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我想建一條錢生錢的管道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不怕你笑話,從2008年工作開始到2018年整整10年,我只會將錢存在銀行定期,支付寶的餘額寶,最大膽就是用了幾千塊買過支付寶裡黃金,一年還沒有放在餘額寶賺的多,就直接放棄了。之後就再沒有什麼考慮過什麼理財方式,只覺得餘額寶就挺好,利息比銀行定期高,還隨時可取,秒到賬。

想想為什麼可以10年都不發生改變?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環境影響,如家庭環境,我父輩就只有一個想法錢只存銀行,安全。還如交友環境影響:求學環境,工作環境,就是我們跟一群什麼樣的人一起。環境影響不是最重要的。第二個才是最重要:自身思維的固守,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其實大學的死黨小胖,在廣州用每月1萬左右的工資開始炒樓,現在身家幾千萬了。跟他交流,他用的方法我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說去做了。在幾個我們死黨中,陽江的小旺,就接受他那種思維,現在也擁有了一棟別墅,價值5百萬。羨慕的心中有一絲絲的嫉妒,更希望自己有所改變。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我希望更新理財觀念,改變自己。我從2018年9月強迫自己學習理財知識,現在將覺得對我影響比較大的理財知識,種在地裡,希望有一天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也方便日後自己對知識進行修剪。這也是對自己建立的構建知識系統七步曲的應用。

一、聽故事構管道思維

假設一種情況,你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你失業了,你的專業技能變得一文不值,你怎麼辦?

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我想起這個問題都會讓自己掉進一個恐懼的深淵中,怎麼也爬不上來。因為現在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真的無能為力,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過的管道故事。

在一個山村裡,小明和大明兩位年輕人,渴望有一天能通過某種方式,成為富有的人。一天,機會來了,村裡決定僱人把附近的水運到村裡去。於是兩個人抓起水桶開始幹起來。

在腰痠背痛之後,小明想出要建造管道,於是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的同伴大明,但是小明的想法遭到了大明及全村人的嘲笑。但小明並不放棄,他每天用原來一半的時間去挑水,另一半的時間去建管道,大明在酒館裡吹噓喝酒時,小明在開鑿管道;大明在買驢買屋時,小明在準備管道要用的工具;大明在吃飽喝足憨憨大睡時,小明在挑燈夜戰,設計管道的走向。

兩年過去了,小明終於建成了管道,他再也不用去挑水了。他吃飯時,水在流,睡覺時,水在流;當他週末去玩的時候,水還在流。流入水池的水越多,流入小明口袋的錢就越多。很快小明就成為了村裡最富有的人。而大明因為常年勞累過度,挑水的數量也越來越少,最終因為小明管道的建成,大明還因此失去了這份工作。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這個故事反映的就是現實的我, 工作就有收入,不工作就沒有收入,還很有可能出現大明那樣的失業情況。有人將大明一樣的人稱為提桶者,小明一樣的稱為管道者。

故事只是提供了一種管道思維給我們。現實的工作生活中,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去修建管道。我們很多人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更高薪工作或做更大的生意,本質上還是提更大的水桶。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修建成了自己的管道。我們也要像小明一樣有意識的,工作之外的時間構建自己的財富管道,哪怕這個管道要一輩子也要去做。

這個故事道理在十多年前自己就知道了,為什麼我還是提桶者?啥管道都沒有建好?

只是知道這個道理,沒有將管道思維刻在生活學習中。管道在我們現在工作生活中代表的是什麼,它代表的就是一種底層的能力:自學能力(元認知能力)、寫作能力、講演能力。因為只要學會了這些能力就相當於修建自己內在“管道”(也就是知識系統)。

內在管道不會被別人破壞,不用維修、還會越建越長。內在管道的建立我們從上學的時候就開始修建了,很多人修建一點就放棄,一部分人修建一半就放棄,還有一部分人修建將完成的時候放棄,只有很少很少的人修建完後,繼續修建成管道網....

