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史上最伤感的诗词是哪几首?为什么是这几首?

云峰诗词对联


人间最伤感的莫过于生离死别,其他答主大多列举的是有关吟“死别”的诗句,那么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两首我认为最伤感的有关生离的诗,且作抛砖引玉。

背井离乡的游子情最是真切,其中《回乡偶书·其一》和《乡愁》措辞简单,却让人倍感心伤:

1.《回乡偶书·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翻译如下:

年少时离乡远游,等到两鬓微霜的时候才回到家乡。此时的我仍带有乡音,但两鬓早已斑白。村子里的孩童与我相见却不知我是谁,只好笑着问我:“客人,你从哪里来呀?”

这首诗大约是我一年级时学的,那时候还未离乡,年纪还小,只觉得朗朗上口,但却未能体会其间辛酸。等到现在再读时,才发现,这首诗没有一个表现出伤感,但却于字里行间处处流露悲伤——物是人非的悲伤,岁月一去不复返的悲伤。

尤其那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最是让人难过,我曾也是这村里人,常年漂泊,回乡却也被误认是客。

2.《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既涵盖了生离,也涵盖了死别,还涵盖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它的作者余光中祖籍福建,1949年,余光中离开大陆奔赴台湾。这一去多年再无回乡,于是1972年,余光中怀着对家乡热切的思念,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写下了这首《乡愁》。

此后,每每听闻相关负面新闻时,我心中总是惦记着这首《乡愁》,心中甚是伤怀,只期盼不要辜负了爱国者这片乡愁才好。

(图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独白尔心 ,与你谈文化,聊诗词,一起用温柔坚定的力量迎接阳光~


独白尔心


中华古诗词浩如烟海,其中相思离别、国破家亡、感时伤逝、咏史怀古的伤感诗词非常多。最伤感的是哪一首,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答案。我推荐一首我心中的最伤感的词徐君宝妻的《满庭芳·汉上繁华》。

1、《满庭芳·汉上繁华》全词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2、伤感之一:不知道作者姓名

徐君宝是何许人也?我们只知道他是南宋人,其他情况我们不清楚,因为《宋史》等正史中没有他的传记。既然没有传记,却为什么青史留名呢?因为他的妻子。这是南宋灭亡时以为普通的女子,连名字也没能留下。她一直被称作“徐君宝妻”,许多文献中都记载了她,就因为她留下了这首《满庭芳·汉上繁华》。

3、伤感之二:这是作者的绝命词

徐君宝妻是岳州人。公元1274年,元军攻陷岳州,徐君宝死于战乱,他的妻子被俘虏了。徐君宝妻被献给了元军将领。因为她的美貌,元军将领将她扣押在自己打大营中,想得到她。从岳州到杭州,千里征途,元军将领各种威逼利诱,徐君宝妻都巧妙化解。这位将领虽然生气却也不忍心杀掉这位美人。

在杭州,徐君宝妻被关在著名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寓所里。元军将领意欲图谋不轨,她自知难逃,便说:你别急,等我祭祀完先夫,便和你成亲。元军将领信以为真。徐君宝妻焚香沐浴,祭拜先夫,在墙壁上题下这首绝命词,而后趁人不备,投水自尽。

我想,也许金庸先生在塑造《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母亲包惜弱时,就受到了徐君宝妻的启发。

4、伤感之三:这是一首绝妙好词

这首词上片,写南宋的繁华富庶本是与北宋一脉相承,然而元军南下,生灵涂炭,便如风卷落花一片狼藉。下片,先写南宋国破,再写自身家亡,又用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的典故反衬自己身世的悲哀。作者将国家与自己的命运融为一体,表明自己的必死之心,是极高的境界。

梅鹤认为,徐君宝妻这首《满庭芳·汉上繁华》,堪称最伤感的古诗词之一。

关注梅鹤读书,欢迎点赞、留言,一起读出不一样的精彩!!


梅鹤读书


史上伤感的诗太多,选择了我最喜欢的三首,原因是感情真挚,深婉的情思、明净的语言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让人心碎。

1、苏东坡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赏析:

这是一首苏轼为亡妻写的一首悼亡诗。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乙卯即熙宁八年。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泪水流淌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妻子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2、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如此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起来才感到无限怅恨呢?即使在当年早已是令人不胜怅惘了。

3、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赏析: 

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共同喝着长江的水。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大志读书


最伤感的诗词,我们可以来个对比排除法。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词,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元好问的《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山鬼喑啼风雨";山鬼暗啼风雨,是讲屈原的女弟子被选进宫中,后又遭陷害割鼻,从一绝世美人变成丑鬼,逃进荒山不敢见人,成了人们口中的山鬼,屈原无力保护女弟子而深感愧疚和自责,自己却要拼命地去拯救这个万恶的楚国。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苏东坡是受思念的煎熬,而《雁丘词》是直接殉情,李煜是国破家亡,老婆也归了别人,,并且因写此词被赐死,也等于殉情带殉国,相比之下苏东坡的词就低了一级,而元好问写的是动物殉情,比李煜又低了一级

李煜胜出。恭喜李煜拿老命,家国和老婆换了个第一,真拼!




