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磷酸钾和磷酸二氢钾有什么区别?能混用吗?

用户5519506792656


亚磷酸钾和磷酸二氢钾虽然名字差不多,在使用方法和作用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至于混合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两种肥料都有什么区别?


我们来先来说说最普通的磷酸二氢钾吧。磷酸二氢钾主要补充磷钾肥,含有52%的磷肥,含有34%的钾肥。磷酸二氢钾易溶于水,既可以冲施也可以叶面喷雾,效果都很不错。磷酸二氢钾既可以补充磷钾肥,还可以控制植株的旺长。

亚磷酸钾是这几年新兴的肥料,具有药肥同效的作用,既可以补充磷钾肥还可以杀菌。亚磷酸钾的杀菌原理比较特殊,亚磷酸钾属于氧化剂,在3价磷向5价磷转化的过程中,会有杀菌的作用,对于果树都有很好的效果。亚磷酸钾也是全水溶性的肥料,也可以冲施和页面喷雾。一般冲施一亩地4-5斤可以,叶面可以800~1000倍喷雾!

亚磷酸钾这么好,也无法代替磷酸二氢钾的作用。这两种肥料虽然都含有磷钾肥,但是亚磷酸钾中的磷肥是不可以直接吸收的,需要转化为5价磷才会直接被吸收。因为亚磷酸钾的磷肥转化率较低,转化缓慢,时间较长,所以在补充磷肥时还是需要用磷酸二氢钾。其实亚磷酸钾最大的作用还是杀菌和补充钾肥。



不管是磷酸二氢钾还是亚磷酸钾,对于植物的控旺都有很好的效果。磷酸二氢钾可以一桶水40斤对100克控制植株旺长。从控旺的角度讲,亚磷酸钾的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一桶水兑25~30毫升控旺效果很好。

在植物种植过程中,其实是不建议这两种肥料混合使用的。这样使用肥料会造成钾肥和磷肥含量重叠,会限制氮肥的吸收和夺取钙肥的营养通道。这样施肥会引起氮肥和钙肥吸收减少,引起各种问题。两种肥料最好交替使用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土壤大管家


要了解亚磷酸钾和磷酸二氢钾二者的区别,只有了解二者的作用和功效,也只才能确定二者是否可以混用。


一、亚磷酸钾的作用和功效


亚磷酸钾与其它肥料不同,它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没有抗药性,很环保。


1.亚磷酸钾有哪些用途


【1】抑制病菌:亚磷酸含有生物刺激素,能刺激农作物产生活性氧分子,产生多酚类物质,激发防御酶系统的活性,经常使用,对常见的菌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2】疏松土壤:改善根部土壤环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3】壮根繁花:促进植植健壮,掌控植株营养过剩,花繁果多。



2.亚磷酸钾是怎么起作用的


【1】施用了亚磷酸钾后,通过作物的叶片和根系吸收后,输送到作物的体内,首先发挥杀菌作用,并启动抗病功能,一旦病原菌入侵植株,就可刺激植株产生抗病御菌能力。


【2】亚磷酸钾可侵袭侵入的病原菌,并激活作物植保素参与植株的防御反应。


【3】诱导作物向暂未受入侵攻击的细胞发出抗病信号,使细胞产生木质素,使细胞壁的厚度得到增加。


3.亚磷酸钾的特点


【1】作物吸收快:亚磷酸钾在作物上能通过根系、叶片、韧皮和木质等多向输送,吸收速度快。


【2】能抗病病:亚磷酸甲能触发、激活作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自身的防御机制来发挥抗菌作用。


【3】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具有内吸上下传导作用的亚磷酸钾,能激发作物产生防除病菌的多酚类物质和防御酶活性,提高作物的抗递和抗病能力。


【4】改良土壤:在作物根部使用亚磷酸钾后,土壤中被固定的微量元素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改善根部环境,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二、磷酸二氢钾的作用和特点



【1】作用


1.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作物吸收氧分。


2.促进光合作用,加快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化。


3.促进作物快速生长、花芽分化加快。


4.可以膨大作物果实,加快成熟。


5.增强作物抗倒伏、抗病虫、防早衰的作用。


【2】特点


1.磷酸二氢钾可与酸性和中性农药肥料混合使用,但不能与碱性农药肥料混用。


2.只能作追肥,不能作底肥


3.温度高叶施用效果好。


三、亚磷酸钾和磷酸二氢钾的相同和不同


1.化学式


亚磷酸钾:K2Hpo3

磷酸二氢钾:kH2po4


2.二者都是高磷高钾肥料,而且都以叶面喷施为主。


总结:因为亚磷酸钾磷酸二氢钾,都是高磷高钾肥料,二者最好不与混合施用,否则同一种元素偏多,既浪费又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一生好人大司马


亚磷酸是二元酸,只有正盐和酸式盐,正盐为亚磷酸钾是K2HPO3 ,酸式盐亚磷酸氢钾是KH2PO3。

亚磷酸钾与磷酸二氢钾的作用有所不同。前者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防病、抗病和提升作物免疫力等;

后者主要作用是,在果实膨大期喷施可起到保果壮果,促进果实膨大,可提高果实的品质,增加着色,改善口味等。

在农业方面使用不建议混合使用。


初学者140964430


前者K3PO3,后者KH2PO4,因磷的化合价不同,氧化还原性质就有很大差别,同时前者溶于水显弱碱性,后者溶于水显弱酸性,混合溶于水可以反应生成亚磷酸氢钾、磷酸氢钾及亚磷酸,随两者的比例不同,最终生成物含量也不同,但混合后酸碱性将介于亚磷酸钾和磷酸二氢钾单独存在时的酸碱性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