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小木耳擎起脱贫致富梦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举国抗疫情、促生产的形势下,沐浴着春风,走进费县城南头村黑木耳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翟正勇等专家组一行,正在与百姓共同交流探讨黑木耳种植技术。

费县:小木耳擎起脱贫致富梦

翟正勇是2018年农业农村局驻费县城南头社区第一书记,他同副书记丁立军、袁春峰,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该省定贫困村走上致富“快车道”,扎根一线。基于该村“缺项目、缺场所,而且无瓜、无蔬、无果树”的现状,以及黑木耳种植产业可借鉴、可操作、可复制的“短平快”特点,他们决心把黑木耳种植生产技术的论文写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翻阅大量书籍,潜心研究,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坚守生产一线、攻坚克难,把产业和科技融合在一起,把基地当做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在黑木耳生产、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上都下足了绣花功夫,力求温度、湿度控制等关键技术都做到特别精准,坚持不懈地追求木耳品质和产量的提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产量、品质都达到食用菌精品标准。一个菌棒能产出0.13斤干木耳,使流转的13亩黑木耳生产基地,不仅带动了周围的贫困户和留守老人三十余人就业,每天能挣50—100元,还给村集体增收纯利5万余元。成功打造了“村集体+示范基地+农户”新模式的木耳生产高产量、高品质、高标准的精品工程,成为全村的样板,给全村带来了产业的自信。

费县:小木耳擎起脱贫致富梦

为使老百姓真受益、长受益,工作组计划,通过黑木耳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示范带动,推进该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引进人才、联合培训、网络营销等多途径多渠道把木耳种植产业做大做强,鼓励指导该村走出一条制菌养耳道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把小小的木耳变成成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任广东 史汉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