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起“腰腿痛”的元凶之一——梨状肌综合征

点击右上角,立即关注,更多神经疾患康复(周一)、老年康复(周二)、疼痛康复(周三)、心肺康复(周四)、儿童康复(周五)、骨骼疾患康复(周六)、饮食营养护理(周日)等居家康复内容,定期更新,惊喜不断。

【居家康复第151讲】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我国遭受疼痛折磨的慢性疼痛患者高达8000万,慢性腰腿痛已成为中国医疗资源负担排名第三的疾病。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久坐,特别是长时间跷二郎腿看剧后臀部会出现一些刀割样的剧烈疼痛或者放射样的麻胀感。或许有些人对于这些并不在意,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所致的,到医院去一通治疗,但就是不见好。其实,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并不会引起症状,引起症状的是因为相关肌肉、骨骼出了问题,除非椎间盘压迫了神经。据文献统计,约有6%的下肢放射痛是因梨状肌综合征引起的。因此,下面笔者就来说说梨状肌综合征。

浅谈引起“腰腿痛”的元凶之一——梨状肌综合征

一、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是臀中深层的一块小肌肉,起于第二到第四骶椎前面骶孔外侧缘,止于股骨大粗隆,主要与臀部内外侧肌群及其他肌肉配合,使大腿外展、外旋,并受骶丛神经支配。当梨状肌由于充血、水肿、痉挛、肥厚的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血管,引起以一侧或双侧臀部酸胀、疼痛,伴大腿后侧或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动受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梨状肌综合征。本病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二、哪些人群比较容易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抗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某些动作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立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此外,受凉也可导致臀肌筋膜炎并引发梨状肌综合征。因此,当以下人群出现下肢外侧有放射性疼痛时,就有很大几率发生了梨状肌综合征,应该引起警惕。

1、久坐不动的人群,如电脑族、司机、银行柜员、麻将上瘾者等;

2、负重训练并跨越障碍物的运动员,如110米跨栏运动员、长期进行跨越障碍物训练的消防员等;

3、缺乏整体训练,却只爱跑步的“跑跑族”;

4、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如教师、收银员等;

5、喜欢“亚洲蹲”的人群;

6、从事强力扭转躯干的活动,如网球发球、挖土等。

浅谈引起“腰腿痛”的元凶之一——梨状肌综合征

三、梨状肌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症状?

首先,疼痛会是本病主要表现,开始时感到臀部刺痛、麻木,可放射至同侧大腿后方、小腿和足部,咳嗽、喷嚏或腹压增加会加重疼痛,严重时臀部有“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

其次,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明显压痛,局部可触及梨状肌痉挛或肿胀,呈条索状或块状物,有时会出现小腿外侧、足底等部位感觉丧失;

最后,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小腿肌肉萎缩甚至足下垂。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伴有性功能障碍或会阴部麻木。

四、怀疑梨状肌综合征可能需要做哪些检查?

主要通过临床医生或康复医生指导动作试验和触诊来诊断,如梨状肌紧张试验、直腿抬高试验、臀部有无压痛、FAIRtest等。当然了,还需要影像学检查(如MRI)来排除其他病因。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发生相应的症状,因此,患此病的女性患者还需了解其有无妇科炎症疾患。值得注意的是,梨状肌综合征可能有某几个体征同时阳性,但不是所有的体征均为阳性。

浅谈引起“腰腿痛”的元凶之一——梨状肌综合征

五、梨状肌综合征该如何治疗?是否需要入院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以休息为主,暂停跑步、骑自行车等任何引发疼痛的活动。慢性期应加强髋关节、大腿及小腿肌肉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避免不良姿势,如久坐久蹲、跷二郎腿等。

2、物理因子疗法 局部物理因子治疗可选冰敷和热敷缓解炎症,中频电疗法、超短波疗法、磁疗法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从而缓解疼痛。

3、运动疗法 在感觉疼痛后一个月可进行梨状肌牵拉训练,腘绳肌牵拉训练、腹肌训练、腰背肌训练等康复训练。

4、中医康复疗法 如针灸、针刀疗法、推拿疗法、中药热敷疗法、臭氧疗法等。

5、疼痛严重者也可适当应用非甾体消炎药来镇痛,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肉毒毒素等来缓解症状。此外,亦可辅以神经营养剂,如维生素B1、B6、B12等。

6、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次日可进行下肢活动及抬举训练,拆线后逐渐开始正常活动。

一般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不需要住院治疗,调整活动及门诊定期治疗即可。当然了严重者,还是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浅谈引起“腰腿痛”的元凶之一——梨状肌综合征

六、如何预防保健?

针对梨状肌综合征并没有良好的预防办法,主要还是避免久坐久蹲久站,不宜经常跷二郎腿,注意休息、局部保暖等。改变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如习惯将钱包或手机放在裤子后袋等影响血液供应,造成梨状肌受压,导致发病,如有疼痛应立即休息至疼痛缓解,必要时就医检查。

我是康复科岑医生,喜欢的记得关注、点赞,谢谢。

要什么不一样的观点,在下方留言评论或私信,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

1、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临床诊断及医疗依据,不可替代专业医师诊断。具体病情不同,康复实施方案必须依据临床具体情况制定,请至医院就诊后遵医嘱或者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本文作者不对患者因阅读本文所产生的不当医疗结果承担责任。

2、参考文献:《疼痛的康复治疗》胡志俊、张宏主编。

3、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