽火通信"鏈"動22家配套企業

中國信科按下復產"快進鍵"

4月2日,烽火通信光纖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加工生產光纖預製棒。

烽火通信是我國光通信骨幹企業,因疫情通信保障及國家5G網絡建設需要,疫情期間保持通信設備和光纖光纜的持續小規模生產,從2月26日開始公司整體小規模復工。

3月7日,該公司在中國移動5G承載網系統設備項目招標中,取得3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確保供貨交付,在省經信廳、武漢市支持下,武漢市外員工返崗提速,跨區物流及物料保障改善,公司復工復產節奏加快。

目前,烽火通信人員已基本返崗,研發、管理等崗位通過"線上線下"協同辦公,保證了公司正常生產運營。

"烽火通信產能基本恢復,22家核心配套企業已復工復產。"中國信科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截至4月2日,光纖光纜產出基本實現滿產。

中國信科是中國光通信的發源地,作為全球供應鏈上重要一環,中國信科在漢企業按下生產服務供給"快進鍵"——集團下屬在漢的8家產業公司中,涉及信息通信主業的6家骨幹企業,烽火通信、光迅科技、虹信通信、烽火眾智、長江通信、理工光科已經大範圍復工復產。

光電子生產有序供應。旗下光迅科技公司是國內第一、全球前三的光芯片和光電子企業。作為我國光電子供應鏈的核心關鍵支撐企業,從2月至今,公司堅持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復工籌備,公司品質、工程、倉儲及製造等與產出關鍵部門均已實現正常運轉。作為防疫重點保障物資的無源光放系統、波分複用系統等產品,實現正常生產供應,已完成價值逾億元成品發貨。

智能化應用提供及時服務。旗下的理工光科是我國光纖傳感領域的支柱企業,參與了粵港澳大橋為代表的重大典型工程,疫情期間,理工光科幫助武漢市300家聯網消防重點保護對象,利用物聯網系統進行防火巡查;旗下的長江通信"湖北省高速公路治安防控平臺"建設團隊加速復工,其開發的軟件,用信息化手段嚴守"離漢、離鄂"通道立下汗馬功勞。

隨著中國信科按下復產"快進鍵",與之配套的光通信產業鏈上的一批企業紛紛加油向前衝。

中建三局募集資金給力湖北中小微供應商

龍門吊來回擺動,工人來往穿梭,大型機械設備開足馬力,沉寂的施工現場重新熱鬧起來。從3月7日首個在鄂項目復工至今,中建三局已有290個在鄂項目實現復工復產,復工率達94.2%。

4月2日下午1點半,位於歡樂大道的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3號豎井施工現場,30多名工人戴著口罩,以1.5米左右間距排隊依次通過測溫、消毒設備。

承建方中建三局武漢大東湖深隧項目黨支部副書記周旭介紹,該項目為武漢市第一批覆工復產項目,已到崗施工及管理人員700餘人,並將逐步增加至1000人。目前主隧盾構已全線貫通,全面轉入二襯施工階段,支隧頂管完成率約為87%。"我們正加足馬力趕工,一定要把因疫情延誤的工期奪回來!"

地鐵8號線2期街道口地鐵站施工現場,滿載著混凝土的車輛不斷進出。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經理王國慶介紹,項目已完成土方開挖,正在進行站房主體的鋼筋混凝土施工,暗挖、水電施工、盾構作業同時推進。

受疫情影響,該工程1月22日停工,整整2個月後復工。通過安排"點對點"專車接送,項目連續5天從湖北松滋、貴州、河南等地接回184名工人,實現管理人員與勞務工人全員到崗。

由中建三局一公司基礎公司承建的黃陂區北部旅遊公路項目,是武漢市首個復工的公路工程項目。約100名建設者,以省內自駕、拼車及高速路口接送等方式抵達項目部。在木蘭大道二期姚集大橋樁基施工現場,來自荊門的張朝亮正在操作打樁機:"休息了兩個月,現在有使不完的勁兒!"

3月24日,中建三局三公司基礎設施工程公司光谷火車站東西廣場項目復工。截至4月1日,三公司在漢33個項目全面復工,復工率達100%。

著眼盤活產業鏈,中建三局還發行了"中建保理——中建三局第二期供應鏈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一次性募集到位資金6.4億元,票面利率僅2.7%。

"本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支持供應鏈上下游,尤其是湖北地區的中小微供應商。"中建三局金融業務部經理孫曉林介紹:"估計可幫助200多家企業完成資金回籠,確保資金鍊良性循環,保障項目順利復工復產。"

國家網安基地搶抓"新基建"發展機遇

華中最大數據中心復建衝刺投產

復工復產 打好湖北保衛戰

武漢市長熱線、"武漢微鄰里"抗疫專區、城市留言板在線問診平臺、武漢肺炎疫情實時動態追蹤平臺……這些在疫情防控期間耳熟能詳的數字化政務服務平臺,都在同一個地方——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的中金武漢超算中心機房裡得到穩定有效的運行與維護。

