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


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

這是格式化日更的第660篇文章。


一、愛抱怨,說的是你嗎?


2020年4月1日,我們單位對各科室開始實行全成本核算,即實現真正意義的開源節流。


近兩個星期,無論你身在單位何處,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聲。抱怨打印機太少了,抱怨筆都捨不得發。科室年輕人抱怨科室老人太摳 ,天天在後面叫關門、關電。自己在家裡浪費都沒有人說,在單位天天被領導說個沒完沒了。科室老人抱怨科室年輕人太浪費,指責年輕人不應該從單位庫房領回來那麼多東西,領回來的都是成本。


而另外有人,從來不抱怨,收集員工中各種意見,然後整理,找出最佳解決辦法。


兩類完全不同的人,請問哪一種更有未來?相信每個人都會說:不抱怨的人更有未來。


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

二、愛抱怨的人都長什麼樣


讓我們一起來給愛抱怨的人畫一個像。


愛抱怨的人總愛抱怨


在一件事上愛抱怨的人,在每一件事上她都愛抱怨。抱怨已經變成她的一種習慣。有的人抱怨一生,同時他也碌碌無為一生。


愛抱怨的人更自私


抱怨,就是想告訴大家,這件事對我不公平,沒有滿足我的願望。凡事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為標準。只要沒有滿足自己的願望就抱怨。


愛抱怨的人先關心自己的情緒


當一件事情來臨時,愛抱怨的人先關心自己的情緒,後關心本來的目標,甚至忘記目標是什麼。


愛抱怨的人無能


當一件事情來臨時,愛抱怨的人首先抱怨他人的問題,把目光投向他人身上,同時掩蓋自己身上的缺點。有點掩耳盜鈴的感覺,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

三、鏡姐擁有一個怎樣的團隊


鏡姐的任務就是每天講課,回答學員的問題。其他所有任務都交給各分會長來完成。


其中一個分會長作總指揮,其他分會長都去她那兒領取自己擅長的任務。所有會長都非常積極,出謀劃策,令每一次分享課都井然有序。經常有這樣的現象:一邊學員群裡,正在有序的進行著分享;一邊會長群裡,正討論著更優的路徑。


再好的團隊,牙齒也有咬著肉的時候。即便這種情況發生,團隊裡沒有一個會長抱怨。大家都以解決問題為目標,而不是重點關心自己的情緒。


這是一支了不起的團隊。有的人不禁要問,鏡姐是如何打造這支優秀的團隊。我的答案是: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作為一個高效閱讀訓練營的創始人,鏡姐不是天天對自己的會長不滿,指責他們。而是在外部去尋找更高的勢能,讓大家站在更高的高度成長。


教育的本質不是不停地指責對方的錯誤,讓對方彌補不足而變得更優秀。這樣的教育者往往會讓對方缺乏自信心;教育的本質是點亮,讓對方被你點亮,他會偷偷地拼命成長,他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問題。


在鏡姐的踐行群裡,處處是點亮,沒有批評。只要完成作業,你就能收到其他學員真誠的祝福。每個晚上的覆盤,你都可能被刺激,因為比你優秀的人太多。鏡姐不停地表彰優秀學員,而在路邊鼓掌的你,一定正琢磨如何好好完成下一次作業,也爭取到“優秀學員”稱號。


每一次作業,不是由導師來點評你的作業哪些地方做得不足,而是表彰優秀學員,以刺激學員自己去尋找優秀學員的文章,對比自己的文章與優秀學員文章之間的差距。


為鏡姐的優秀團隊點贊,感謝鏡姐“求之於勢,不責於人”的領導風範。


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


四、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


2019年-2020年的《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上,羅振宇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概念:直面挑戰,躬身入局。


羅振宇講了一個曾國藩躬身入局的故事。兩個人挑著擔子在一個獨木橋相遇,誰也不讓誰。要是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樣處理,是去指責年輕人應該讓年長者,或指責年長者應該讓著年輕人?而曾國藩面對這種情況,直接跳下水中,告訴年輕人:來,把你的擔子給我,你側著身子,讓年長者挑著擔子過去。然後曾國藩把擔子還給了年輕人。


你在抱怨的時候,有人正在解決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曾國藩躬身入局的思想,用平身有限的精力完全用來處理問題,而不是做無任何意義的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