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亦是血肉之軀

2020年1月26日,新華社在“新華視界”發表了一張新聞圖片,圖片上是一幅為軍人送行的畫面,圖片下方的文字寫道:“1月24日,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受命緊急馳援武漢,這是前來送行的隊員家屬為隊員整理背囊。新年鐘聲即將敲響,一架從古城西安飛往江城武漢的中國空軍飛機平穩著陸,空軍軍醫大學身著迷彩的醫療骨幹們,背起行囊,向著武漢一路勇進,成為2020年除夕夜最美麗'逆行者'。”圖片署名為:新華社發,張昊鵬攝。

最美逆行者亦是血肉之躯

這張信息量大、新聞性強,又充滿著特殊氣氛和真實情感的照片,一經問世,立刻就被各大媒體紛紛轉發,並受到廣大觀眾和網友們的關注。然而,這張照片的作者張昊鵬並不是新華社的記者,而是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一位普通的麻醉醫生。照片上的主人公是西京醫院放療科護士趙萌和她的丈夫孫志龍——西安交大附院麻醉科PACC(術後恢復室)的男護士,他們壓根也沒想到自己夫妻“告別”的一瞬間,會定格在相機的鏡頭裡,並且很快讓人們知曉。一張小小的照片為何在社會上引起如此大的反響,一個普通麻醉醫生是怎樣拍出這張打動人心的照片,這背後的故事還要從拍攝這張照片之前講起:

由於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今年的春節註定了變得格外的不平靜。疫情發生後,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習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向全國發出了號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一場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拉開了帷幕。對於軍人來說,對戰爭有著特別的敏感。而對於穿白大褂的軍人來說,對病毒引發的“戰爭”,更加高度的關注。根據國家衛健委發佈的消息,截至1月22日24時,國內25個省市累計報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571例,重症95例,死亡17例,均來自湖北,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5897人……這一消息,讓空軍軍醫大學的軍人們感到不安,立刻繃緊了神經。要知道,在2003年SARS爆發時,學校就曾經派出醫療隊奔赴北京小湯山醫院,執行抗擊“非典”的任務,而這次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襲,職業的敏感使他們預感到情形會更加嚴重,心裡暗自做好了準備。

1月23日上午,空軍軍醫大學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習主席重要批示指示,以及中央軍委疫情防控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陝西省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對學校應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政委王寶紅提出,各級要以講政治的要求高度重視,落實好安全宣講,加強各級嚴防嚴控,全力組織好應急力量,隨時做好奔赴抗擊冠狀病毒一線的準備。

果然,行動緊隨消息而來。第二天,大年三十一早,學校便接到上級命令,經中央軍委批准,陸軍、海軍、空軍軍醫大學迅速抽組人員成立醫療隊,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三地乘坐軍機出發,執行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艱鉅任務。於是,學校立即成立了由王生成副校長擔任隊長,以西京醫院、唐都醫院、空軍第986醫院,涉及呼吸、感染控制和重症醫學等多個科室骨幹組成的醫療隊。

校長周先志充滿信心地說:“我們這次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均具有豐富的防控治療傳染性疾病經驗,醫生的中高職比例達70%,其中一些還執行過抗擊非典,抗震救災、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這意味著學校派出了專業技術最強、經驗最豐富、思想作風最過硬的隊伍,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鬥。

帶隊的副校長王生成也心情激動地說:“此次參與救援的醫療隊,許多護理人員是技術過硬的文職和招聘人員。救援命令剛一下達,大家就爭先恐後地踴躍報名,他們身上的血性和擔當令人動容。”這表明軍改後的文職人員與現役軍人一樣,能夠擔當起歷史的責任和祖國的重託。

