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黑斑病为什么每月都有?

用户2954247429367


柑橘黑斑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性病害,对果实、叶子、枝梢都会造成危害,果子即将成熟的时候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在5年以上的果树。发病轻者影响果子卖相,降低商品价值;严重时造成果子早落、腐烂,在柑橘储备时会持续扩散。黑斑病随着柑橘树龄的增长发病率也会逐年增大。


“水果好吃树难栽”,种过柑橘类水果的朋友最能体会,除了日常的田间管理以外,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关键。特别像黑斑病发病率高、潜伏期长,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发病,真的是防不胜防。今天醉美雪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柑橘种植过程中频发的黑斑病相关知识。



1、黑斑病有什么症状?

这种病害其实有两种表现状态:一种我们叫黑星病,病害初期一般为3MM左右红褐色后期可能变成黑色,边缘凸起,中间变灰,上面再生长出小黑点。发病严重时会引起果实早落;另外一种就是黑斑病,它的斑点一般在1~3CM左右,初期呈淡黄色或者橙色,后期会扩大变深褐色或者黑色。发病后的果子不耐储藏,易腐烂,储藏中也会逐渐扩散。



2、黑斑病有什么发病特点?

黑斑病在高温高湿、树势衰弱、树枝过密、常有积水、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发病重,5年以上果树发病重,随着树龄增长发病会越重。在春季梅雨季节发病严重,3~4月就会侵入幼果,直到7~8月果实即将成熟时才表现出来,9~10月进入发病高峰期。黑斑病在15℃~38℃活动自如,25℃时最活跃,所以春暖花开、秋高气爽大家要格外小心。



3、黑斑病如何进行传播?

黑斑病潜伏期特别长,一般在病叶、病果上越冬,在环境适宜时开始分散孢子,借助风、雨、昆虫进行传播。



4、黑斑病如何进行防治?

  • 清理果园:黑斑病主要是通过风、雨、昆虫进行传播,所以清理病源非常关键。秋冬季节我们应该配合修剪进行清理果园,将病枝、病叶、病果以及杂草进行集中清理烧毁或者深埋。另外对过密的果树加以修整,保证果园的通风透光性。
  • 科学用肥:果树种植除了选择适宜的土质,科学才能起到壮棵的目的,提高果树的抗病、防病的能力。果树秋季要施足基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质高的有机肥最佳,不仅能够为果树提供均衡的养分,也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加强土壤的通透性。同时应该在不同的生长期搭配适量的氮、磷、钾均衡追施,花前期补充微肥。
  • 合理灌排:柑橘种植少不了合理灌排,在保证植株生长的水分外,要保持水涝的形成,减少病菌滋生。在柑橘园要做好灌排系统,对土块不平整的要进行整理,减少田间积水形成。病菌滋生的环境不适宜,也就降低了发病率。
  • 安全施药:所有病虫害都应该是预防为主,治疗为否。在种植过程中少不了用药,科学安全的用药才能让最终果实更健康美味。好一般清园后采用季节可以采用600~800倍液的8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低毒)进行全园喷施,达到提前杀菌灭菌的作用;或春季萌发新叶时采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低毒)按照90~110克/每亩进行喷施,具有预防保护、内吸预防作用。通透柑橘叶梢或根系吸收。初花前期应该再进行用药进行预防,最好是用药2~3次,可以采用不同药剂交替使用,每次用药最好间隔15天左右。

总之,我个人认为黑斑病应该以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为了果实的安全性和高品质,挂果期以后我不建议再用药。这都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看法可以一起探讨!喜欢我的分享记得关注我哦!


醉美雪岩


种植柑橘的朋友都知道,柑橘是我们常见果树里病虫害最多的种类之一,防好病虫为害成为了柑橘管理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

柑橘黑斑病也是柑橘类重要的病害之一,但它并不像柑橘黄龙病那样无药可治及难以防控。它可防可治,而且相对简单容易。如果您的柑橘园每月都有黑斑病发生,则可能是在病虫害防治上还存在误区。现根据柑橘黑斑病的发病原理和发生发展规律,作一个分析,供参考。

误区一:冬季清园不彻底

我们知道,柑橘生产上的许多病害,其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等在病果、病叶和病枝上过冬的,柑橘黑斑病也是如此。因此,冬季清园是防治好柑橘黑斑病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作,而我们许多果农朋友不重视清园工作,或者清园不彻底,一方面是采果后不及时捡拾病果,果园满地散落病果;再一个方面就是不注意及时剪除发病的枝叶。

