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究竟是什麼?AI的發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變化?

100度的涼水


關於 AI

AI,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能夠用於研究、開發、模擬、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被認為是世界三大尖端技術之一。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完美應用實現,智能的實質就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工作更美好、更高效。最終希望生產出能與人類的神經系統相似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在人工智能領域內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能應用領域

1. 自動駕駛

2018年3月28日,由東南大學設計的我國首款無人駕駛巴士正式運行,這款無人駕駛巴士完全通過計算機、雷達和導航等電子系統工作,可實現雙向自動駕駛、靠站自動停靠和自動避讓等多種功能。時隔四個月後,百度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阿波羅”下線,如今,阿波羅已實現萬人試乘,安全運行一萬公里,保持零事故。

2. 智慧醫療

2018年,以視覺影像診斷為主的智慧醫療開始應用於臨床,並在很短時間得到了顯著的應用效果。影像輔助診斷、電子病歷、醫療大數據等智能化醫療手段和技術的應用已在國內各大醫院初露鋒芒。同時,人工智能的早期診斷已經可以拯救心臟病和癌症患者。具體地來講,人工智能可以通過篩選大量的數字數據,學習和改進算法,發現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模式,並希望基於這些見解做出明智的決定。

3. 智能教育

教育方面,主要分為普及教育人工智能方面和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教學成果方面。後者可細分為助力教育機構管理提效的場景、輔助教師教學提效的場景、幫助學生學習提效的場景及新穎度較高的自適應學習。

4. 智能製造

近年來,全球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改造仍在持續推進。大量消費品行業向小型化、輕型化的工業生產線改造與升級,將一步步實現加工業的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在一些領域上,人機協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隨著機器人控制系統自主性、適應性、協調性的不斷加強,以及大規模、小批量、柔性化定製生產需求的日漸旺盛,消費品行業將成為工業機器人的重要應用領域。

5. 智能機器人

隨著智能交互技術的顯著進步,智能陪伴與情感交互類機器人正在逐步獲得市場認可。智能機器人系統內嵌的算法模塊將會根據不同用戶的性格、習慣及表達情緒,形成獨立而又差異化的反饋效果,即所謂“萬人萬面”的高級智能體驗。

6. 語音語義識別

在一些移動設備、汽車和家居,將老式的觸碰式交互轉變為語音式的交互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人工效率,比如回答簡單重複的客服問題和幫助醫生錄入電子病歷等。

……


總結

人工智能發展於20世紀50年代,進入21世紀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與納米技術、基因工程合稱為21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它是一門匯聚了多門學科發展起來的特殊學科。

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智能出行、醫療診斷、航空航天、在線學習等方面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在將來人工智能會在各行各業中發展到最佳時期,必將淘汰複雜、單一、重複性的崗位。但是,人工智能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諸如仍舊需要大數據的支撐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關注交流!


Fortitude


作為一項基礎性技術,人工智能將會重構幾乎所有行業的格局,並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這 6 個傳統行業就將發生鉅變。

人工智能代表了一種與數據交互的新方式。隨著傳感器、數據存儲分析的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幾乎每個行業都可以產生大量的數據,比如從電腦處理器的溫度到軸承的振動等日常操作的數據。

人工智能也可以處理關於人的數據。比如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足跡”、購物習慣、娛樂喜好以及日常活動都提供了大量的關於心理層面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已經用於去調查和研究我們的思考和行動了,甚至是你日常閱讀的媒體可能是這些算法的產物(比如今日頭條式的機器推薦)。

人工智能可以簡化對這些數據的分析過程。從而幫助人們從大量而又繁雜的數據中獲取重要的見解。人工智能能夠對廣泛應用的應用進行整合,再加上它能提供的巨大好處,已經有許多專家將其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將會帶來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各個行業的領導者,正把賭注壓在他們新的機器人霸主身上。

1.物流與配送

Shipping and Logistics是一個全球性的企業,總收入約為8萬億美元。為了應對傳感器和數據存儲成本直線下降的影響,它正積極地採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相關技術,以提高效率。

通過全球航運網絡協調數十億種個人產品和大宗商品,早就已已超出人類的管理能力了。現在,人工智能系統正在運營供應鏈。人工智能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廣泛,涵蓋了供需、庫存、協調運輸網絡、車輛維護調度等。德國航運巨頭DHL在其2016年的物流趨勢雷達報告中表示,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分銷業務可能會在“製造,物流,倉儲和最後一公里交付”等方面等到難以想象的優化 。

