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探究?

富在深山有亲


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质朴、深厚,跃然涌动。

王维家居山西蒲州,于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

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比一般地叙说要强烈。独字,道出了寂寞凄凉的心境。 种种回忆触发了平日酝酿已久的思乡情结,佳节只是导火索。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写出了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一经诗人道出,就成了格言式名句。

前两句用直接的手法。不经渲染,直切核心,迅即形成高潮。随即放缓节奏,感情的激流成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独、少一人”与“遍”形成对比;遥,指距离很远而不能回去;知,却是自己内心的牵挂。转折衬托,诗人遗憾的好像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正是它的感人至深所在。

将思乡的遗憾和酸楚写得令人心颤而余味无穷。这也是城乡二元下游子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每到佳节,读来让人身临其境,这也是诗歌经久不衰的灵魂。


明天的昨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探究?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其十七岁那年,在长安求取功名时所写的诗!从这首诗我们可以探究一下以下问题:一丶诗题中提到的九月九日和我们今天九月九号是否一样?二丶诗题中“山东”和现在“山东省”是否一致?三丶在古代“登高”和插“茱萸”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来一一探究一下。

先来说说诗中提到“九月九日”吧。我国古代纪年常用天干地支纪年。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甲子,己丑,丙寅,丁卯……。六十年满一轮!也就是一个花甲子。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这一天。它和我们今天九月九号是不一样的。今天纪年方法是国际通用的纪年法,与农历纪年相对而称为公历。1988年我国已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定为“中国老年节”。2013年我国又重阳节这一天定为“中国敬老节”。这一天在农村自然村和社区居委会,会组织年满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集在一起吃顿饭或者发一点小礼物等。此外,中国老年节与国际老年节时间不同。国际老年节是公历每年10月1日。

王维在此诗中还提到“兄弟登高”远眺和“遍插茱萸”两个传统习俗。在我国古代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有“登高望远”丶“插茱萸”丶“赏菊赋诗”丶“吃重阳糕”丶“喝菊花酒”等传统习俗。古人“登高望远”是思念远方亲人,因为,在古代通信不便,交通不好,家书难寄。“茱萸”是一种草本植物,味浓,有驱虫作用。古人认为它能祛除疾病,庇护身体。所以就采来插在头上,或者做成香囊随身携带。

诗中提到“山东”是指函谷关和华东以东。王维亲人居住在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当时十七岁王维是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相对而言就称家乡兄弟为“山东兄弟”。诗中“山东”和现在山东省的“山东”是不一样的。

以上是我从这首诗所想到问题,与诸君共勉!


岁寒三友wsl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翻译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做客,每到佳节都会更加的思念家中的亲人。想着好友每年今日都会登高望远。但是今年插满茱萸的却少我一人。



研究

好了,我们上面回顾了王维这首诗的原文,也解释了他的整首诗。一开始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认为他怀念的是山东的朋友,以为是我们现在的山东人,其实不然。我们根据王维的经历来找一点答案,

王维是河东蒲州人,蒲州现处于山西运城,这么说来他说的应该是思念山西兄弟,不是山东的。但为什么呢?我们接着研究一下这个地理位置看看。


山西运城介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34° 35'—35°49'之间,这个有点深奥,翻译过来就是在黄河以东,我们现在从地图上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来。而且古时运城也被称为“河东”。运城这个地方多高山和丘陵,所以当时那个年代,文人墨客也都一环游山玩水,况且王维也是一个爱游山玩水的人,所以也能留下很多的山水画作。这也就很清楚的说明了,王维这首诗虽然在家是山西的但怀念的是“山东”的兄弟。这么解释下来也不难理解了。


小钰有话说


我觉得唐代的发音和现代普通话发音的区别值得好好研究。这首诗读普通话不押韵,南音的广东粤语反而朗朗上口。南音中有不少唐宋遗音,方言还是挺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


林海微澜eddie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一首思乡诗。原诗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的表面意思浅显易懂,那么本文就从诗中的地名、意境、手法等角度来解读一下这首诗。

[赏读]:这首诗作于开元七年(719),当时王维十七岁。与他后期那些精美的山水田园诗相比,这首诗显得质朴自然,但是感情敦厚。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已成为自古至今离乡背井的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先看诗题。“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山东"指“华山以东”。当时王维正在长安,长安地处华山以西,故称故乡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的兄弟为“山东兄弟”。由诗题可见,这首诗是因重阴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的。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强调自己在长安的孤独远亲的感受。开篇便是一个“独"字,是一重强调。“客"字,是第二重强调。连用的两个“异"字是第三和第四重强调。在简简单单的七个字中,这样反反复复的强调是有着相当大的艺术震撼力的。特别是两个“异”字的重复使用。试想若是换去一个,不说异乡,而说“他乡”,这种震撼力便大大减弱了。联系王维生平,当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长安是繁华帝都,但是周围的环境越热闹,就越显得诗人孤独无依。这正是所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描述了一-种人人皆有的体验,并用简洁质朴的七字表现了出来。思乡之情或许时时天天都有,但是往往在佳节到来之际会显得格外浓烈。这或许是因为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或许是佳节连带着许多美好的回忆。诗人敏感地捕捉到这种感受,用一个“ 倍”字突出佳节时分的思乡之情格外浓烈。

第三句与第四句展开联想,不再说自己思念家乡亲人,而是想象家乡的亲人思念自己。他描绘了想象中的一幅画面:远在华山以东的兄弟在重阳节插着茱萸登高,他们会想起身边少了我一个呀。这两句构思极巧,仍是写思乡, 却不说自己思念,反说家人对自己的思念,表情达意曲折有致。前人评这两句道:“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倍凄凉。”与此相似的是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此评甚是贴切。

此诗虽看似简单平易,却蕴含思乡的浓烈之情。千百年来,多少作客他乡的人都被这首诗深深感染,这种艺术力量,来自于它的质朴、自然与高度的艺术概括。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古意新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原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为什么“忆”亲人?“忆”到什么呢?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主要为山水诗,通过对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王维是一位早熟的诗人,少年时期就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篇。这首诗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诗写的朴素,但人们在客居他乡时读这首诗,都能强烈的感受到它的力量:异乡异土生活的凄然,时时怀乡思亲,遇到佳节,思念倍加。

王维家居蒲州,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大概是他在长安谋取功名时所做。繁华的帝都对当时许多年轻的士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茫茫人海,繁华热闹中,游子更加显得孑然一身,“独”,“异”写出了诗人感觉到自己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又逢重阳佳节,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据说可以避灾。诗人遥想:“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高时,佩带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诗人自己不在内,好像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佳节,反而是兄弟们在感叹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不值得诉说,而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需体贴。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深厚,新颖,更给人警醒。


珵洁


那个年代就把兄弟叫做亲了。

王维可能是马云穿越的吧


象牙山伯爵


这个问题问的好!这个兄弟是哪里人?读书了吗?有陪读吗?


章北海8142


当然有,我觉得就是要亿全国兄弟。五十几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不能分彼此。这样有助于社会和平发展[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