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排球顶尖选手所在国家疫情沦陷。为保持状态会否纷纷来华打造中国排球小奥运?

hanchengli


目前,新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体育赛事接连推迟或者取消,东京奥运会也没能幸免,国际奥委会宣布推迟一年。为了在奥运会上有一个好的状态,女排顶尖好手势必要在奥运会之前找地方打球。

现在,新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国内的控制相当有效,环境逐渐变好。那么,下半年的排超新赛季会不会吸引各路好手纷纷来华呢?这个其实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只可能会有部分顶尖选手来参赛。



第一,中国排超联赛能否重启值得关注。

新冠状病毒疫情来得迅猛,各国都在全力应对此事,基本无暇顾及其它。中国以全国之力,虽然初步控制住疫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效果如何还得花时间去观察。对于人群非常集中的体育比赛,会不会因为聚集而导致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爆发,排协肯定需要通过各种评估来确定是否重启比赛。如果条件许可,而且十分安全,才会重启联赛。

对于国外的顶尖选手,她们不可能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展开联赛,无法提前做好加盟准备。临时加盟的话,没有时间融入队伍,对她们来说还是个麻烦,水土不服的话会适得其反,当年的塞尔维亚国手米哈伊洛维奇提前来到天津,都没能打出应有水平,而且,路途遥远,路上的影响因素太多,或许会阻止她们的加盟。



第二,排超联赛赛程也是她们要考虑的因素。

新赛季,考虑到明年奥运会问题,中国排协大概率会参照今年的做法,将赛程缩短,以利于国家队的集训安排,最大限度为国家队服务。

中国女排需要时间集训来保持和提高水平,欧美球队则需要比赛来保持和提高水平。排超联赛时间短,外援还得再寻找其它联赛的工作机会来继续保持状态,这种二次转会的机会不是那么容易找到,而且,在全世界到处转,对自身的安全也没好处。国际明星们肯定要统筹规划,有些人可能就不会首选中国排超联赛。



第三,各队是否愿意引入外援,是否有条件引入外援,尤其是高水平外援。

明年是全运年,各队还需要考虑从全运会的需求出发,需要培养自己的全运阵容,对引入外援的意愿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烈,或者说不会引入很多。

新冠肺炎疫情对各条战线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产业资本的投入会考虑更需要的地方,对于各排超俱乐部来说,资金后盾可能会有问题,不一定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转会市场,就算想引入也无能为力,尤其是高水平外援需要的资金更多,俱乐部不见得承受得了,所以很难大量引入高水平外援。有可能就退而求其次,选择二线球员。




第四,高水平外援愿不愿意来华。

外援都是有一定身价的,高水平外援的转会费更是不菲,如果排超俱乐部付不起,这些外援是不会来的,自降身价她们绝对不愿意。一边出不起,一边不让价,自然无法达成协议。

排超联赛整体水平较低,除了几家豪门,其余球队的水平无法保证外援的技术水平和竞技状态不下降,这样的话,高水平外援还是要评估这个问题的,不会盲目来到排超联赛。有的人来过了,就不愿意再来了。



第五,外籍人士暂时不让入境。

疫情之下,各国都开始封闭边境,以免输入型新冠肺炎病例发生。中国也宣布了,从2020年3月28日0时起,中国将暂时停止外国人持目前有效来华签证和居留许可入境,暂停外国人持APEC商务旅行卡入境。

这个政策不知道要执行到什么时候,如果不能早点停止,外国运动员不可能来华。如果不能尽早和队伍一起训练,对于团体协作的比赛来说是很麻烦的,匆匆忙忙来,搞不好又掉到坑里去了。面对这样的状况,高水平外援也会有更多的考虑,或许就不选择来华了。



第六,各国联赛都已经重启,外援的选择面较多。

到了下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告一段落,环境重回平静。中国可以重启联赛,国外是否也可以,毕竟过了一个夏季后,新冠状病毒怕热,应该会消灭得差不多了。

如果各个联赛都重启,排球选手可选择的地方就多了,欧洲顶级联赛还会是她们的首选,排超联赛的水平较低,大多数高水平外援还是不愿意来排超联赛打拼的。



综上所述,排超联赛水平不高,对于高水平外援来说不是首选。现在各国是疫情沦陷,但到了下半年,情况或许好转,各联赛都会重新开启,高水平球员可选面广,不会有很多高水平外援来华参赛。另外,即使有很多高水平选手想来排超联赛,排超各俱乐部是否愿意引进,是否有条件引进也是个问题。


水文2018


这个可能性不大!