2.醫療保健

人工智能可以自下而上地重構整個醫療保健行業。研究人員預測,到2021年,該行業的人工智能系統的潛在市場規模將會達到67億美元,這將促使谷歌、IBM等科技巨頭以及一些創業公司進行大規模地投入。人工智能也會對疾病的治療產生巨大的影響。

像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樣的頂級醫學創新,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加持下,可能會取得巨大的飛躍。此外,手術室中也採用了人工智能驅動的外科手術工具。從20前首次推出以來,這項技術已經進行了超過300萬次的機器人輔助手術。

3.廣告

人工智能也對零售和廣告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通過使用機器學習算法和自動化銷售助手,機器人正在接管廣告業,而你的個人數據就是推動引擎運轉的“燃料”。

人工智能已經被用於提高網頁和社交媒體上個性化、定向廣告的成功率,而且還被用於篩選大量的買家偏好數據,以幫助亞馬遜和eBay等在線購物巨頭髮現購物趨勢,消化庫存。

當然,在人類的創造力完全被取代之前,這項技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未來仍然不難預測;Exchange Lab的首席戰略官Tim Webster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只會幫助在數據和用戶響應方面變得更好”。

4.金融

與許多行業不同,金融業多年來一直都產生並保存了豐富的數據。而且,由於銀行和財務記錄的嚴格一致性,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就非常理想。有了這些數據,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已經在尋找方法,利用機器學習來簡化常見的財務問題,比如風險管理、貸款批准、投資組合創造等等。

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銀行算法總有一天會將個體客戶的特徵與市場數據實時比較,這將會在風險評估、客戶分析和產品推薦中加入更多的因素。

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也預示著金融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對沖基金管理、銀行的網絡安全以及運營效率提升等都會受到衝擊與影響。

5.保險

欺詐性的保險索賠對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高達400億美元的問題。但是採用大量的人力來篩選保險索賠和識別欺詐,只會增加保險公司的成本。通過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消除更多的欺詐性索賠,可以解決這兩個問題。而且,這還能降低客戶在索賠過程中的費率。

人工智能也在進入保險行業的客服領域。埃森哲諮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接受計算機生成的保險建議了。

6.流媒體和在線視頻

像Netflix和Amazon Prime這樣的娛樂巨頭真的非常渴望能夠更好地瞭解你。更好的流媒體服務和在線視頻產品的出現,推動了有線電視等傳統娛樂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此外,流媒體服務和在線娛樂服務提供商也在使用機器學習技術來追蹤、捕捉用戶的偏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由神經網絡驅動的算法會形成一個關於你的用戶畫像,從而根據你的喜好進行推薦,讓你在他們提供的服務中消費更多的時間。

人工智能的算法也能優化緩存。流媒體視頻需要對大量數據進行協調,機器學習將會使這一過程變得更加高效。


氪星情報局



王銳106208531


AI究竟是什麼?


“AI即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


AI的發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變化?


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與應用不斷成熟基礎上,互聯網+人工智能已在大力發展中,成為未來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引擎,也將帶動和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將來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對話、指令、自動化控制,很有可能大部分將由人工智能程序控制,甚至實現“萬物互聯”。如今的人工智能應用範圍甚廣,機器翻譯、智能控制、專家系統、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自動程序設計、航天應用等等。


AI可能推動

“技能偏好型革命” 創造更多就業

中國財富網: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對於傳統產業的滲透,將會對就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巴曙松:首先,AI技術有可能實現更大的自動化,造成“技術性失業”,導致就業波動。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已出現過多次對技術破壞就業的焦慮。在1820 年至1913 年的兩次工業革命期間,僱傭於農業部門的美國勞動力份額從70%下降到27.5%,目前不到2%。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歷類似,甚至出現了更快的結構轉型。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中國的農業就業比例從1970 年的80.8%下降到2015 年的28.3%。

美國有關研究機構2016年12月發佈報告,未來10到20年內,因人工智能技術而被替代的就業崗位數量將由目前的9%上升到47%。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預計到2055年,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將取代全球49%的有薪工作,其中預計印度和中國受影響可能會最大,中國具備自動化潛力的工作達到51%,這將對相當於3.94億全職人力工時產生衝擊。

另一方面,AI有可能會推動“技能偏好型科技革命”,會創造新的就業。第一次技術革命時期傳統手工業者因無法與機器大生產抗衡,成為技術進步的受害者,而同期因圈地運動失去生計的農民有大量去工廠就業的機會;第三次技術革命後期發達國家中從事程序化工作的白領面臨失業風險,但高技能工作崗位和低收入人工崗位需求在增加。這些歷史表明,技術創新提高了工人的生產力,創造了新的產品和市場,進一步在經濟中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那麼,對於人工智能而言,歷史的規律可能還會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