应对措施:高度重视冬季清园工作,及时清理病果,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集中销毁。用生石灰或波尔多液等进行全园消毒,清除病灶。

误区二:果园阴蔽不透光

阴蔽潮湿的环境最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传播为害。我们的许多柑橘果园病害严重,与不注意果园的通风透光有很大的关系。

应对措施:加强修剪,确保整个果园通风良好。对单个树体,我们这边经常使用“开天窗”的方式修剪,剪除中间的大枝,一方面是由于当前人工成本高,精细修剪费用高;另一方面,“开天窗”式修剪,操作容易,聘请的工人容易掌握,效率快。通过修剪,让整个树体的采光均匀,可以有效减轻柑橘黑斑病等病害发生。

误区三:重治病轻预防

许多果农朋友对柑橘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不太清楚,侧重有病才喷药防治,而平时未能做到预防在前,未雨绸缪,等到病害发生为害了才防治,损失已经形成了。

应对措施: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在柑橘日常管理中要加强树体营养,培养健壮的枝条,增加树势和树体抗病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柑橘黑斑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结合防虫和叶面追肥,混合防治黑斑病的菌药进行预防。平时预防的药物可以选择代森锰锌等经济实惠的药剂。

结语:防治柑橘黑斑病,冬季清园是基础,增强树势是关键,平时预防是重点,只要按照这三个技术要点进行防控,每月都发生黑斑病的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安州三农人


柑橘黑斑病,又叫黑星病,是一种针对柑橘发作的真菌型病害,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分为黑斑型和黑星型两种。主要发生在谢花期或落花后的一个半月之内,容易导致果实腐烂。

有黑斑型和黑星型2种。

1.黑斑型果面上初生淡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后扩大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大病斑,直径1~3厘米。中部稍凹陷,擞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很多病斑相互联合,甚至扩大到整个果面。贮藏期的病果腐烂后瓤瓣僵化,呈黑色。

2.黑星型在将近成熟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的红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多为2~3毫米。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灰褐色,略凹陷,其上生有少量黑色小粒点状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不深入果内,病斑多时可引起落果,贮运期间可继续发展,湿度大时可引起腐烂。叶片上的病斑与果实上的相似。

柑橘落花后,可以喷洒这些药剂进行防治:多菌灵、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氧氯化铜、苯菌灵、多菌灵·硫磺悬浮剂、多菌灵·乙霉威可湿性粉剂等。






网红主播PK精彩


黑斑病又名黑星病,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严重受害时引起落果,未落的果实品质降低,不耐贮藏。也可为害叶片及枝梢。我国各柑橘产区有分布。

【症状】

黑斑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病状,即黑星型和黑斑型。

黑星型: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呈现红褐色小点,后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斑点,直径一般2~3毫米,四周稍隆起,有明显的界限,中央凹陷,有许多黑色小粒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散生,只为害果皮,不侵入果肉,但贮运期间湿度大,病部继续发展,会引起烂果。叶片的病斑与果面上的相似。

黑斑型: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淡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后逐渐扩大,颜色渐变为暗褐色,稍凹陷,变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大病斑,直径可达1~3厘米,中部稍凹陷,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互相连接成大黑斑。或致表皮破裂或渗出赤褐色脂胶(柚类),几乎扩大至整个果面。贮运期间,病果腐烂,瓤瓣变黑色,僵缩如炭状。叶片受害症状同果实上相似,受害严重时容易落叶。

【病原】

病原为Guignardia citricarpa属真菌。已发现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但常见的为无性阶段。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器近球形,黑色病菌发育适温为15~38℃,最适温为25℃。

【发病规律】

病菌在幼果嫩叶时开始侵染,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潜育期长,在高温多雨的7月中旬开始,可见果皮油胞出现病变,8月上旬病斑明显,8月下旬至10月症状严重。高温高湿有利本病的发生,在郁蔽闷热天气更容易发生。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严重。南丰蜜橘、早橘、本地早、年橘、茶枝柑、椪柑、蕉柑、一些柚类的品种如琯溪蜜柚、沙田柚等及砧木品种红檬发病较重。甜橙一般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和清除落叶落果烧毁,并喷0.8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③防治指标。有发生黑斑病历史的果园,在谢落花后开始喷药,隔15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④可选用如下药剂: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0.5:0.8:100的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在谢花后、幼果期及7月、8月喷布,共4次。


新鲜水果最好吃


柑橘黑斑病

有性阶段为柑橘球座菌,无性阶段为柑橘茎点霉

病原拉丁学名: 无性阶段为柑橘茎点霉Phoma citricarpa(McAlpine)

