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在和田玉中,山料都不如籽料嗎?當然山料大都不如籽料,而1992年在格爾木野牛溝發現的“野牛溝料”,顛覆了人們對山料的偏見,這種號稱為青海料裡的“羊脂玉”又有著怎樣的傳奇呢?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野牛溝的美玉


野牛溝,原名為托拉海溝,位於格爾木市以南崑崙山脈北坡的溝壑內,因常見野牛而得名(格爾木境內的野犛牛,主要活動在崑崙山中的野牛溝)。野牛溝海拔3500-4500米,無通訊信號,荒無人煙,基本可以稱作是無人區。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野牛溝原生玉礦位於野牛溝的一處峰頂,海拔4500多米。對於崑崙採玉人來說,這裡是一個充滿致命誘惑和未知的地方。野牛溝原生玉礦位於野牛溝的一處峰頂,海拔高達4千多米,開山闢路,開採環境惡劣,產量少。


野牛溝出產的白玉、青白玉、青玉,質地細膩、品種豐富、塊頭大,是青海料中的一種特殊稀缺玉種。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曾有一位浙江人在此開礦採玉,一夜發跡而成為億萬富翁。誘人的消息飄蕩在高原上空,野牛溝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引著無數尋夢者的到來。


野牛溝料還被稱為“糖包白”,一般在原料外層有一些糖色的玉石,這些糖色玉石包裹著中間的白色玉石,所以才叫“糖包白”。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典型的糖包白野牛溝料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野牛溝料原礦大都被較厚的石皮包著


野牛溝料的特點


野牛溝料被市場奉為最好山料裡的一種,其白玉玉質白淨細膩油潤,而上好的野牛溝料更是堪比一些不錯的籽料。


野牛溝質地異常穩定,其穩定性遠好於同等檔次的俄料,這主要是由形成的地理條件決定的。野牛溝料質地瑩潤渾厚而脂粉、靈氣十足,細度、糯度、白度都非常不錯。凝重感極強,油性好,白度好不會發灰。質地好的接近籽料。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上等的野牛溝料,看上去非常厚重,有羊脂玉那種“白如羊脂、凝如羊脂”的感覺,所以其也被譽為青海料裡的“羊脂玉”。它的白,不直白,濃郁而不失內涵。它的白呈奶白,像奶酪的感覺,由於經常被糖皮所包,所以我們可以“腦補”一杯奶香濃郁的卡布奇諾放在你面前。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野牛溝的優點


1、玉質細膩;2、密度高;3、溫潤油潤,即是通常說的油性好;4、硬度高,據雕刻師講,野牛溝料切割、雕刻起來很吃力;5、不水透,野牛溝料沒有格爾木青海料的水、透的感覺,反而是糯性也就是俗稱的膠質感極強。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竄糖


野牛溝的缺點


而野牛溝也有它的一些小缺點,就是料子容易竄糖,玉肉的糖色往往在肉的四周呈過渡狀、芝麻點狀,玉肉最外側麻點較多,越靠近白色玉肉,麻點就逐漸減少乃至消失。所以它又被稱為“麻糖料”,而其中一些呈黑色、黑褐色、黑灰色,是氧化鐵侵染的斑狀麻點,對玉肉利用有一定影響。也容易帶大白花、白棉,所以造成野牛溝的賭性比較大,完美成品率較低。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小結


到此,實話說一句,行內人還是以擁有一塊頂級野牛溝料子為榮的。但市場亂象叢生,還望各位仔細理解野牛溝的各種特性,以防魚目混珠。


和田玉中的山料傳奇:野牛溝料


再強調一次野牛溝的特徵,簡單歸納。直觀感受,結構細膩,密度高,油性好,顏色不發灰不飄,不水透。如果有符合這些特性的,就算不是野牛溝的,合適的料子也是可以收的,畢竟都覆蓋了野牛溝的特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