如今疫情全球爆发,除了我国已经成功控制,其余国家正是爆发的高峰期,特别是欧美国家,如今美国确诊人数已经高达16万,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已经超过10万人数。由于疫情造成影响重大,所有的赛事项目全部停止,就连东京奥运会也不得不推迟到2021年进行!那么如今身处在意大利的世界顶尖选手会不会来中国打造排球小奥运呢?



刚说了可能性不大,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排球联赛推广市场并不大,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不能像中超的队伍一样赞助商多,投资多自然会有金钱签约球星前来俱乐部参赛,但是中国女排联赛的队伍赞助商少,没有赞助商自然就没有钱,没钱也就请不起那些外援,要知道像艾格鲁,博斯科维奇,希尔,娜塔利亚这些球员的身价可不低,博斯科维奇效力于伊萨奇巴希每年是100万欧元,娜塔利亚之前被曝出加盟俄超70万美金。目前国内的联赛俱乐部没有这么雄厚的资金来签约这些球星。



另外一个,国内联赛队伍水平较低,对于运动员来说来这并不会得到多大的锻炼,至于能否保持住状态还两说,之前很多签约的球星来到国内联赛表现并不出色如米哈伊洛维奇,洛维,罗宾逊等。再一个我国的疫情并没有全部结束,每天还不断有境外输入,虽然得到控制,但是并不确保百分百就安然无恙。


排球boy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巨大,经济学家预测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高达99%,女子排球顶尖选手来华打造中国排球小奥运的可能性不大。

①中国排超联赛还是半职业化,大部分投资来至赞助商。相对于土耳其、意大利联赛的高度职业化,中国排超并没有专业化转播、运营团队,有些俱乐部甚至由省体育局代管,连赞助商都没有,有能力引外援也就天津、北京、上海、恒大等几支球队,而世界顶级球员薪酬要求均很高,疫情给经济带来了惨重的损失,赞助商愿不愿意出钱真不好说。
②疫情形势不明朗,排超何时重启,外援能不能入境都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疫情总体可控,进入防境入输入阶段,国外疫情几近失控边缘,何时出现拐点不得而知,各国纷纷闭关锁国,各项体育赛事停摆,降薪潮袭击体育界,外援能不能来华,愿不愿意降低身价都存在不确定性。


③疫情好转,顶级球员还会选择效力水平更高的联赛。中国排超整体对抗程度一般,俱乐部可轮换的球员有限,主力和替补水平相差较大,高水平外援往往水土不服,独木难支,金软景、米哈就是先例。
总之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不可避免,国内赞助商能否出更多的钱引进高水平外援,高水平外援是否愿意来中国打球,全球疫情何时结束,这些不确定因素都注定不会有大量外援云集排超。


老褚说球


我不这么认为…

新冠肆虐,欧洲各国内联赛尽管尚未结束,也都纷纷中断了赛事。
东奥也被迫延迟一年举行。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新赛季的备战。
如果下半年疾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员流动不能放开,届时联赛能否顺利举行还是个问题。毕竟球员及观众的健康是首要问题!

其次就算我们国内联赛顺利举行,像意大利女排内部的球员像塞拉,艾格努等人来华打联赛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个人并不看好这种前景。
所以一切还都是未知数,让我们等着看好了。

smallorange1


这是不可能的,首先咱们国家的排超联赛开赛还遥遥无期,其次目前中国领事暂缓办理除公办必须紧急事务的外国人在华签证,取消一切免签政策了,甚至经停都不允许了。你到中国来打球挣钱的商务签证不予受理,你怎么来?目前每个国家的来华航班每周减至到一班,且暂时只接受华人华侨,中资机构和留学生回国申请,任何国外非紧急事务皆不办理,而我们威胁最大的四个国家塞尔维也,美国,意大利,巴西都几乎涵盖在疫情风暴中心的国家,首先签证不批不说,即便成行,来华就自动等于坐一次半个月的与世隔绝的禁闭,而且费用还要自理。你不是典型的花钱找罪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