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和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为国家此次疫情做出了哪些贡献?

微微笑Visa


一、清华大学打造抗疫“利器”

3月6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疫情袭来,这种忙碌的场景一直在北京高校的实验室里上演,科研人员与“白衣天使”一样,争分夺秒,昼夜奋战,加速科研攻关,打造抗疫“利器”。

 

1、10秒勾勒新冠肺炎炎症边界

 

“基础科学研究,要久久为功。只有基础强,遇到突发情况才能快速响应。”清华大学副校长、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主任尤政院士说:“清华非常重视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1月20日开始加班,2月2日学校就从75个项目中确定了8个集中攻关项目。”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与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恒温扩增核酸分析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可以利用核酸分析技术在1.5小时内对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感染高发病毒完成快速甄别。仪器和芯片试剂盒已经在武汉等全国多个城市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卫生防疫战役中进行示范应用。

 

“5天完成算法收敛,42次算法迭代,89人组成实验室-医院-企业融合的攻关团队,收集1612例样本数据,其中新冠肺炎数据1012例,人工智能累计学习463200张影像图片”,最终完成了“基于影像与临床信息的新型冠状病毒AI定量辅助诊断系统”。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王博说:“它可以有效识别新冠肺炎特征、清晰勾勒出炎症边界、5到10秒钟出分析结果,这套系统已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20余家医院部署应用。该系统还被推广到韩国。”

 

二、护心抗疫——北大心理人在行动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了帮助公众了解疫情相关行为、情绪和心理现象,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积极行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利用公众号“北大心理人”推出系列心理科普文章,录制发布系列科普视频,向社会普及心理学知识,传播科学的心理应对和调节方法;同时心理学院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的师生还将承担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部分心理求助电话的接听和咨询工作,并面向全国,为大众提供护心防疫的指导和服务。

 

“北大心理人”作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窗口,在疫情初期就开始积极应对,推出一系列科普文章,帮助大众了解由疫情带来的各种情绪(例如:《该如何应对恐慌?从负面信息主导效应谈起》)、行为问题(例如:《心系疫情|为啥谣言满天飞》),并分享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例如:《让希望思维助力抗击疫情,维护身心健康》,以帮助大众对抗消极情绪,保持积极状态。

 

随着疫情发展,居家隔离的时间延长,又对公众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新的挑战。心理学院钱铭怡教授发起并邀请心理学界专家,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共同主编,共同录制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心理应对”系列视频,其中包括《致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祖辈,为家人留下一份珍贵的礼物》(钱铭怡)、《为开学上班做准备》(苏彦捷)、《“心理恐慌”的解读》(谢晓非老师团队)、《情绪困扰及应对策略》(刘兴华)、《防疫隔离和污名化对公众心理的影响》(甘怡群)、《患者家属的心理自助》(姚萍)、《哪些人需要在疫情期间接受心理咨询专业服务》(钟杰)、《中学生如何应对疫情》(钟杰)、《疫情期间家庭运动指南》(魏坤琳)、《劝说父母做好防护》(张昕)、《公共危机下的替代性创伤与自我缓解》(臧寅垠)。该系列视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与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联合出版,作为“战疫最前线——心理辅导系列公开课”在“战疫最前线·在线心理帮助平台”,累积点击量为12727次,有效帮助公众应对此次疫情期间的情绪变化。





教培人


3月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来到军事医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医学院,考察新冠肺炎疫情科研攻关和诊疗救治工作,了解疫苗、抗体、药品、快检产品等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看望慰问专家和科研人员,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奋斗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一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强调,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清华北大一直在攻克新冠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