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看他一口燒餅,鐵口仙斷一千年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看他一口燒餅,鐵口仙斷一千年!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

公元一三六八年

某一天清晨,明太祖朱元璋在內殿裡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侍太監稟報劉基劉伯溫覲見。太祖心想劉伯溫能掐會算,通曉天機,今日便試他一試,於是便以茶碗蓋上那隻咬了一口的燒餅,然後才傳召劉基入殿。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看他一口燒餅,鐵口仙斷一千年

劉基入殿後,太祖便問曰:素聞先生通曉術數天理,今日不如讓朕開開眼界,就猜猜朕眼前碗中是何物件吧。

劉基掐指一算,笑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此乃燒餅也!

太祖大驚,拍手稱讚。

說到這,不得不說說大明第一奇人,劉基,劉伯溫。

民間流傳:“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節軍事諸葛亮,後世軍事劉伯溫。”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看他一口燒餅,鐵口仙斷一千年

劉伯溫與諸葛亮並稱,足見其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測之能。運籌帷幄,神機妙算,佐君王定國安邦。

提起劉伯溫,就不得不說說他的語言,燒餅歌。

劉伯溫猜中碗中燒餅後,太祖朱元璋趁機詢問大明朝國運如何,劉伯溫侃侃而談,後世稱之《燒餅歌》。

燒餅歌準確地預言了未來歷史的軌跡,與太公呂望的乾坤萬年歌,李淳風的推背圖,並稱三大預言奇書,讓後人不得不為之慨嘆、震驚。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看他一口燒餅,鐵口仙斷一千年

燒餅歌,以歌謠的形式隱晦的闡述了自太祖朱元璋之後的種種歷史。

燕王奪嫡(歌曰:臣見都城雖鞏固,防守嚴密。似覺無虞,只恐燕子飛來。”)

李自成造反(歌曰:木下一頭了,目上一刀一戊丁,李自成亂。)

大清朝剃髮(歌曰:路上行人一半僧)

八國聯軍瓜分中國的代號(歌曰:東拜斗,西拜旗,南逐鹿,北逐獅。)

等等。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看他一口燒餅,鐵口仙斷一千年

只能說,奇人就是奇人,不是我等凡人可以企及、想象的。

對牛人唯有致敬,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