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考试出上联"孙行者",考生一半交白卷,仅一人对出下联

陈寅恪考试出上联

国学源自天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古国学,都与天地有关。中国传统文橐,历史悠哉,川源深远。

国学大师比比皆是,而近300年有名的国学大师应该是陈寅恪了。

有关陈寅恪的故事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曾经在考试中出上联"孙行者",难倒清华大学多半学生,考生一半交白卷,仅一人对出下联。

陈寅恪考试出上联

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年少时就在家塾中学习四书五经以及算学和地理等等知识。陈寅恪自幼喜欢学习国学,因此国学底子极好。且光绪二十八年留学日本,留学前就开始从友人那里学习日语。

后因身体不适回国,但他并未放弃学业,而是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不过陈寅恪并未放弃留学的打算,毕业之后曾自费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等。后因世界大战爆发,选择回国。

喜欢挑战自我的陈寅恪,再次于民国七年踏上出国游学之路,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

民国十四年,陈寅恪终于结束了国外求学之路。回到祖国后正巧赶上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且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四位大师级别的老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他们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当时研究院主任对陈寅恪非常器重,感觉他学识渊博。梁启超也曾向校长介绍让陈寅恪做导师,并且向别人介绍陈寅恪的学问要比自己强,因此陈寅恪也被人们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考试出上联

为清华考生出题

1932年,正值清华大学考生入学之时,入学前都会有入学考试。而这次入学考试的考题比较特殊,当时国文系主任刘庆典,因特别仰慕陈寅恪的才华,便请陈寅恪来为这次考试出题

要知道清华大学历史悠久,而且可以进入清华大学,也都是全国的顶尖人才才可以考取的。但博学多才的陈寅恪出的题,也不会轻而易举就可以答出来。

陈寅恪就出了两道考试题,一道是作文题,这道作文题普普通通,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记",而另外一道题是对联题,上联只有三个字:孙行者。这样的题目让人匪夷所思,感到非常疑惑。

面对这样的考卷,学生们都惊呆了,作文题目大多数都可以答出来。但是面对孙行者这三个字,学生们确实都束手无策。

在这次考试当中,有一半的考生都交了白卷,而也有很多的答案让人哭笑不得。有的学生答得猪八戒,有的答得唐三藏,还有人答沙和尚与红孩儿的。这样的答案也在意料之中。

陈寅恪考试出上联

在这次考试当中还有人因为答不出题目而摔东西,甚至还有极端者,在考卷上写上"狗东西""王八蛋"之类的词语,表示对考卷对出题人的不满。阅卷的陈寅恪心情一阵阵悲凉,没有料到这样的题目会是这样的结果,尤其看到怒怼的那些词语,更是伤心。

虽然此次阅卷陈寅恪心情十分不好,但是让他感到十分欣慰的人还是存在的。此次考试中,仅仅有一人答对此题,他就是周祖谟,他后来成为了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胡适之",而这次考试答案中也出现了一些让陈寅恪欣慰的答案,比如 "王引之"这样的答案也是有所依据的。

和"孙行者"一样,"王引之"也是个名人名字,为清朝大儒,可惜以"王"对"孙",意义似是风牛马不相及,有些牵强。所以不是很适合。

陈寅恪考试出上联

还有另外一种答案是"祖冲之"。而"祖冲之"是我们国家古代的数学家,同样的是我们国家最早研究圆周率的人,且精确的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七位。

以"祖"对"孙",都是名词;若以"冲"对"行",都是动词;以"者"对"之",都是"之乎者也"类语气助词,算对得工整了。虽然这样的答案并非是正确答案,但是陈寅恪心中得到了些许安慰,也算他们都对了。

只有周祖谟一人答得是"胡适之"这也是当时唯一一名满分学生,据说当时他答此题时,非常有信心他的答案是对的。

这道考题出自苏轼的对仗文学的巅峰之作"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诗中出现的"韩卢"是犬名,"行退"是步履动词,"者和"之"都是虚词。而胡(猢狲)孙的词义相同,用"胡适之"对"孙行者"是最为合适。

陈寅恪考试出上联

此题引起波动

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引起了社会各地的关注,尤其很多媒体也都拿此题说事。认为陈寅恪故意整学生,显得自己学问高。

还有很多人认为陈寅恪不应出此题,在当时的文化环境里,正流行一种新文化潮流。很多人都认为学问再高也应该跟随潮流,出一些新颖的题目。

针对各种争议,陈寅恪不得不出面进行解释。

首先出这道题目很有必要,即便新时代在发展也不应该忘掉祖辈们留下的知识。出这道题首先是为了测试学生们的文化功底到底有多少,通过这道对对子的题目,可以很好的看出来学生们是否可以正确的分清楚什么是虚字,什么是实字。

其次就是为了检测学生们对对联的理解有多少。在对对联的时候,其实不单单只看字面意思,更加要侧重于平仄声。

最后也可以通过这道题看看学生面临刁钻题目的表现

。遇到难题是否可以沉着冷静应对,临场发挥也是非常关键的。于是保持冷静,思路清晰,是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有才之人,所历诸关,经历多人未解也。终皆当为众可,而陈寅恪所经历之事,依旧如此。虽引起各种争议,但最终获得了所有人的理解。经过登报解释此题后,人人都为陈寅恪这一招用的绝妙。众人纷纷信服,无不慨叹先生的思想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