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滅遼,脣亡齒寒,加速了北宋滅亡

中國400多名皇帝中有三分之一死於非命,年齡以30多歲居多(最小的來自東漢,死時只有2個月大)。

像宋欽宗(趙桓)那樣被囚於異鄉30年之久,飽受屈辱,最後死於非命的,極為罕見,堪稱最苦命的亡國之君。

他同時被認為是歷史上最軟弱的君王之一,在蠻族入侵的時刻,由於他的指揮和判斷存在嚴重失誤,直接導致“靖康之難”那樣的奇恥大辱。

宋金滅遼,唇亡齒寒,加速了北宋滅亡

其實,他雖然倒黴,但也不是沒有努力過,但彼時種種偶然與必然共振,他別無選擇地成為大宋的罪人。

徽宗曾與金國的完顏阿骨打合作,滅掉另一個政權遼。

那次戰爭,也是大宋滅亡命運的開始。

在那次戰爭中,宋與金分工協作,金攻遼中京(今內蒙寧城),而宋攻遼燕京(今北京)。

兵強馬壯、酷愛戰鬥的金人勢如破竹,戰無不勝。可是很奇怪,遼軍打不過金軍,跟老對手宋軍幹仗的時候卻特別來勁,宋軍只能原地踏步。

結論很明顯:宋軍虛弱,逢仗必輸(有點象中國男足打韓國男足)。

這一切,金國的將士們都看在眼裡,一些有遠見的謀士內心竊喜。

遼蕭家族氣數已盡,又被兩軍夾擊,不久宣告滅亡。

三足鼎立的形勢被打破,力量失去制衡。

宋金滅遼,唇亡齒寒,加速了北宋滅亡

這時候,不要臉、不文明的金國開始耍賴(耍賴也需要實力)。

協議裡本來約好了,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宋將本來獻給遼的歲幣轉獻金,遼的其餘國土也歸金。

但金國反悔說,宋在滅遼的戰爭中表現實在弱爆了,貢獻和作用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燕雲十六州就不還了。

宋提出抗議,一番遊說哀求之後,金勉強答應歸還十六州中的六個,而且還是一些空城(財富和美女被盡數洗劫)。

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人逼迫徽、欽二帝脫去龍袍,並貶他們為庶人(普通群眾)。當時,隨行的李若水抱著宋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還罵不絕口地斥責金人為狗輩。

看慣了軟骨頭,忽然看到宋朝有這樣的臣子,宗望不由得眼前一亮,他想招安李若水。但李顯然沒打算投降,還是一個勁地罵金人的祖宗八代,金兵實在受不了了,最終割裂了他的咽喉。

當汴梁皇城大門緩緩打開的瞬間,金兵全都愣住了,人間居然有這樣美麗的所在!他們開始了大規模的劫掠,宋歷經160年的府庫積累,為之一空。

宋金滅遼,唇亡齒寒,加速了北宋滅亡

無數藝術珍品被他們潦草地拴在牛車上,其中一幅就是張擇端的心血之作《清明上河圖》,金兵們屠戮深宮後,上面已沾滿血跡和灰塵。

宋徽宗不僅曾是一個皇帝,還是一個強烈的戀物癖,他的宮苑收藏有上萬件商周秦漢時代的鐘鼎神器,還有數千工匠精心製作的象牙、犀角、金銀、玉器、藤竹、織繡珍品。

但這座天堂即將變作廢墟,驕傲從那一刻起蕩然無存。

為了儘量減少宋的人口,金人到處砍殺,史書記載“殺人如刈麻,臭聞數百里”。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勝利,帶著大量的財富,以及10萬多名囚徒,金人踏上了歸鄉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