長江日報記者4月2日走訪瞭解到,隨著復工復產節奏加快,國家網安基地已有28家企業、2600多人恢復工作狀態,3個重點項目開始全面復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大數據中心,未來幾個月即可投產。

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大數據中心下半年即可投產

"我們可以算是第一個復工的企業,因為就沒停過工。"中金武漢超算中心運維工程師夏昕1月21日就報名參加了公司的應急保障小組,三班倒負責數據中心的運行保障。

目前,武漢市40多個委辦局和行政區的170餘個電子政務系統及全市主要疫情防控信息化平臺,均由武漢超算中心的服務器承載,總數據量達到60PB,是名副其實的"數據大腦"。"超算數據中心目前已經在滿負荷運行,就等新項目來接力了。"中金數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說。

在臨空港經開區國家網安基地的核心區域,中金武漢數谷大數據中心一期工程於3月23日拿到復工批覆函,工人正陸續進場施工。項目建設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即將進行接電調試,在未來幾個月即可投產,成為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大數據中心。中金數據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潔表示,數據中心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將在武漢進一步打造"新基建"核心支柱。

2月份就啟動招聘,企業復工復建顯信心

"招聘Linux C 研發工程師,3至4年經驗,月薪1萬到1.5萬元,工作地點在臨空港經開區網安大廈B座25層。"早在2月11日,網安企業天融信華中總部就開始發佈招聘信息,為新一年的業務"招兵買馬"。到昨日,該公司已發佈26個崗位信息,招聘規模達70人左右。

"企業對未來發展還是很有信心的,我們也在積極尋求一些新的融資渠道,幫他們儘量降低成本。"網安基地建設辦公室負責人陳鬥鬥說,已對接9家在建或擬開工企業的貸款需求,爭取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等國字頭銀行資金支持。在幫助企業代辦審批手續、員工順利返崗的同時,網安基地還為受疫情影響建設進度的企業提供過渡性人才公寓。

為持續預熱網絡安全產業,國家網安基地還聯合相關機構開展"網安尖鋒大講堂"活動,來自網安行業各領域的13位專家講授了近20堂公開課,單場在線觀看直播人數超7000人,課程已排滿至"五一"。

聯影醫療武漢總部基地年內投用

未來產值可望上百億元 高端CT產品已用於武漢抗疫一線

復工復產 打好湖北保衛戰

(圖為:助力緩解雷神山醫院及武漢市多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診療壓力,聯影雲累計完成40餘萬例遠程影像診斷)

4月2日,武漢聯影醫療首席執行官李敦博士,再次驅車來到位於東湖高新區高科園路與高新二路交會處的聯影醫療武漢總部基地,已全部復工的該基地正在加緊裝修,今年有望投入使用。這個冬春,包括他和100餘名聯影人在內,儘管還未在武漢"安家",卻已為了讓"家"逾越寒冬,在戰疫一線奮鬥了60多個日夜。

據瞭解,世界上有4200多家醫院正在使用聯影產品。這家成熟的醫療影像設備生產商於2017年7月計劃在光谷生物城建設聯影醫療武漢總部基地,瞄準高端醫療設備研發及智能製造等。項目投資50億元,總面積20萬平方米,去年已封頂,未來投產後具備300至400臺整機年生產能力,產值可達百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在漢項目尚未開業的聯影,就已派工程師、運設備趕往疫情一線。最早在1月22日,8臺具備"可視化曝光功能"的聯影DR即運往武漢地區多家醫院的最前線戰場;火神山建設,聯影火速從上海發來3臺高端CT,平日裡需8—10天的生產用時,僅用時4天,耗時2天的運輸,壓縮至16小時;助力緩解雷神山醫院及武漢市多家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診療壓力,聯影雲累計完成40餘萬例遠程影像診斷;隨後又攜手股東為武漢方艙醫院捐贈價值5000萬元的方艙CT。

據介紹,聯影的設備及工程師仍在武漢多家醫院工作,而聯影著力打造的智能化醫療,業已在武漢戰場應用。武漢聯影公司自3月17日獲取復工批覆,開始有序分批覆工復產,基地建設項目全面恢復。

"醫療一線對移動DR、CT、智能診斷、遠程診斷的需求,遠超出我們的想象,而即將建成的武漢總部,將在非常時期迅速加入全球供應鏈。"聯影醫療武漢總部聯席CEO李敦介紹,聯影在漢打造全智能化醫療健康生態的戰略不變,武漢逾萬平方米廠房,有望年內投用,未來將成為工業互聯、數字驅動的高端醫療設備智能工廠,開展包括高端醫療設備整機、核心部件、智能手術機器人、全智能超聲設備、醫療級可穿戴設備、3D打印等一系列創新產品的研發及智能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