管道還代表這一種思維方法,我們平時追求的工作流程就是管道思維的一種應用,一旦工作流程建立就會快速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們做事情,要用管道思維進行。

除了每時每刻修建自己的內在管道,還有意識修建我們的外在管道——投資財富管道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二、看數據建複利思維

有人調查統計發現:現在世界人口的平均壽命是78歲,人可出售的時間只有10.5年,無論你將其他時間變為工作時間運用的多麼至極,可出售的時間也是有限:李笑來24年將所有假期都用來工作,最終計算比別人有效工作時間只多1.2年而已。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告訴我們能出售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學會對時間的利用:如一份時間出售多次、購買他人時間再賣出去、尋找一種能每分每秒都可以賺錢的方法。但是這些如何實現呢?

申請一項專利,隨著專利的轉化,可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寫一本經典之作,可以源源不斷地領取版稅;做一個自媒體(網站、公眾號寫文章、短視頻等)可以收取打賞、廣告費。但我們必須承認專利、寫書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可以努力去做,也必須努力去做)。還有一個方法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去做的、現在也正在做的——用錢生錢。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錢只有一個用處:消費,我們幾乎從未認真思考過錢的第二個,遠比第一個更為重要的用途:投資。

投資的本質就是用你的錢去幫你賺錢 —— 而錢這個東西,它是不休息的,它一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時,在投資正確的前提下,每分每秒它都在為你工作……請問,這不就是我們要建立的管道?

很多人又會問,其實現在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錢生錢,還有很多人很早就開始了投資財富管道的修建,但實際建成財富管道的人為什麼那麼少呢?這是因為很多人不明白投資管道建設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秘密。

核心概念:投資

真正的投資,是讓你所擁有的購買力增加。巴菲特說:投資就是為了在未來更有能力消費而放棄今天的消費。像我之前10年那樣將錢存銀行餘額寶那都不叫投資,因為那還跑不過通貨膨脹,購買力還下降了。我們在修建這個財富管道的時候,要注意看看源頭哪裡的水量多不多。如果是管道是一滴一滴流出來的,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投資是一件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的事,盡最大可能選擇收益率高的投資。投資是我們普通人最容易,花費精力最少修建財富管道的方法,沒有之一。只需要堅持就可以。真的嗎?

假設有機會讓我們坐上時光機,重返20歲,這一年的你,工資很低,每個月只有500元結餘。現在你有兩個選擇:

選擇一:從現在起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元買基金,假設平均年回報率為10%,連續投資7年,也就是26歲時就不再定投,之後,這筆錢你也一直沒有動,直到60歲要退休時,這筆錢已經達到了145萬。(總投入4.8萬)

選擇二:

你認為這點小錢,存著也沒有什麼用,先享受再說。一直到26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月500元定投買基金、假設平均年回報率為10%,一直定投到60歲退休,這筆錢累積到146萬。(總投入19.8萬)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為什麼要修建自己的財富管道

到結果之後我們都應該會毫不猶疑選選擇一了。第二個選擇,投入了更多的錢,為什麼收益跟第一個選擇差不多?這就涉及到了投資的核心秘密——複利

核心秘密:複利

複利是指在每經過一個計息期後,都要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影響複利的結果有三個因素:一是投資增長率,二是投資時間,三是投資本金(想我們普通人暫時忽略該因素)。投資增長率越大,投資週期越長,財富的積累越大。越早投資越好,投資週期越長越好。

看到這裡你應該就明白了,晚出發7年,可能會讓你追趕一輩子。(複利有一個簡單計算資金翻倍的法則:72法則:資金翻倍的年限=72/收益率。假設,你想資產在10年內翻一番,就是72/10=7.2,也就是要達到7.2%的投資回報率才可能實現)

但絕大部分人都會在5-10年初始財富積累階段就放棄了,沒有複利思維,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很容易就放棄了。工作生活中我們也要有複利思維,它會讓我們做事情更有耐心。當然,你看到這裡相信也知道,這投資財富管道構建最大難度就在於——尋找長期穩定增長率。

管道思維和複利思維是讓我決心改變的原因,希望對你也有幫助。接下來我們就去尋找長期穩定增長率。

如果您興趣建立自己的財富管道,可以關注本號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