病原分类地位: 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柑橘

主要为害部位: 主要为害果实 [1][2]

有黑斑型和黑星型2种。

1.黑斑型果面上初生淡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后扩大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大病斑,直径1~3厘米。中部稍凹陷,擞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很多病斑相互联合,甚至扩大到整个果面。贮藏期的病果腐烂后瓤瓣僵化,呈黑色。

2.黑星型在将近成熟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的红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多为2~3毫米。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灰褐色,略凹陷,其上生有少量黑色小粒点状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不深入果内,病斑多时可引起落果,贮运期间可继续发展,湿度大时可引起腐烂。叶片上的病斑与果实上的相似。[1]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子囊果和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果上越冬。次年温、湿度等条件适宜时,从子囊果和分生孢子器内分别散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落在柑橘的幼果和嫩叶上后,萌发产生芽管进行侵染,并发展为菌丝体。对果实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谢花期至落花后一个半月内。前期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受到抑制,但到果实和叶片将近成熟时,菌丝体迅速生长扩展,受害部位出现病斑。病斑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不同的柑橘品种中,以南丰蜜橘、早橘、本地早、乳橘、年橘、茶枝柑、椪柑、蕉柑、柠檬、沙田柚、新会橙和暗柳橙等发病较重,大多数橙类、温州蜜柑、雪柑和红柑等较为抗病。一般幼年树很少发病,7年生以上的大树,特别是老树发病较重。此病在高温多湿,晴雨相间的条件下发病严重。栽培管理不善、遭受冻害、果实采收过迟等造成树势衰弱以及机械损伤等均有利于发病。[1]

4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做好肥水管理和害虫防治工作,保持强健树势。

(2)冬季清园。结合修剪,剪除发病枝叶,及时收拾落叶、落果,予以烧毁。再结合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喷洒1次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3)喷药保果。在花落后的1个半月内进行,每隔半个月左右喷1次,连续2~3次。药剂可用0.5~0.8:1:100的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77%可杀得2000型8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一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变味凉茶


黑斑病又名黑星病,属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严重受害时引起落果,未落的果实品质降低,不耐贮藏。也可为害叶片及枝梢。我国各柑橘产区有分布。

【症状】

黑斑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病状,即黑星型和黑斑型。

黑星型:接近成熟的果实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呈现红褐色小点,后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斑点,直径一般2~3毫米,四周稍隆起,有明显的界限,中央凹陷,有许多黑色小粒点,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散生,只为害果皮,不侵入果肉,但贮运期间湿度大,病部继续发展,会引起烂果。叶片的病斑与果面上的相似。

黑斑型: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淡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后逐渐扩大,颜色渐变为暗褐色,稍凹陷,变为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色大病斑,直径可达1~3厘米,中部稍凹陷,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互相连接成大黑斑。或致表皮破裂或渗出赤褐色脂胶(柚类),几乎扩大至整个果面。贮运期间,病果腐烂,瓤瓣变黑色,僵缩如炭状。叶片受害症状同果实上相似,受害严重时容易落叶。

【病原】

病原为Guignardia citricarpa属真菌。已发现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但常见的为无性阶段。无性阶段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器近球形,黑色病菌发育适温为15~38℃,最适温为25℃。

【发病规律】

病菌在幼果嫩叶时开始侵染,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潜育期长,在高温多雨的7月中旬开始,可见果皮油胞出现病变,8月上旬病斑明显,8月下旬至10月症状严重。高温高湿有利本病的发生,在郁蔽闷热天气更容易发生。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严重。南丰蜜橘、早橘、本地早、年橘、茶枝柑、椪柑、蕉柑、一些柚类的品种如琯溪蜜柚、沙田柚等及砧木品种红檬发病较重。甜橙一般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园时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和清除落叶落果烧毁,并喷0.8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病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③防治指标。有发生黑斑病历史的果园,在谢落花后开始喷药,隔15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④可选用如下药剂: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0.5:0.8:100的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80%必备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80%山德生(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在谢花后、幼果期及7月、8月喷布,共4次


柑橘小管家


柑橘黑斑病主要为害果实,引起大小不等的病斑,导致落果和带菌果实贮藏期的进一步腐烂。

防治措施:①剪除枯枝,清扫落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枝叶,清除地面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喷0.8~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减少病菌的侵染来源。②喷药保果。因为果实感染主要发生在幼果期,故当见到果面和叶面出现病斑再来喷药防治则为时已晚。必须在落花后15天内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20天再喷1次,连喷2~3次。有效药剂有: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柑橘黑斑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