阳光如许2


1,屈原一一湘君。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今陫侧"

纵横的泪水潸潸而下,隐痛的思怀我愁肠干结。

2,古诗十九首一一冉冉孤生竹。

"思君令人老,轩轩来何迟,伤被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伤彼:就是自伤。

让我无比感伤。

3,古诗十九首一一明月何皎皎。

"忧愁不能寐""愁思当告谁""泪下沾裳衣"。

我因思君而愁苦不能成眠。内心彷徨不已,满怀愁苦该向谁倾诉呢。泪水已沾湿了衣裳。

4,佚名一一子夜歌

夜长不得眠,转侧听更鼓。无故欢相逢,使侬肝肠苦。

漫漫长夜,无法入睡,卧在床上翻来覆去,听着那更鼓一次次地敲过。没有藉口和亲爱的你见面,使我痛苦得肝肠寸断。

5,白居易一一后完司。

泪尽罗巾楚不成,夜深前殿按哥歌声。红颜末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她流尽眼泪,泪水沾湿了罗帕,而且整夜无法成眠,一直痴坐到天明。

6,晏殊一一寓意。

"几日寂寞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这几天感到无比寂寥,喝了酒仍带着感伤。

7,韦庄一一女冠子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醒来知道是一场梦,便感到无限悲伤。

8韦庄一一菩萨蛮。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

在红楼分别的那天夜晚最令我悲伤愁苦,香闺中的灯火被流苏帐幔半遮着。我在月将残落时出门,那美丽的人儿含着两行泪来送行。

9,欧阳修一一诉衷情。

"思往事 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光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想起过去的事情,惋惜那似水的年华,很容易伤感。

10,"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飞云冉冉飞逝,夜色笼罩整个长满香草的译畔,拿起笔来,写下的尽是感伤的句子。如果要问愁思的愁烦有多少?就像那满地的轻烟绿草,满城的风中柳絮,以及黄梅时节的细雨。


陈年往事1222


南宋诗人陆游的临终绝笔诗:示儿。

死后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字字泣血,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中

国古代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澹泊从容


你认为史上最伤感的诗词是哪几首?为什么?

感伤,是同诗歌“与生俱来”的题材,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诗歌都蕴含着感伤的泪水,每一个时代的诗人都有感伤的情怀。 从《诗经》开始至今, 无论是抒发忧国伤时之悲,羁旅闺怨之愁的诗品,还是表达思乡念友之绪,爱恨情长之怨的诗章,都像一朵朵奇葩艳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百花园中。

一、伤感在《诗经》《楚辞》里

先看《诗经》,我们的祖先在“诗”中就有很多描写相思离愁等伤感情题材的诗篇,《越人歌》就是杰出的代表:“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心悦之君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表想了“悦君”而不可得的惆怅心理。

《楚辞·离骚》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名句。

《招魂》亦有“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心悲。魂兮归来,哀江南”。其感时伤事的爱国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二、伤感在唐诗宋词里

先说李白吧,浪漫主义的诗人的“伤感”和别人就是有所不同,他的伤感也是浪漫的。你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诗句被传颂至今,千百年来被称作描摹愁绪的名言。原来浪漫豁达的诗仙也有理想和现实不可调和且无法排遣的强烈苦闷。

《秋浦歌》也是极好的一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已经五十多岁的李白,怀才不遇,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老杜也伤感,但他的伤感大多都是“干戈乱离中,忧国忧民泪”。像《春望》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了,这首诗中浓聚了杜甫多少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啊!

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有“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的诗句,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的感伤;李商隐《无题》中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是深锁幽闺、渴望爱情的女主人公相思无望的痛苦呼喊,又何尝不是诗人无法实现理想的绝望心情的流露。

如此等等,不再赘述了。

宋代词人中,写悲愁身世,抒感伤情怀到极致的非李清照莫属了。以她的《武陵春·春晚》为代表: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的愁肯定是出自于他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了。看李清照在许多作品里诠释“愁”,有具体的“一段新愁”,也有愁的不得了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纷杨繁多的“愁千缕”,而这次“载不动”的“愁”,居然还有沉甸甸的重量!真是把“伤感”写到了极致。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的孤单凄凉沉郁哀婉的心境表达的再淋漓尽致不过了。

