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春分以后

真正的春天来了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尽管疫情还未结束

但藏在博物馆里的古人们

挡不住春的诱惑

纷纷出动了

...........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春祭

“二月二,龙抬头

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去送饭

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

五谷丰登太平秋。”

这首打油诗说的就是春祭大典

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

可以追溯到周朝

几千年过去,直到今天

春分祭祀仍然是很重要的活动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清院本十二月令之二月》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皇帝春祭年画


清代乐部编撰的《坛庙祭祀节次》

对春祭时间、地点、服装、流程

做了细致的规定

绝对是重大活动的教科书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马球、蹴鞠

马球是当然的贵族项目

现代人是玩不起了

而蹴鞠作为足球运动的起源

历史上就是春季运动会的标配项目

假如高俅还活着

估计可以当选“世界足球先生”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章怀太子墓出土《马球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宣宗行乐图》 故宫博物院藏


荡秋千

荡秋千这种活动

是古代女性最喜闻乐见的

在春天的庭院里荡秋千

大家是不是能想起

“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的诗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 《庭院里荡秋千的女子》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清代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故宫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五代 《荡秋千图》

放风筝

现代都市的公园里

到处是放风筝的人群

在古代,风筝可以晚上放

夜里的风筝

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

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给自己带来好运

当然,为了消除火灾隐患

大家还是不要效仿的好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王大观 《 旧京环顾图之残冬京华图》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齐白石 《山水春瑦纸鸢图》

斗鸡

斗鸡这种游戏

作为“败家子”的典型娱乐项目

在古代是很受热捧的

每年春分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在唐代斗鸡成风

连皇帝也参加斗鸡

远远不是“斗地主”能比的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五代 周文矩 《春院斗鸡图》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宋 李嵩 《明皇斗鸡图》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清代粉彩斗鸡纹盘

射柳

射柳是一个高难度游戏

作为射箭技巧的竞技比赛

据明朝人的记载

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

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

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

以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这个活动显然是专业人士的春运会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清 《道光绮春园射柳图卷》

踏青游春

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春回大地,生机勃勃

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隋代 展子虔 《游春图》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除了展子虔的《游春图》,再有人所皆知的就是辽博所藏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了。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唐代《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 ,绢本设色。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因金章宗完颜璟判断失误而题为宋徽宗摹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元 《春山图》卷(局部),商琦绘,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踏青人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明代 戴进 《春游晚归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明 《春山游骑图》轴,周臣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人、河、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春花烂漫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藏在博物馆里的春

▲清代 费丹旭《春梦喜雪图》纵129cm,横31cm 无锡博物院藏

春天来了

藏在博物馆里的“ta"

正等着你一起

踏青寻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