情況的確如此。當成立醫療隊馳援武漢的消息一傳出,軍人們就紛紛向黨支部和科室報名,主動請纓出征,枕戈待旦,在祖國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大家還在一張請戰書上簽名,按下了自己鮮紅的手印,以宣示參戰的決心和勇氣。命令就是旗幟,召喚就是使命。從下達命令,到動員、準備物資和快速集結,竟然不到半天的時間,一支143人的精幹醫護隊伍,身著迷彩服、揹著背囊全副武裝在學校機關大樓前集結完畢。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效率之高叫人驚歎。而在這之前,所有人員處理好了家裡的事務,有的主動退掉返鄉車票,有的悄悄退掉訂婚的酒席,有的匆匆安頓好家裡的老人孩子,做好了隨時出征的準備。在集結待命的短暫時間裡,醫療隊員們聚在一起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餐,牛奶、麵包、榨菜和火腿腸等。而這時已臨近新年的除夕,正是家家戶戶團圓,吃年夜飯、看春晚節目的美好歡樂時刻。

晚上18時,出征儀式舉行。機關大樓前,出征醫療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目光炯然,排著整齊的隊伍。周圍圍滿了前來送行的家屬,臉上飽含著深情和期待。周先志校長作動員講話,並向醫療隊授旗——

每一場特殊戰鬥都需要一批特殊戰士,每一次生死搏鬥,都會湧現出一批鐵血英雄。隊伍裡,50歲的宋立強神情凝重,他是西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2003年曾赴北京小湯山醫院參加抗擊非典的戰鬥。這次救援,救治經驗豐富的他,將和五位同事堅守在最危險的重症區。接到出征的命令時,同是軍人的妻子李嫣懂得部隊的規矩,立馬就幫他收拾行囊,因專業限制,作為唐都醫院心內科主任的她,無法與丈夫同行。而此刻,她的目光無聲地看著他,暗自為他鼓勁加油。宋立強晚上本來要在家陪父母過除夕的,這一走,只好把任務交代給妻子李嫣了。

第一次隨軍參加國家救援行動的李君,是西京醫院兒科監護室的護士,從事重症監護13年來,先後與同事成功處置多起危重病情,曾將一名患病的孩子從死神中奪了回來。原本除夕夜值班後,她將休假好好陪陪家人過年。可聽說醫院要馳援武漢,她第一個報了名。“能夠參加這樣的救援行動,我覺得特別神聖。”她自豪地說。這時候站在隊伍裡,她卻不敢看前來送行的丈夫和七歲的女兒一眼。直到登車的那一刻,她才忍不住眼淚簌簌地往下流。

西京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胡世頡是在凌晨4:50分接到命令的,他立即給父親發了一條微信:“爸,我被抽調武漢抗病毒了。”這時候老人還在睡覺。7點36分,老父親回覆四個字:“不辱使命!”父親的理解讓他差點掉下淚來。胡世頡認為,選擇從醫,就是選擇了奉獻。作為一名老黨員,在抗擊疫情中就是要樹起一面旗幟,一馬當先,衝鋒在前。從軍20多年,他因工作忙碌很少與家人在一起。這個春節,打算和愛人陪女兒和岳父母出去旅遊一趟,並提前三個月預訂了機票和酒店。可馳援武漢的命令一下來,擅長危重患者救治的他第一時間報了名。愛人知道他的脾氣,也理解軍人的使命,決定取消全家人的行程。女兒也懂事地說:“我們全家出門旅遊遠比不上爸爸挽救生命重要。”家人的理解支持,是軍人的堅強後盾!

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

回到拍攝照片的過程上來。這時,麻醉科醫生張昊鵬也來到出征現場,這位年輕的博士、副教授,一個月前才參加“和平列車—2019中老兩軍人道主義醫學救援聯合演習行動”載譽歸來,獲得了老撾“國防勳章”和老撾“建軍70週年”紀念勳章。在老撾執行任務中,發生了中國赴老撾旅行團車禍事件,他和戰友們全力以赴投入救治工作,受到和平列車醫療隊和我國住老撾大使館的好評。他今天是來為科裡4名出征的戰友送行的。離開家時,他沒有忘記帶上自己心愛的索尼單反照相機。平日除了每天忙碌在麻醉醫學的世界裡和手術檯上,他唯一的業餘愛好就是攝影。