苏轼虽为豪放派词人,但也有十八的妙龄女子手持红牙拍板可吟唱的哀婉之词。他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写的缠绵悱恻,读之潸然。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催人泪下。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读此词,确实能看到它字里行间都浸着血泪,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

读宋词,感伤情绪迎面而来。

秦观的《调笑令》,“肠断,绣帘卷。妾愿身为梁上燕,朝朝暮暮长相见。莫遣恩迁情变,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愿”。写尽了男女之间的相思和哀怨;

还有陆游的“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作者用苍凉悲壮的格调,在阑干老泪感伤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

当然宋词还有很多愁白了头发的感伤之诗,这里就没法一一列举了。

但是一定要提起的是,唐后主李煜的词。尤其是他后期创作的词,那才叫愁凝恨结,凄凉悲壮。大家所熟知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是代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国恨家仇,油然笔端,可谓“血泪之歌”,“一字一珠”,怎是“伤感”了得?这种纯真深挚感情的全心倾注,致使李煜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伤感在元明清的诗词曲赋里

元明清时代的诗词虽不可与唐宋相比,但也有许多名篇佳作,当然也不乏感伤之词。

先看元代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28个字,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淋漓尽致。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再读明朝朱栴(zhān)的《浪淘沙·秋》:“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秋景荒凉,秋心悲凉,把驻守边疆,极度思乡的凄凉心境描写得凄清哀婉。 

清代写伤感诗应属纳兰性德了。请看他的《蝶恋花·出塞》:

“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说从前幽怨,铁马金戈,青冢黄昏,隐约透示着“前事”的痕迹。怕还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

总之,在古代诗词曲赋当中,感伤诗词是中国诗词发展长河中的汩汩涓流,一直涌动至今并为后人所推崇。感时伤事,是时代的变迁给与诗人的灵感,也是人类经久不变的情感和人性。


思想的园丁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又进一步地描写到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写到了诸葛亮生前死后的遗憾,特别是那最后的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是成为了经典名言,从中也感受到表达出了杜甫对于诸葛亮肯定的同事,也写到了他的遗憾。

杜甫的这首《蜀相》,无疑是他众多七律中最著名的一首,而且以一种很直白的口吻,把诸葛亮的生前死后,做了一个系统性的评价,从而也令此诗显得更为饱满,也更加的优美,读来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读后更加伤感!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zéměng)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停了,但百花已被风雨摧残,零落成泥,泥土中还有花的余香。开篇一句,就展现了李清照练词练句的非凡功力,七字为我们一个凄美的意境,也象征着李清照经历人生风雨后的疲惫与凄苦。

正因为风雨凄苦,不得出门,所以词人李清照才会日晚倦梳头。日头高了,才起来梳头,一个倦字,点出词人疲惫的心情。

此时,词人看到的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经历了战火,曾经与丈夫赵明诚一起收集的文物已经丧失大半,而丈夫赵明诚也已病故,身边只剩一些仅存的文物,以及与丈夫一起合著的《金石录》。

此情此景,想诉一下苦,却没在了那个听她诉苦的人了,只有眼泪不住的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可谓千古伤心语。

苏东坡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十年恍然如一梦,对你的思念依旧如此之深。你长眠在千里之外,而我也是风尘仆仆的四处奔波,想跟你唠嗑都没地方去。我怕是即使见了,我这“尘满面,鬓如霜”的样子你也认不出来吧。多少次我在梦里遇见你,就在咱家的窗外,你在梳妆,你回头与我相望,我们却相顾无言,只有泪两行,原来我们真的是阴阳两隔了啊!

苏轼一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凄美婉转,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充满了悲情,后人无可超越者,可谓该调当之无愧的第一。

我心中的最伤感的诗!





周易指南针


管道昇的《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相公,我和你已经血浓于水,我不能失去你,你也不能失去我,我们的爱渗透到对方身体里,难以分割,这一生,我要永远和你在同一个被窝里,就算是死,也会和你躺在同一个棺材里。你怎么舍得丢下我!


还有一位李叔同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为朋友送别,一生难得一知己,分别后下次相见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或许这次相见是你我一生中最后一次相见。至此,你我生命中也许只剩下怀念。

这首诗还被改成歌,我个人最喜欢朴树唱的版本,听这个,眼泪就忍不住缓缓流下。实在是心痛。


平头哥飚知识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绝对是中国文化丛林中的一朵奇葩。

在众多的古诗词当中,我觉得最悲伤的莫过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着实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完整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除了苏轼的这首词,杜甫的《春望》也是很具有悲情色彩的一首古诗。

《春望》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这首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表现了诗人爱国之情。

《春望》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