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總幹事被黑,40多萬人要求他引“咎”辭職

今天凌晨,55歲的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賽,“譚總”,神情凝重,一臉嚴肅地宣佈:新冠肺炎“

全球大流行”。

這是最近十年來,世衛第一次宣佈“全球大流行”。

這是冠狀病毒,第一次,釀成“全球大流行”。17年前的SARS,也沒有形成“全球大流行”。

這也是譚總上任三年以來,可能最為艱難的“至暗時刻”。

截至今天,西方網民聯名要求他引咎辭職的人數,已經超過45萬

【一】

此時此刻,有的外國專家認為,世衛宣佈“全球大流行”太晚了

截至今天,疫情狂卷114個國家和地區,4000多人死亡,十幾萬人感染。回望過去20年,沒有哪一次疫情波及這麼多國家,引起這麼多人感染。

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陳錚鳴教授對《知識分子》表示,世衛至少十天前,就應該宣佈“全球大流行”,為世界各國加強防控提供政策依據。

按照一位美國流行病學資深終身教授的說法,如果“全球大流行”早點宣佈,督促各國政府、基金會、救援組織,集中力量抗疫,可能會容易一些。

此前一週,德國衛生部長就公開表示,全球疫情進入“大流行”,與世衛對“大流行”的謹慎迴避形成反差,再度引發新冠肺炎是否“全球大流行”的爭論。

《財經》雜誌就此指出,有批評者認為,世衛遲遲不宣佈全球大流行,可能導致某些國家對疫情的輕視

【二】

現在,靴子落地了。

今天,一直小心謹慎試圖迴避“大流行”的譚總,明確地說了。

半個多月前,譚總公開表示,全球應該為“病毒全球大流行”做好準備,但是,那時那刻,還算不上“全球大流行”。

通常,判斷“全球大流行”有三條標準:

傳染性,有沒有人傳人;

致命性,病死率高不高;

流行性,有沒有在全球流行。

前兩條標準,容易判斷。早就符合了。難以判斷的是第三條。

判斷第三條標準是否符合,並沒有一個精確的數字模型,世衛有自由裁量權,具體由總幹事把握。在譚總看來,病毒至少要在兩大洲造成重大影響,否則,就不能叫“全球大流行”

面對批評,總幹事的壓力,應該不是我們宅在家裡可以想象的。他是世衛的技術首腦,也是行政首腦,作為聯合國專門機構的掌門老大,一定程度上,坐在這個職位上的人,起碼是半個政治家,不能像教授,像公知大v那樣率性

之前,譚總對“大流行”這個詞,一直是謹慎的。他說過:“不謹慎的使用‘大流行’這個詞(對疫情)沒有實際幫助,反而有帶來不必要恐懼的風險,最後導致系統癱瘓,”

之前,譚總向大家解釋,如果“全球大流行”的說法,能準確地反應現狀,世衛絕對不會猶豫使用這個詞。否則,會引發恐慌。這位年過半百的非洲男人務實地強調,

現在不是爭論文字遊戲的時候,打嘴仗不能阻止今天的新感染,無助於任何生命的拯救

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不在譚總的位置上,恐怕不易理解他的難處。

想當年,他的前任,挽著他的手,把他送到總幹事寶座的香港老太陳馮富珍女士,11年前將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傳播列為大流行最後疫情並不像起初預期的那麼嚴重,如此一來,有的專家啊,成員國啊,藥企啊,嘟嘟囔囔,拐著彎地批評世衛草率,缺乏遠見,害得大家資源投入過大,得不償失


【三】

對總幹事的不滿,早在2月上旬就開始了,一個加拿大網民發起了“倒譚運動”。

這個加拿大人,在一個叫“change”【改變】的網站上,呼籲大家聯合簽名,向聯合國請願,督促總幹事引咎辭職。短短几天,就有20萬左右的人參加。

倒譚運動”的起因,在於譚總一開始拒絕宣佈本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1月23日,總幹事拒絕宣佈“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

1月29日,總幹事曾在社交網站上,對當周全球新冠疫情風險評估為“中等”感到後悔,事後覺得應該是“高風險”。

1月30日,總幹事宣佈新冠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

對此,那個加國網民,號召大家在網上聯合簽名,要求總幹事辭職。理由是,譚總不該拖延這麼一週,導致感染人數在5天內增加了十倍。

在發起“倒譚運動”的理由中,這個加國網民指責總幹事不經調查,就根據中國提供的數據評估疫情,導致疫情被低估,還一個勁地為中國說好話,有違政治中立原則

有的中國網民對這個聯署請願表示反感,罵他們是網絡暴民。

2月12日,在日內瓦,總幹事在回答記者話中有話的提問時,認真地說世衛沒有為中國說好話,他說:“

中國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要求我們讚揚。這就是事實,全部的事實”。

這位外交部長出身的總幹事,說起話來彬彬有法,只擺事實,不講道理,對這個記者說了足足十分鐘。

世衛總幹事這個位子不好坐。三年前譚總贏得這個位置,雖有“非洲聯盟”的助力,也與他個人的能力、經歷分不開。

譚總是埃塞俄比亞人,國際知名的瘧疾研究專家。

譚總的成長故事,很像中國長輩講給兒孫的勵志故事

小時候,譚總就是一個有志少年。目睹弟弟在瘧疾中夭折,感嘆鄉民遭受瘧疾的折磨,遂立志學醫。

在本國大學畢業後,譚總漂洋過海,赴英國留學,獲得傳染病免疫學碩士、社區衛生博士學位。所以,今天,中國一說到譚總就說譚德賽博士。

學成之後,譚總報效祖國,從地方衛生部門幹起,在艾滋病等傳染病防治領域頗有建樹。

2005年,年屆不惑的譚總,出任本國衛生部長,連任七年,在百廢待興中,乘本國經濟騰飛的東風,幹出了成績。卸任時,僅醫學院畢業生,就比上任時多了十倍。期間,譚總獲得了某著名的“人道主義獎”,是這個大獎設立後第一個非美國得主。譚總還被英國媒體評為“未來改變世界的50人”。

2012年,譚總出任外交部長,在非盟應對埃博拉戰疫中,戰功顯赫。

2017年,譚總當選世衛總幹事。譚總之前,比如說陳馮富珍女士,都是先在三十幾個成員國的小範圍內pk,祖國外交部門活動餘地比較大,等到譚總,規則變了,大會直接選舉,難度就要大一些。

當時,另一位英國候選人的顧問,指控他曾隱瞞本國霍亂疫情。譚總的孃家“非盟”很生氣,反擊道:這是無中生有的未經證實的誹謗運動。

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在頭版刊發批評世衛應對新冠肺炎不力的報道。報道採訪了一位美國法學教授。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這位法學教授早在譚總競選總幹事的時候,就質疑過他的資格,黑過他。

針對要求譚總下臺的呼聲,部分中國網民認為,這是“無理要求”,是對譚總的惡意抹黑,與譚總當選時那場“醜陋的抹黑運動似曾相識”,“又還魂了”。

世衛總幹事被黑,40多萬人要求他引“咎”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