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時間:1886-1905年

概念起源:由F.Fry於1910年首次提出

代表人物:保羅·塞尚、保羅·高更、亨利·盧梭、喬治·修拉、亨利·羅特列克、文森特·凡·高

主要地點:法國

相關概念: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阿旺橋派、野獸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

3月30日正好是後印象主義三傑之一的梵高先生的生日,特以文致敬偉大的藝術靈魂。這個瘋狂而熱烈的靈魂雖早已經在130多年前得到了永恆的安寧,然而以梵高及塞尚、高更為代表的的後印象主義藝術之火卻在人類文明蒼穹下生生不息,從未有絲毫虛弱之象,梵高先生心中的那團璀璨的煙火更是照亮和溫暖過後世無數人的心靈。


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印象主義可謂是在19世紀開啟了現代藝術瘋狂生長的模式,它作為一次聲勢浩大的藝術革命將自然主義推至歷史巔峰,作為現代藝術起點為後世藝術發展打開新世界大門。新印象主義在其指引下探索出開創性的道路,而後印象主義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中得以野蠻生長則為前兩者錦上添花,也真正為20世紀的西方現代藝術發展樹立燈塔式的標杆,是西方現代藝術真正的起源。然而,後印象主義並非在當時就被認可,更多是認為與印象主義同出一宗,並沒有人將其做更準確的定義,直至後印象主義三傑去世多年之後,關於該藝術形式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和命名,並慢慢被世人所接受。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The Gulf of Marseille Seen from L'Estaque》保羅·塞尚

1910年,英國藝術評論家並曾任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館長羅傑爾·弗萊(Roger Fry,1866-1934)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參觀了格拉夫頓美術館舉辦的修拉、塞尚、高更、梵高及馬蒂斯等人的作品展覽,並將題目稱作為“後印象主義流派”。但是在那時所提出的這個概念往往是具備批判諷刺色彩的,明諷暗嘲地說明這個所謂“後印象主義”的“後”就是在繼承與發揚若干年前某一藝術流派。當然,這一新流派並不否認自身存在印象主義的基因,他們也對外宣稱是對印象主義的復古緬懷並加以創新,並且他們的作品涵蓋了野獸主義、表現主義和立體主義。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塞尚畫的水果景物,從細緻的線條和一絲不苟的顏色分佈,可以看出他近乎偏執。

不可否認的是後印象主義確實源於印象主義,但後印象主義的發展早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遠遠超越和成熟與印象主義,它繼承了印象主義堅持光影與色彩的變化變現和極致運用的核心,但它比印象主義及新印象主義更為大膽和創新,有時甚至會拿莫奈與塞尚的作品一同展出,進行對比,以顯示彼此迥然不同的風格。這群天性自由、放蕩不羈的後印象主義畫家們也幾乎沒有相同的創作主題,有時在同一個畫展之中會出現多個主題,例如以乾草垛為主題,以人物肖像為主題,以建築物為主題以及以植物為主題,但都彼此有一個共同點——強調光影與色彩結合的效果的繪畫技巧。與此同時,他們的作品也要求畫家對物體的“印象”,要“根據圓柱體、球狀體、圓角等形狀去把握大自然的景物”。到了後期,繪畫風格更加突出畫家的內心情感,不僅追求光與色的完美搭配,更追求光色混合搭配後的表現意義,完全無主題及形式限制,極度自由的創作,全憑主觀感受去把握對客觀事物的表現。這也是為何後梵高的作品早期比較不受待見的原因,創作過於超前,當代無人能懂。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現代藝術之父——保羅·塞尚

