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於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範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記憶力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人才濟濟,群星璀璨,有文獻資料記錄的記憶力超群的人卻不是很多,筆者找到一些,和大家一起分享,估計大家看了也挺羨慕的。

1.王充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今浙江紹興上虞)人。東漢思想家、文學批評家。王充出身“細族孤門”,自小聰慧好學,博覽群書,擅長辯論。不慕高官,不貪富貴。晚年漢章帝下詔派遣公車徵召,王充不就。大家很熟悉的應該是他的作品《論衡》,八十五篇,二十多萬字,解釋萬物的異同,糾正了當時人們疑惑的地方,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思想著作。

據《後漢書》記載,王充少年時父親早亡,家鄉人都稱讚他對母親很孝敬。後來到了京城,在太學學習,拜扶風班彪為師。他愛好廣泛,瀏覽群書而不拘泥於某些段落和句子。由於家裡窮沒有書,王充就經常去逛洛陽街上的書店,看人家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背誦,因而廣泛地通曉了眾多流派的學說。後來回到家鄉,退居在家教書。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2.張松

張松,字子喬,東漢時期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關於張松記憶力超強的記載,正史上不多,《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寫楊修見張松恃才傲物,想折服他,便取出曹操撰寫的兵書《孟德新書》給張松瞧瞧。張松閱畢,大笑說:“這書的內容我們蜀地的小孩子也能背誦,這哪是什麼《新書》根本就是戰國時代無名氏所作,被曹丞相抄襲竊取。”楊修不信,張松當場把曹操的兵書倒背如流,一字不錯。楊修不相信曹操是文抄公,可見張松記憶力之強。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3.王粲

王粲,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官員,“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少時即有才名,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才。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他生性善於計算。作算術,很簡捷地就能得出正確答案。並且擅長寫文章,總是一揮而就,從來不用修改,時人常常以為他是預先寫好的,但他們儘管反覆精心構思,寫出的文章也沒法超過王粲。 《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記載的兩件小事,足以證明了王粲確實記憶力超強。

一天,王粲和友人同行,看見路邊有座古碑,就站在那兒朗讀起來。友人問他:“你能背誦嗎?”王粲回答:“能。”友人當即叫他轉過身去背誦碑文,結果一字不差。

有一次,王粲看別人下圍棋,有人不小心碰亂了棋子,他說能幫著人家按原來的局勢把棋子重新擺好。下棋的人不信,拿出塊手帕蓋在棋盤上,讓他換個棋盤重擺,結果,連一道的誤差也沒有。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4.應奉

應奉,字世叔,汝南南頓人 。

《後漢書·應奉傳》記載:“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奉,奉即委去。後數十年於路見車匠,識而呼之。”

應奉去拜訪一個官員,可是那位官員不在家,當時車夫只把門打開了一條縫,應奉當時只看到了那位車伕的半邊臉。就是這樣,數十年後,再次相見的時候,應奉還是一眼就認出來這位曾經有半面之交的人。

他從小時候記憶力驚人,讀書“五行並下”,記事處人,過目不忘。從小到大,凡他經歷過的事,都能記憶猶新。據說二十歲的時候,他為“決曹史”抄錄全郡四十二縣的罪犯名單報送刑部。回郡以後,太守詳細問他所送罪犯情況,總共數千幾百人,應奉竟然能將所錄罪犯的姓名、罪狀、罪行輕重等,一一準確背誦下來,毫無遺漏。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5.苻融

苻融,字博休,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氐族,魏王苻雄之子。

《晉書》記載:融聰辯明慧,驚才絕豔,下筆成章,至於談玄論道,雖道安無以出之。耳聞則誦,過目不忘,時人擬之王粲。嘗著《浮圖賦》,壯麗清贍,世鹹珍之。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6.常敬忠

常敬忠,生平不詳,唐代人。十五歲就明經科舉及第。幾年之後,便能把五經全部背誦下來了。於是,他上書自薦,其中有一句說自己“一遍能誦千言”,接著便獲准參加了內閣中書的選拔測試。主考官張燕公問他:“你說讀一遍能記誦千言,那麼能不能讀十遍而記誦萬言呢?”常敬忠回答說沒有試過。主考官便拿出誰也不曾見過的一本書,讓常敬忠讀十遍記住它。常敬忠讀完一遍就在地上做標記,讀過七邐,站起來說:“現在我已能背誦下來了。”主考官說可以讀夠十遍。常敬忠說,如果讀夠十遍,便成了十遍才能記住,如今七遍已能記住,何必要讀夠十遍? 於是主考官對著書讓他背誦,自己的眼睛還看不過來,常敬忠已流利地背誦完畢,竟一字不差。在場的人都被他驚呆了。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7.張溥

張溥字乾度,號西銘,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今屬江蘇太倉)人,明朝晚期文學家。

《明史》記載:所讀書必手抄,抄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鈔,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以此也。

張溥勤奮好學,讀書必手抄,抄後讀過即焚去,如此反覆七遍,就記在腦海中了,冬天手凍裂,以熱水浸暖繼續再練。後來他把自己的讀書室名為“七錄齋”,自己的著作也題名為《七錄齋集》。《明史》記有張溥“七錄七焚”的佳話。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8.錢鍾書

錢鍾書,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錢”。

他是一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語言天賦極佳,文言功底深厚。據黃永玉先生回憶,錢鍾書先生擁有超強記憶力,過目不忘。

有一次,黃永玉向錢先生請教“鳳凰涅槃”的文字根據。錢先生說:“這算什麼根據?是郭沫若一九二一年自己編出來的一首詩的題目。三教九流之外的發明,你哪裡找去?鳳凰跳進火裡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羅馬錢幣上有過浮雕紋樣,也不是羅馬的發明,可能是從希臘傳過去的故事!說不定和埃及、中國都有點關係……這樣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簡明不列百科全書》,在第三本里第**頁可以找得到。”在錢老的幫助下,黃永玉馬上找到了,並解決了所有的問題。從中可見錢鍾書的記憶能力無疑是超凡的。


盤點中國歷史上記憶力超群的8個人,最後那個人你肯定是他的粉絲

錢鍾書先生和夫人楊絳女士

您還能想到哪些記憶力超強的人,一起討論討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