張昊鵬剛走到出征現場,就被眼前的景象和氣氛所感染。穿著迷彩服、戴著口罩的軍人們正在整裝待發,旁邊送行的家屬一邊殷殷叮囑,一邊幫著整理行裝,場面隆重熱烈又有些悲壯,就像士兵告別親人要走向戰場。他一下想起了17年前在這裡送母親奔赴小湯山醫院參加抗擊非典的情景,那時他還是一個學生,親身感受了與母親離別的痛苦和擔憂。而現在他已是一名軍人,心裡湧動的是醫者的偉大和軍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張昊鵬的母親薛衛斌是原第四軍醫大學心血管外科研究所的總護士長,有著重症監護、病房管理的深厚理論和實踐功底。為了趕赴北京,她毅然丟下住院的公公婆婆,在為保衛小湯山生命防線的戰鬥中做出了貢獻。這次春節前,她回到成都看望已96歲高齡的母親,可剛到家第二天就接到科主任的“召回”通知,要已經退休的她儘快返回西安,投入到醫院抗擊疫情的工作。她二話沒說立刻訂了返回的火車票。

想到這些,心情激動的張昊鵬舉起索尼單反相機,要用鏡頭把眼前一幕幕感人的情景紀錄下來。隨著快門的閃動,軍人們宣誓、整理行裝、向戰友和親人敬禮、擁抱告別的畫面,一幅幅進入了他的相機鏡頭裡。忽然,他看見一對年輕夫妻正在依依不捨地告別,女的就是西京醫院放療科護士趙萌,男的是她的丈夫孫志龍。趙萌雖然是科裡成熟有經驗的護士,但參加這樣重大的任務還是第一次,家裡還有一個5歲的孩子,心裡不免有些牽掛,可抗擊疫情、挽救人民群眾的生命是軍人義無反顧的職責,因此她既興奮又有些緊張。趙萌把背囊背到身上,在忙亂中胸前的軍衣被揹帶勒住,細心的丈夫發現了,立刻上前幫助她整理揹帶,撫平胸前的軍衣,也撫平她心裡的緊張和擔憂。這個細小的動作給了妻子信心和力量。自古戰爭都是母親送兒上戰場,妻子送夫上戰場,而今天和平年代的眼前卻是許多父親送女上戰場,丈夫送妻上戰場。張昊鵬心裡彷彿一下被電流觸動,立刻舉起相機,迅速按下快門,記錄下了這感人而又難忘的瞬間。

當天晚上,張昊鵬把自己拍的部分照片發到了朋友圈裡,並將所拍的四、五十張照片全部提供給了醫院宣傳科。他沒想到這些照片第二天就編髮刊登在學校和空軍的網絡媒體上,更沒想到其中送別時作為家屬的孫志龍幫助出征妻子趙萌整理背囊的照片,第三天就被新華社選中刊發出來,引起了社會和人們的廣泛關注和讚揚,並紛紛轉發。

西京醫院麻醉與圍術期醫學科主任董海龍說:“這是張昊鵬醫生偶然捕捉到的鏡頭,看似平常,確實感人。我們的戰友也是普通人,也有家人,家人更多的是牽掛!”

是的,在這些最美“逆行者”的身上,在面對疫情和死亡的情況下,他們不僅具有堅強勇敢、不畏艱難、甘於奉獻犧牲的一面,而且跟所有普通人一樣,也有著豐富的情感和柔軟似水的一面。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一張照片折射出出征軍人的風采。

1月24日晚23時58分,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乘坐的空軍伊爾—16飛機,安全抵達湖北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接著是趕赴住宿點,請領醫療物資,協調對接疫情……不覺間已進入大年初一。新的一天開始了,新的戰鬥打響了!

26日,醫療隊進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較多的武昌醫院,對病人展開了積極救治。截至1月30日,2名重症患者在前期治療基礎上,體溫恢復正常,達到臨床治癒標準出院。14名重症患者病情基本穩定,4名極危重患者情況也在好轉。

相信好消息會不斷傳來……

李倫,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金融作協副主席。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著有長篇小說《遠去的殺聲》《迷失之鳥》;在《中國作家》《崑崙》《中篇小說選刊》《解放軍文藝》《青年文學》《萌芽》《清明》《北方文學》《紅巖》《長江文藝》《西北軍事文學》《延河》等刊物發表大量中短篇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