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改变了我

当今社会,演讲已成为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课程,现在学习演讲就和多年前,我们要学习管理学一样重要,只要运用得当,抓住每一个讲话的机会展现自我,我们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无限增大

去年7月份,我们单位的新领导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全单位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每个网点至少出一个人,我们单位已经很久没有组织演讲比赛了,我们支行行长直接指定了我,其实我很想参加这次演讲比赛,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但是另一方面我却很紧张,害怕演讲不好,给网点丢脸

在这种复杂心情的推动下,我自掏腰包找人帮我写好了演讲稿,然后开始天天背演讲稿,对着镜子背稿子,对着鱼缸里的鱼背稿子,在自己认为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情况下,参加了演讲比赛,并且脱稿演讲,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被评上名次

演讲改变了我

当时心情特别的沮丧,后来我在大量的阅读了演讲类的书籍后,才发现我的失误,我太注重自己的表现,忽略了演讲的本质,更确切的说我还没有学会如何演讲,但这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我放弃演讲,我开始对演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报名参加了龙兄老师组织的演讲训练营,每天早上在坚持星球打卡,每天晚上在抖音里坚持微笑打卡,演讲不仅是在舞台上的自如表现,还要有很好的写作功底,于是又加入了今日头条,按龙兄老师的要求在今日头条更新微头条和2000字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为什么我们要学习演讲呢?

我们无法摆脱杏仁体的绑架,所以我们总是想着如何才能度过这段难熬的演讲时间,发现了吗?我们过度关注自我了

事实上演讲时的主角是观众,你是来给大家送礼物的,没有太多人真的关注你,除非你能带给他们价值

低效率的演讲不仅仅发生在舞台上,每一次会议,每一次和孩子的谈话,或者向老板汇报工作,甚至回复一封棘手的邮件,低效率的沟通妨碍了我们有效的交流,甚至造成误会和争执。大多数人每天将75%~90%的时间用于沟通,但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受过专业训练

如何进行高效演讲?

演讲的内容,演讲的风格,演讲的状态,是高效沟通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其中演讲的内容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好的内容听众就能听下去,并记住你在好的演讲内容的基础上,关注演讲的风格和状态,这些都需要持久的刻意练习

精心准备演讲内容

确定你想要的结果,你想通过演讲或者什么?比方说我去年参加的演讲比赛,我想要的结果是能够在演讲中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提升自信心,虽然我在那次的演讲比赛中表现的并不完美,但至少我完成了,对于一个演讲初学者来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为达到谈话成果,他们需要感觉到什么?

人们是在感性的时候才会采取行动的,所以在准备时你就要想好,你希望对方在听完演讲后有什么感觉:兴奋、激动,受启发,乐观谨慎,痛苦、下定决心,感动、信任,这都是不错的感受,这些感受决定着我们的演讲风格和措辞

很多人讲话,喜欢一开始做自我介绍,然后讲一大堆自己如何如何的废话,这与观众毫无关系,演讲的开始一定是从关联性切入多用“你”,不用“我”

演讲改变了我

巧设结构--坡道-发现-甜点

无论是奥巴马、乔布斯还是马云,所有的好的演讲都是由这三个部分构成的

坡道是从关联性构造的,让观众知道为什么要做坡道,会很容易引起全场的兴趣,有时候坡道已经决定了你的成败

发现是演讲的主题,把你准备好的三个要点逐一讲清楚,视时间长短来决定详略

甜点是演讲的收尾,千万不要在问答环节结束演讲一定要最后自己收尾,这是你把感性发挥到最大的时候,用一个故事、一首诗、一句名言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甜点

如何构筑坡道呢?

7秒法则:你只有7秒钟去争取听众的注意力,所以第1句话就要和听众有关系,不要把精彩的东西放在最后,开头最重要

以“你们”开头,说出听众的心声,或者运用强大的有震撼力的数字

提出问题,“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还在认为我们金融行业是无可替代的?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有多少人认为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可以毫无悬念的干到退休?”

令观众震撼。“我们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坦白。“我一直害怕公众演讲,所以我才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运用“想象”这个词,“想象一下未来10年各位的购物习惯”。

讲故事,“今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我儿子问我……”

发现-你需要对方知道的三件事

无论你需要讲多少事情,都可以把它归纳为三点不要太多,因为人的大脑只能有效的对付三件事情

还记得你准备的三件需要对方知道的事情吗在这部分逐一清晰具体的讲出来

比如:我们如何走出舒适区,不再坐店等客?我们如何做到更方便快捷的为客户提供服务?我们如何打造让客户铭记于心的企业品牌?

甜点--完美收尾,让听众记住你的演讲

甜点部分不再给观众任何新的信息和观点、数据,因为这时候大家已经准备结束了,这时候要给他们的是完全感性的东西,记住人们在感性时才会行动

最好的甜点是一则故事、轶事、一个比喻或想象、名人名言和坡道呼应的故事等等

内容打造扎实了,风格和状态才会变得不一样,内容、风格、状态,这一切工具都是为了让你更真诚的沟通,而不是用工具替代真诚

希望我在今后的演讲中有更好的表现,能将我要表达的内容像送礼物一样送给所有倾听的人们!

演讲改变了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