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獻真情 銀髮扶貧顯作為——吉首市老幹部向紅翠志願扶貧二三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特約記者 陳生真 龍濤 通訊員 饒健 吳豐梅

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

老骥伏枥献真情 银发扶贫显作为——吉首市老干部向红翠志愿扶贫二三事

在馬頸坳鎮白巖園藝場億利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指導獼猴桃培管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有這樣一個人——她有著“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拼搏精神,牽手村民攻堅克難摘窮帽;她懷著“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熾熱情懷,帶領群眾步履鏗鏘奔小康。

她就是吉首市農業戰線的老科技工作者向紅翠。自2005年3月份退休以來,她即加入吉首市老科協,成為老科協一名會員,並擔任市老科協第四屆常務理事會理事。在本該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她積極發揮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為脫貧攻堅增添了強大正能量。

展情懷,造福鄉親辦實事

扶貧工作是關係到黨和國家,民族未來的大事。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關鍵。

“獼猴桃修剪要注意行抹芽控梢、摘心、剪除徒長枝、刪除過密營養枝輔助修剪等步驟……”此時的田間地頭,處處可以看到向紅翠忙碌的身影,她正手把手地耐心教導村民農作物優質種植方法。

老骥伏枥献真情 银发扶贫显作为——吉首市老干部向红翠志愿扶贫二三事

到曙光村回光科技示範戶石明全園地進行桔柚類新品種引進嫁接

十多年來,向紅翠幾乎走遍了吉首的山山水水和每個村寨角落。先後與會員們興辦了椪柑豐產優質栽培、葡萄栽培、獼猴桃栽培、黃桃栽培、葛根栽培、蜜柚栽培等示範點,共引進了各種時鮮水果新品種18個,其中有11個取得了成功。

每到一個地方,向紅翠都會向廣大農戶、科技示範戶、建檔立卡扶貧戶傳授經濟作物栽培技術,培訓內容涉及柑桔、梨、桃、獼猴桃、葡萄、藍莓、粉葛等特色農業作物的培訓,每年都達10餘次以上。

撐起一把傘,點亮一盞燈,帶動一方富。

她不顧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堅持鑽研農業科技,引導村民特色種植增產增收。

她不顧路遠坑深、田路難行,帶領貧困村民依靠科技種植,讓村民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她不顧視力下降、體力不支,潛心鑽研椪柑品種的改良,帶動竹寨村、米坡村等很多村寨成為椪柑專業村,讓當地橘農富甲一方。

……

2018年,吉首市將粉葛栽培作為重點產業扶貧的目標任務,正在做葛根栽培示範點的向紅翠主動請纓,為貧困戶開展栽培技術培訓。當年,109戶480名貧困戶依靠發展粉葛產業脫掉了貧困帽子。

龍金保是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門口村的一名建檔立卡戶,他種植的粉葛當年獲得了5000斤的好收成,實現產值達15000元。

還有很多貧困農民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擺脫了貧困,讓家人和孩子們都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攻難點,深入調研出良策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重點在基層,難點在農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當前,向紅翠經常深入村間農舍、田間地頭,就如何做好疫情下的獼猴桃修剪傷流處理、優質柑橘的春季培管等開展調研,並撰寫了技術措施和要點,發放給全市老科協示範戶,積極為他們提供技術支撐。

老骥伏枥献真情 银发扶贫显作为——吉首市老干部向红翠志愿扶贫二三事

到曙光村馬坳科技示範戶孫壽全”三紅”蜜柚基地察看長勢

吉首市老科協每年都將調查研究作為重要工作,開展下鄉調查研究,並寫出專題報告供市委市政府作決策時參考。

向紅翠積極參與市老科協組織的各類調查,深入基層一線,撰寫出《淺談椪柑生產》《吉首市椏柑產業現狀調查報告》《峒河辦事處上老村桃柑管理建議》《獼猴桃潰瘍病的防治淺見》《科技推廣、助農致富》等一批主題明確、論據充分的調研報告,在省、州、市組織的評選中多次獲獎。組織河溪鎮張排村選送葡萄樣品參加全省“湘綠品杯”評比,所選的樣品獲兩次金獎,得到領導的重視和種植農戶的認可。同時在農業方面為各級領導提供了很好的科學依據和決策參考,提出的大部分建議都進入了當地政府的決策程序。

在貧困村寨,上學、看病等這些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也牽動著向紅翠的心。

去年七月,向紅翠到了吉首市最邊遠的丹青鎮排綢標錦小學。看到全校僅有2名老師,8名學生,從學前班至三年級,每個年級2名學生,她很是觸動,臨行前將隨身帶的現金全部捐給了學校。

搭平臺,現場宣講解疑惑

“科技能夠興農,科技必然富農。”這是向紅翠堅守的工作信條。

幾年來,向紅翠積極參加專家科普報告團活動開展科技扶貧。採取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辦班、市場諮詢、田間地頭指導、展出展板、科普下鄉、參加科普活動周等平臺。據不完全統計,在2018年就培訓貧困農民28場次,到訓人數達到1629人,發放各類資料4486份,深受到訓農戶歡迎。

老骥伏枥献真情 银发扶贫显作为——吉首市老干部向红翠志愿扶贫二三事

到丹青大坪村為村民進行柑橘培管培訓

2019年,向紅翠被吉首市農業農村局特聘為農業技術員從事技術服務活動,參加全市柑桔提質振興培訓,先後開展培訓15場次,受訓人員836人。

“感覺從愛好變成了工作,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向紅翠坦言。

活到老,學到老。在搞好辦點示範、科技培訓、現場諮詢答疑的同時,向紅翠不斷更新著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市老科協組織的外出考察學習。先後到重慶柑研所、湖南農大、山東壽光考察蔬菜生產、四川成都國光集團培訓獼猴桃技術、四川蒲江縣參觀獼猴桃生產,通過學習和參觀,使其專業知識得到了補充,擴大了自已的視野,並把所學知識全部教給老百姓。

多年來,向紅翠在市老科協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關心和群眾的肯定。她先後被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三次被省、州、市老科協評為“優秀老科技工作者”、兩次被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的稱號。

“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每一位老科技人充實和豐富晚年生活的好門徑。如今的向紅翠已是年過70的古稀老人,但她仍然願意在老科協的大家庭裡為黨為人民繼續工作,為廣大農民傳播科學知識,用熠熠晚霞照亮她前行的道路,讓餘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更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