對後世的炸裂式影響

後印象主義三傑都分別對未來誕生不同的新藝術流派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塞尚是極度醉心於景物、靜物和人物這三個主題的創作,強調對各主題的內涵深挖及再創造,追求創作的純粹性,尤其重視繪畫的結構性,他不注重物體透視,更樂於創作出明晰感、厚重感、堅實感和宏偉感極強的物象,作品整體簡約化和幾何化,因此啟蒙了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高更的獨特的結構主義,最初也是在純色色調風格的草圖上實現,這種風格是將德加和羅特列克兩位畫家等人的傳統風格與納比畫派風格相融合,並運用別具一格的色彩密度原理,後來成就了另一個了不起的流派——野獸主義;梵高的作品最明顯就是極強的色彩表現力及天才般色彩運用混搭技巧、富有生命原力的輪廓勾勒、無與倫比的物形變換的視覺效果等,造就極具張力和濃厚個人情感的個性作品,用作品對話現實世界,表現出對這個世界的各種複雜情感和態度,這不正是表現主義最核心的元素!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好看就行,何必精準透視!大師塞尚的真性情!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這就是那個《月亮與六便士》的原型人物!保羅·高更!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我心向陽,無謂傷悲,這是梵高先生的向日葵讚歌!

巨匠三傑的作品簡賞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聖維克托山》·塞尚

這幅作品是保羅塞尚作於1904-1906年的油畫作品,現藏於蘇黎世美術館。塞尚堅持探索自然的本質,深刻而非膚淺,他認為藝術家對自然風光的認知與感受需要抓住“地理特徵”,除此之外對色彩的選擇也很重要。此畫選取的是一片受保護的自然風景區,一切都是最樸素原始的事物,交相錯落的房屋、參差不齊的樹木、延綿不絕的草坪互相交錯著,因此這幅畫有很強的起伏錯落的視覺衝擊,遠近拉伸的距離感也很突出,一切都是源於畫家不羈的粗狂勾勒和明暗深淺的色調運用。塞尚選擇聖維克托山有自己的原由,因為山的形狀呈三角形,他認為符合他想表達的主題——“永不止步的探索”。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塔西提島的女人》·高更

43歲的高更為了尋求藝術上的突破,不惜拋家棄子離開巴黎,遠渡重洋到達南太平洋一個名為塔西提島的原生態小島上創作。這幅畫是1891年,高更第一次達到塔西提島創作的油畫作品,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作品中的兩名女子,著裝風格迥異,一個熱情奔放,一個古板保守,這是高更為了完成“熱帶地域風格”主題的作品計劃,想在作品中表現塔西提島的兩種不同文化的矛盾感。兩個毛利女子坐在海灘上,各做各事,背景是時而泛藍時而泛綠的海洋。法國繪畫流行“全神貫注”的原則,剛好與畫中想表達的“悠然自得”的原始性愉悅不謀而合。高更對色彩的運用讓世人更易於接受,色彩合成技巧更是達到里程碑式的巔峰。

現代藝術淺談(三)丨最耀眼的藝術之光——後印象主義

《羅納河上的星夜》·梵高

也許在沒有遇見過梵高的《星夜》時,大部分人估計也難以想象在繪畫中尤其是油畫中是如何將黑夜與群星的美以華麗而莊重的形式表現出來。梵高在1888年2月到達阿爾勒後就開始痴迷於夜空主題的創作,這一版本《星夜》也是出於當時,現藏於巴黎奧賽博物館。梵高感慨到“夜空承載著他所有思緒”,並以其異於常人的色彩敏感和覺察能力,執拗地認為夜空的顏色甚至比白天更豐富多彩。在此作品中,梵高運用普魯士藍、鈷藍和深海藍分別去表現夜空與湖水的顏色,並在此基礎上用黃、白二色去表現星星和阿爾勒港口的夜燈光芒極其在水中折射的倒影。可以看出,色彩使用非常濃厚及暗亮雙色對比,整體畫面立體感很強,壁畫的勾勒也具厚重感和清晰感。夜空與湖面在線條分割下清晰分明,梵高利用近透視視覺的作畫原理,將一方璀璨天地囊括於畫中,彷彿星河近在咫尺,空靈而靜謐,浪漫又神秘。梵高的內心此時應該是感動而熱烈,悲傷又寂寞。

結語

後印象主義徹底打開了西方現代藝術的大門,後世在其繪畫理念與風格的基礎上不斷創造出新藝術流派,它讓藝術創作重新迴歸到人的內心,讓藝術探討上升到人生與社會的哲學層面,成為藝術追求的最高詮釋,其可歌可泣的藝術精神甚至影響文學和音樂創作,可謂是現代藝術的偉大奠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