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 :文章從跳躍類教學中選取三級蛙跳的教學片段來分析,對 “組合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在跳躍類的教學運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可行性進行分析,並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探討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更好地提高初中學生對跳躍類項目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三級蛙跳是一種十分單調的項目,所以學生更喜歡選擇球類等對抗性強,有趣味的體育課,而在之前的教學(教育實習)中,採用老一套的教學方式,教師在學生面前講授與示範,然後全體學生集體進行學習,通過反覆的練習,一節課下來,學生對學習內容興趣不大,還會導致動作變形,甚至有的學生乾脆就在一旁觀看,而且學生每次測驗的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在 《省綱》的指導下,筆者對課的模式有了新的思考,“組合練習”模式的運用能啟發和幫助我們解決跳躍類教學的問題和困惑。在一節優質課評選活動中,一 段 “有隊列、有體能、有單一身體練習、有組合、有實效、有特色”的三級蛙跳教學片段的教學特色應運而生。於是筆者嘗試採 取 “組合練習”模式運用於此類教學,探討這種新模式在學校日常教學與訓練中運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1 三級蛙跳教學片段呈現

1 . 1教學目標

1.1.1認知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三級蛙跳動作技術概念,明白連續跳躍的重要性,以及通過擺臂可以帶動身體完成三級蛙跳。

1.1.2技能目標:發展學生連續跳躍能力,80%的學生能連續有節奏的完成三次蛙跳。

1.1.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往直前,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1 .2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為有節奏的連續跳躍、蹬擺結合,確定的依據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迅猛的連續跳躍是決定三級蛙跳成績的關鍵,定為本節課的重點,將通過快速多次的跳躍練習來解決;二是由於學生處於發育階段,做到蹬擺協調有些難度,因此定為本節課的難點,將通過練習和遊戲中逐漸増加小墊子和小紙球的高遠度來解決。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1 . 3教學組織

在一個操場的半圓塑膠場地上,教師口令指揮學生通過跑步走到場地中心,分隊合隊走,轉彎走等將隊伍調整為四列橫隊。隨後簡單的課堂常規後分發報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 考 “報紙是做什麼用的? ”隨後在音樂伴奏下進行“小馬過河”的遊戲,提高學生的興趣。遊戲過後,進行各種形式的跳躍熱身操,如 :單雙腳跳,提膝跳,夾球跳等,學生跟著老師做,口令不停動作就不能停。在簡單的複習立定跳遠之後進入本課的主題。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先從多次的原地連續三次的縱跳結合擺臂練習過渡到跳過紙球練習。老師示範擺紙球的距離,利用紙球小,方便擺放的特點讓學生嘗試連續跳躍,尋找自己跳起的節奏感。隨後進行分組練習,每個學生的跳躍能力不同,所以教師讓學生自由分組,組成三至四人的一個小組。設立一名小組長,擺放自己組內成員相對應的紙球距離進行多次的練習。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當中仔細觀察’巡迴指導,個別糾錯之後再讓學生練習,隨後集體的小結糾錯。教師設立一個標準組,其中三個紙球的距離是體育中考的標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能力將中間紙球進行擺放,選出全班跳的最遠的男生和女生示範動作 。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練習過程當中,教師播放節奏感強烈的音樂刺激學生進行練習。多次反覆的練習比賽之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跳墊 子 + 划船”, “跳墊子 + 推小車”, “跳墊子 + 夾墊子跳”的組合練習,發展學生的上下肢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素質。最後再組織學生進行紙團的接力賽,將跳躍能力與跑動能力相結合的同時,培養養學生團隊協作、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

