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的苏轼,想学只活33岁的范滂,母亲:那我就做范滂之母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少时不喜学习的苏洵,却生了一个从小就好学的儿子苏轼。

苏轼出生在眉州眉山。他母亲程氏出身于眉山巨富之家,因父常在外游学,苏轼及其弟苏辙小时都是程氏亲自教读。苏轼从小就熱读经史,心怀壮志。他在十岁时,见母亲看东汉的《范滂传》后,慨然叹息,就问:“我若做像范滂一样的人,母亲会同意吗?”

苏轼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范滂是短命之人,只活了三十三岁;且因他被陷“钩党”之罪,被下诏缉捕,为不连累他人主动投案,自愿赴死。古代的读书人讲究“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普通百姓也讲究“趋吉避凶”。像范滂这种“明知必死,也自愿去送死”的人,在某些世人眼里自是傻子一个,应不是聪明人所为。

10岁的苏轼,想学只活33岁的范滂,母亲:那我就做范滂之母

对苏轼的提问,没想到程氏却这样回答:“你能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对范滂的英勇就义,范滂的母亲是赞许的。当范滂和母亲诀别时,他母亲并没有劝他逃跑避难,而是对他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也无遗憾了!有了好名声,又想求长寿,这怎么能两全呢?”

原来范滂是东汉“八顾”之一,也是“江夏八俊”之一。他母亲所提的李膺与杜密,还有王畅,都是当时的名人,备受知识分子崇拜。太学生们更是视他们为正义和知识的化身,曾专门为他们编了顺口溜:“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范滂能与他们齐名,说明范滂也是当时天下知识分子的楷模。

10岁的苏轼,想学只活33岁的范滂,母亲:那我就做范滂之母

其实范滂也是当时做官的楷模。他从小就有高洁的情操,因孝顺、正直被提拔。他做官清廉,公正不阿,有”澄清天下之志“。有一次朝廷派他到发生饥荒,盗贼纷起的冀州地区巡查,刚到冀州境内,当地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一听说他来了,竟吓得都自动辞官离去。

从苏轼母子的一问一答中,可知苏轼从小的志向,就是以范滂为榜样。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范滂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比如后来做官的功轼,也像极范滂,始终谨守本心,从不曲意逢迎。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对新法采取的态度是,公开拒绝执行,或“因法以便民”,即只推行新法于民有利的部分;而当变法派失势,他又反对保守派的尽废新法,主张参用所长,以致被新旧两党夹击,数次被贬,甚至被捕入狱。

苏轼和范滂都是智者,难道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明哲保身吗?

10岁的苏轼,想学只活33岁的范滂,母亲:那我就做范滂之母

范滂在自愿赴死前,跟母亲诀别后,曾对儿子说了这样一番话:“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他没有教儿子应该怎么做,只是告诉儿子,“恶不可为”,而为善,有时结果难免会像他一样。然后让他自己选择。

苏轼和范滂都明知自己所为的结果,仍义无反顾,因这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一个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关键在于选择。而选择的标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成就。苏轼从小就选择以范滂为做人标准,因而他后来也成了天下知识分子的楷模。

人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选择固然重要,但父母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视。如果苏轼的母亲,怕儿子学范滂的一根筋将来会短命,而反对他所选择的做人标准,甚至干脆帮他选择那些懂明哲保身的人作标准的话,很难想象,倘若苏轼因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也被灌输满脑子“好死不如赖活”之类的明哲保身思想,那他还有可能取得那些震古烁今的文学成就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