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白眼狼!越军曾到云南求救,1700吨大米助力打赢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位于越南西北部与中国和老挝交界地区的莱州省,是奠边县县城所在地,为一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盆地。奠边府距省会莱州约100公里,距首都河内约380公里,距离中国云南省金平县约190公里。

真是白眼狼!越军曾到云南求救,1700吨大米助力打赢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是一个人口稀少、远离内地的边疆地区,世居人口主要是泰族。由于该地区与老挝上寮地区接近,又曾是越南人民军控制的薄弱地区,法国军事家认为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控制了奠边府,法军便可以既兼顾越南,又兼顾老挝上寮地区,从而掌握整个印度支那战局的主动权。至1954年初,法军己在不足40平方公里的奠边府地区集聚了约1. 6万人的部队,拥有105毫米榴弹炮24门、122毫米迫击炮4门、155毫米榴弹炮4门,另外还有一些轻型迫击炮。

真是白眼狼!越军曾到云南求救,1700吨大米助力打赢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战役对越南军队来说是一场战略决战,将对越战局势带来巨大的影响,明显改变战场上双方力量的对比。为了取得胜利,越军调动了4个步兵师参战,总共4. 9万人。战役后勤保障的任务亦显得十分重要,尽管越军己动员26万多民工以运输武器装备和粮食,但由于奠边府地处越南西北边境,人口稀少,产粮不多,这就大大增加了后勤补给的难度,前线越军的粮食供给曾一度告急。奠边府距离中国云南省较近,根据越南人民军总部的请求及中国军事顾问团的报告,中国政府决定由云南省负责对奠边府前线粮食的应急供应。

真是白眼狼!越军曾到云南求救,1700吨大米助力打赢奠边府战役

处于中越边境、离奠边府最近的金平县直接承担了筹集和运送粮食的任务。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502公里。由金水河口岸至越南封土县城、清河县城均仅50余公里,至莱州省省会莱州市仅90余公里,经莱州至奠边府约190公里,经莱州、奠边府至老挝丰沙里省孟买县城约260公里。地理上的接近,使金平县成为云南省援越抗法的最前线。

事实上,从1953年8月起,金平县就奉命开始集中粮食,囤积于国境线上,为支援越南人民军解放莱州、奠边府等西北重镇做准备。1953年9月,金平县加工、调运10万公斤援越粮食。10月底法军空降奠边府后,准备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11月4日,根据中央的指示,云南省粮食厅以省财经委员会的名义命令该地区迅速调集500吨大米,于12月25日前集中到金平县边境上的猛拉镇。在当地政委的组织下,全县动员人力、畜力,至12月28日把500吨大米集中到了猛拉。

真是白眼狼!越军曾到云南求救,1700吨大米助力打赢奠边府战役

此后,按照上级的通知,云南省粮食厅又向金平增调大米1200吨。“蒙自专财委接电后,即向金平县财委作了布置,粮食仍在猛拉集中,争取1954年元月20日完成。该县接到240万斤的任务后,经县财委研究,决定以该县全部力量,坚决完成这一任务,并计划由一区发动牲口1500匹,调出大米70万斤;二区牲口700匹,调出大米30万斤;三区牲口700匹,调出大米30万斤;四区牲口500匹,调出大米30万斤;五区牲口1500匹,调出大米80万斤。自1月1日起开始向猛拉集中”。另外,蒙自专署还动员了蒙自、开远、建水、右屏、屏边、龙武、曲溪等7个县的牲口1000匹,驮马料30万斤,前往金平县协助运粮。所需民工、牲畜的开支统由云南省政府财政支付。因大部分粮食己用于援越抗法,导致金平县的粮食库存只剩下了400吨。

真是白眼狼!越军曾到云南求救,1700吨大米助力打赢奠边府战役

奠边府战役中,越军的粮食供应基本上是充足的,而置身重围的法军,却从来没有摆脱过食品短缺的阴影。据越南人民军后勤总局的统计,在奠边府战役,中国援助越南1700吨大米, 24门炮。可以说没有中国解放军的支援,越南这一战不可能打赢。

【1】钱江:《秘密征战: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