2 對課例的分析和思考

課例中教師通過讓學生自由擺放紙球的距離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地位,啟發學生思考,並根據自身能力進行擺放。討論出適合自己組內同學跳躍水平的距離,並在一次次練習中進行提高和創新。在水平四中,跳躍類內容單元主要以新課程標準針對 “內容標準”提 出 的 “基本掌握田徑運動技術”為要求,其中一項是圍繞“跳遠技術”構建的。跳躍動作還廣泛存在於各類運動項目與生存技能中,如籃球搶籃板球、足球頭頂球、排球扣球、羽毛球跳起扣殺、體操中的支撐跳躍等,能發展力量、速度、協調、靈敏等基本體能。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學生在三級蛙跳的練習當中發展自身的跳躍能力,為將來進行更加複雜的技術動作打好基礎。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發展跳躍能力的價值,表現出良好的技術遷移運用能力和欣賞水平,形成終身體育的價值觀。教師在課堂上的示範尤為關鍵,一個優美準確的動作示範能夠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個抽象記憶,在反覆的練習中鞏固肌肉記憶,形成三級蛙跳的正確姿勢非常重要。

本課例打破了三級蛙跳教學的一般形式。教師為解決重難點的問題,設置了音樂、 “小馬過河”遊戲、利用小紙球代替墊子,吸引學生注意力、三種跳躍與不同方式的組合。通過設立小組,讓學生們通過合作、討論、嘗試不同的練習距離。隨後將跳墊子與上肢力量方面的練習進行組合,全面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濃濃的興趣。學生克服對三級蛙跳的心理障礙,積極地去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完成了任務之後還主動把紙球距離加大,增強了自信心。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較好地解決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在教師正確的動作示範之下,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動作表象,在實踐中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反覆練習,刺激神經產生肌肉記憶,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度,加強了對三級蛙跳動作的適應能力。經過組合交替練習的形式使學生達到對三級蛙跳練習所能承受的負荷度,為教學目標的完成奠定了有利的基礎。因此,可以說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三級蛙跳動作技能,同時對增強學生的體能有積極的影響。

3 “組合練習”模式在三級蛙跳教學中的應用

“組合練習”模式是指通過增進教學靈活性,豐富教學手段,改進教學組織形式,將不同類別的體育教學內容,按照其對人體機能影響的不同,在嚴格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把教材靈活地進行組合,產生一種新穎,運動量有效的把握,同時促進身體機能全面發展的模式。教師選用節奏感強的音樂刺激學生,使學生在體能鍛鍊中忘記疲勞,積極進行練習。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一開始,教師採用分隊合隊走等隊列形式變化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積極參與練習。課前精心佈置的場地,放置的墊子等,再和學生進行溝通,創 造 一 個 “小馬過河”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採用不同的形式,如 :接力紙團跑、夾墊子跳等,充分把學生的練習熱情點燃,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通過單一的三級蛙跳身體練習結合上肢力量的組合練習,合理巧妙,全面發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上了一堂累並快樂著,揮灑汗水的同時臉上洋溢著笑臉的體育課。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組合練習”模式的教學元素有:音樂口令,場地器材,時間,素質練習,路 線 ,距 離 ,形 式 ,教學內容等。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能夠巧妙選取以上幾種元素結合,上出的必定是一堂精彩豐富的體育課。不得不說,這種模式的練習將教學元素有效的整合在一起,還能根據教學設計靈活多樣的發生變化。既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進行練習,發揮主體性,也能讓教師在教學組織和設計上游刃有餘。

當然,利用組合練習還需要注意:1.科學的設置運動負荷。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首先要考慮這樣的安排學生能否承受的了,因為這直接影響著教學目標和學練效果。2.合理安排組合內容。教師隨機採用以上八種元素目的是為了增加教學內容的多樣化,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練習。但是,萬一元素過多,導致學生應接不暇,內容過於簡單而形式過於花哨,那就失去了體育課的初衷——就是讓學生通過學與練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

深談“組合練習”模式,在跳躍類教學中的應用

4 結論與建議

結合這次課的教案以及教師與學生在課中的配合表現,回去之後我對著教案也進行了幾次的模仿,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有了比較深的體會。一堂課通過運用巧妙的組合教學,改變以往單一的老師教學生被動學的局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很好的參與到練習當中,教師積極引導,激發學生無限的創造力,這樣的課堂教學,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快樂。在分組方面,幾個學生形成一個小團體,通過比賽的形式促進學生團結協作,增進友誼,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利用本堂課的技術特點與其他技術進行組合,設計合理,這樣的模式不僅可以應用於教學,還可以在平時的訓練中達到很好的效果。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課內外相結合,從而達到教學的一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