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求凰——為什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能成為愛情典範


鳳求凰——為什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能成為愛情典範

劇照《鳳求凰》


他,司馬相如,生於公元前179,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少年時喜歡讀書擊劍,景帝時,官至武騎常待。景帝不好辭賦,他就稱病免官,來到梁國,與梁孝王的文學待從鄒陽、枚乘等共同出遊,寫了《子虛賦》。後來梁孝王死後,司馬相如歸蜀,武帝即位,讀了他的《子虛賦》,深為讚賞,就召見了他,又寫《上林賦》獻上,武帝大喜,封他為中郎將,奉使西南,對溝通漢與西南少數民族關係起了積極作用,寫有《諭巴蜀檄》、《難蜀父老》等文。後被指控出使受賄,免官。過了一年,又召為郎,轉遷孝文園令,常稱病閒居,有消渴疾。司馬相如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辭賦上。《漢書·藝文志》著錄“司馬相如賦二十九篇”,現存《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長門賦》、《美人賦》、《哀秦二世賦》六篇。


鳳求凰——為什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能成為愛情典範

劇照《鳳求凰》

她,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眉色遠望如黛,臉際若芙蓉,皮膚滑如脂。通曉琴棋書畫,家中富貴,為卓王孫之女,喪夫家居,面對春花秋月,感物傷人,倍感淒涼……

眼看著紅顏春光東流去,卓文君只能把一個深閨怨女的惆悵借用纖細的手指,播撒在清冷的琴絃上,讓哀婉的音律釋放出淡淡的酸楚……在一個觥籌交錯的宴席上,只見司馬相如時而吟賦,時而弄琴,溫文爾雅,又風度瀟灑,這使得她心神不寧,產生相見恨晚之感,此時的司馬相如也對卓文君愛慕已久,便以一首《風求凰》以求美人心,他文采斐然,風度翩翩,俊逸清朗,撫琴高歌:

“風兮風兮歸故鄉,邀遊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跡人退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

也許是一曲感人肺腑之歌,令傍晚白雪紛飛,紛紛揚揚的大雪,給伴靜幽美的山城添了幾分神韻。她雪夜私奔,成就了一個纏綿排側的愛情故事。卓文君放棄衣食無憂、榮華富貴的生活,放棄獨守空房對月撫琴的日子,更顯示一個女子的追求與尊嚴。司馬相如的愛極深矣!不愛她的名,不愛她的財,只為和她相守一生,儘管她有喪夫寡居之惡名。為了愛情,他們不情當壚賣酒,拋頭露面,忍受流言蜚語,清者自清,外界的唇槍舌劍,又怎能傷得了他們兩顆堅貞之心?

比翼齊飛,雙雙把家還!一個罕見的女人,不慕虛榮;一個傲骨的男人,一點都不為自身窮困潦倒而自卑羞愧,卓文君如此一位慧質蘭心的女子,卻偏偏做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舉動,對愛情的大膽追求,堪稱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敢衝破封建禮教藩籬的奇女子!堅持愛情的專一性,大膽地反對一夫多妻制,真乃古代女性中一個光輝形象。


鳳求凰——為什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能成為愛情典範

劇照《鳳求凰》


後來司馬相如逐漸顯達。不久,漢武帝下詔來召,相如與文君依依暫別。歲月如流,不覺過了五年。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書。萬沒料到盼來的卻是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十三個數字的家書。文君反覆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數字中無“億”,表明已對她無“意”。文君苦等,等到的是一紙數字,卓文君畢竟是非同尋常的女子,知其心變,面對丈夫的無情無義,雖然心如刀絞,但並沒有歇斯底里,而是平靜的梳理了自己的心思,理智委婉的回信給司馬相如,表達了她的態度,也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並表示將與另結新歡的丈夫訣別。這就是後世流傳的《怨郎詩》(俗稱數字詩)和楚調曲《白頭吟》: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皚如山上雪,蛟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徙徙。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司馬相如將文君的回信一連看了好幾遍,越看越感到慚愧,越覺得對不起對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終於用駟馬高車,親自回鄉,把卓文君接往長安。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流之不衰,是因為兩人身份特殊,為真愛私奔,中間雖經波折,但最終伉儷情深,不離不棄是愛情的典範,司馬相如不以卓文君為新寡,卓文君不以司馬相如貧窮,二人敢於衝破封建世俗的藩籬,追求自身的幸福,這正是歷代文人墨客讚不絕口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