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目之所及全是你

民谣是什么?


汉语解释就是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古代的《诗经》也许是最早的民谣合集了。


民谣一直比较小众,基本上与摇滚的受众人数差不多。与摇滚的标签叛逆、愤怒、反抗不同,民谣被贴上了小资、文青,矫情的标签。有人说喜欢民谣的都是孤独症患者,抽着烟,在清吧昏暗的的灯光下,静静地坐着;或者是loser,在歌声中逃避着社会现实,麻醉着自己。再或者是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故作风花雪月。


虽然我五音不全,但我喜欢听民谣,一如我喜欢听粤语老歌一样,听的也许是一种心情,再或者是民谣声中一把破旧木吉他的嘶嘶声,会令人勾起一种淡淡的忧伤。虽然我也很想去学弹吉他,终究还是没有这种天赋,还是讲下民谣的前生今世吧。


民谣,在现代,最早的是以校园民谣的形式发源于70年代的台湾,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90年代初传入大陆后,逐渐形成了一种音乐风潮,被对音乐有执着有追求的校园歌手所吟唱,流行于各大高校,并成功商业化风靡整个社会。民谣就这样着记录一个时代,一代莘莘学子的梦想与追求,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怀念。


最早的是高晓松的《同桌的你》,唱响了一代人的回忆,接着是老狼的《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道出了兄弟情深。在后来就是许巍到朴树,然后就这样一路不愠不火到21世纪的第十个年头。

自从有选秀节目翻唱了《南山南》之后,一直很小众的民谣开始走上前台,逐步被年代一代所接受。随着网易云音乐等一些音乐厂牌提供创作者支持计划之后,民谣歌手逐渐走上舞台,特别是赵雷的《成都》火了之后,把一批民谣歌手集中的二线城市都带成了网红。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资讯的传播更加方便,网易云音乐 引入网络评论后,歌者与听者可以互动,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热评瞬时候可以引起共鸣,从有故事到没酒,再到没故事都不敢听了民谣。


这是一首有故事的歌,这是我大学一个哥们的故事。记得当年朴树最红的一首歌是《白桦林》,这首那些花儿是写于毕业季,当年是刚好高考完,是这首歌整整陪着他走完了那最难熬的两个月,高考成绩不理想,每天就单曲循环,一遍遍的地去回忆,直到泪流满面,这是他的故事。一个关于高考关于青春的故事,也许这就是民谣给人的力量。



文青是民谣的另一个标签,也许这首《九月》更适合诗歌爱好者,这是海子的一首诗,诗歌本来就是可以吟唱的,周云蓬用低沉的声音唱得悠扬婉转,唱出了海子的孤独。也许周云蓬是懂海子的,所以他唱了出来。


现在的民谣也许是唱出了生活的苦闷,也许更多是关于爱情故事,青春最邪恶的地方就是一生只能年轻一样,而最无奈的就是在年轻的时候,遇见不能给到幸福的你。这首贰佰的《玫瑰》也许是唱出了这种无奈。


在陌生的的城市,有着爱过的故事,也有你奋斗的背影,听一首悲伤的歌,抽一支烟,目之所及,全是你的影子,但依然要选择坚强地活下去,请不要悲伤。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年轻时候谁不曾有梦,当所有的一切归于平淡,希望你不忘初心。这也是我大学到现在一直很喜欢的一首歌,送给一直在奋斗的你

民谣,目之所及全是你


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别人的歌,也许是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