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春來,唐朝的茶開始摘了。貫穿南北的葉,喝一口南方的春

引言:

文人配茶,這種風氣的全面普及,根源在於唐代。茶這一飲品,既樸素,但卻夾帶著中華文化大量的精神內涵和歷史重量,如今的我們喝四季茶,工藝和口味也逐漸斑雜,但說起過去最純粹的“新茶”,莫過於唐代的“春茶”。唐代有茶文化集大成者“茶聖陸羽”,他所總結的最好的茶,就是在春天所採摘的茶。所以自唐朝起,每一個春季到來,唐朝諸多種茶地上,都會出現忙碌的採茶、製茶的景象,而這來去的映像,也構成了唐朝不得不說“春茶文化”。

春露甘後,湖州採茶製茶(一)

古人信仰春的生機,關於作物的孕育,在春天被看作最為茂盛的時候。早在唐代以前,喝茶的現象隨著道教和佛教的傳播也同樣在部分人群有了普及,到了唐代,皇室宮廷更是喜之。每到春天,湖州的茶葉開始採摘,摘葉製茶,最後送往皇室,送往天下,成為佳飲。

唐代陸羽被譽為茶聖,他曾在湖州生活數十年,他的《茶經》中曾對摘茶時間和選擇有所描述:“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二三四月份正屬於春息和春雨最為頻繁之時,於是唐代的茶,幾乎都為春茶,每到季節,湖州茶園裡的長得有四五寸的枝葉有了“薇蕨始抽”的現象,那麼待露水乾後,在某個午後,就可以採摘了,這個過程也被稱為“採午青”。繼採茶後,還需要經過製茶的重重步驟,新鮮的茶葉才可浸泡,湖州茶農的春,既忙碌又有收穫,採茶,製茶分工明確,層次鮮明,可想效果也極佳。

湖州春來,唐朝的茶開始摘了。貫穿南北的葉,喝一口南方的春


陸羽自身製茶的經驗,便是:“晴,採之、蒸之、搗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而現代作家王昇華先生的作品《茶聖陸羽》則對這個過程進行了概括描述,總體為:曬青、晾青、搖青、蒸青、烘培、做餅六個步驟。曬青講究將“春葉”曬到某個自然彎卷的弧度,而後等待茶葉表面再次滲出水份,就放置在陰棚裡,進行晾青,使茶葉自身的物質緊縮。而搖青又是這幾個步驟中,最富有人文色彩的過程,搖青分為四次搖擺,先後的作用是令茶葉內的殘餘水份變得均勻,然後等到搖出了一種特殊的“音律”,這個過程就算完成了。每到春天,湖州茶區裡的搖青,茶農們齊聚,歡聲笑語,茶音共鳴,這般景緻,最是難得。

湖州春來,唐朝的茶開始摘了。貫穿南北的葉,喝一口南方的春


隨後的蒸青和烘培,在本質上,都是加熱催化的過程,但不同的是一溼一干,這樣一來就有利於茶葉內的微物質釋放,到做餅之時,一套完整的“湖州春茶”就算制好了。因為茶文化在陸羽的手上出現了“文獻類總結”,加之陸羽本身就在湖州進行的研究,所以,唐朝的茶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就是“湖州茶系”。

唐代春茶的發展趨勢

茶即是食品,但在唐代,更是一種風靡的文化現象,由食入文,由聚入畫,茶是休閒的飲品,更是文人的靈魂生活承載。早在唐代以前,茶就存在,自神農到唐中後期,這個過程是積蓄的階段,唐中後期之後,因為《茶經》,茶文化正式成為正統傳承之一。

①、唐初:南方盛之,北方稀少

茶在唐之前被稱為“荼”,而楊曄稱唐之前的茶為“茗粥”。可由於北方的地理以及氣候條件的不足,在先唐時期以及唐初,茶文化並沒有普及到北方,而唐代的《封氏聞見記》中就有記載

:“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因為“春茶”的季節性,導致“第一口”春茶,在南方喝,就更顯得重要。不過皇室是早早就有飲茶的習慣,早期唐皇室因為“宗教”的原因,連帶著茶這一相應的飲品出現在李唐面前,而唐太宗李世民“先信道,後信佛”,又因道教和佛教,早已將茶作為平常飲用的精華,於是唐太宗時代就更加深了這一飲品的重要性,隨著皇室的習慣,茶逐漸在北方開始傳播。

②、轉折期:玄宗時代

開元年間以及到天寶中前期,唐朝的南北貿易達到頂峰,隨著貿易的深入,茶在南方的出口開始加劇,雖然還未達到極致,可傳入北方,在北方天氣炎熱或寒冷時,茶這一飲品有助於消化,於是市場慢慢被打開。這時期的茶更不限於國內的流動,在唐代的對外貿易中,茶更是重要的商品之一,這就形成了茶馬古道的雛形,而這一時期,春茶仍舊是主角。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茶的流動又受到一定的影響,所幸觀念已經全面形成,並沒有扼殺茶的徹底傳播。

湖州春來,唐朝的茶開始摘了。貫穿南北的葉,喝一口南方的春


③、中後期鼎盛:茶是文化,文化要有茶

茶聖陸羽更是崛起於安史之亂後,陸羽早年深受佛教的“禪”文化的影響,但他的重心卻放在了茶的身上。所以說,茶在唐代的興起,和陸羽的崛起又有著極大的相關性。當時以陸羽為主,在湖州出現過“湖州文人”的派系。而著名的“詩僧”皎然,顏真卿都是當時陸羽的好友,他們被稱為“湖州”茶人,也風靡了“春茶”文化。在唐後期,楊曄的《膳夫經手錄》中對茶的發展有概括:“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於是,隨著文人的文化傳播,宗教的用品傳播,茶文化在唐肅宗、唐代宗年間,達到鼎盛。

快馬加鞭,送春茶入長安(二)

如果交通不發達,那麼在北方,喝到的第一口春茶,必然不鮮。唐初,湖州的春茶並不是唯一代表,但春茶這個概念卻是深入人心。春茶的味道由煮泡的水,以及茶的新鮮質地決定,所以,北方人,李唐家族想要在北方喝到新鮮的茶,必然也要在春季。

唐代八大茶葉產地在製作好了茶葉之後,便選出最精華的一部分,這被稱為“貢茶”,而飲用者也毋庸置疑,是屬於唐皇室的,李唐最初,會要求快馬加鞭,讓這批新鮮茶葉,趕上“清明宴”,所以在對待春天文化及其重視的唐玄宗年代,又開始有了專門的製茶機構,是屬於官方的機構。唐朝的春天,唐皇室對於這口茶是必不可少,春茶不僅是四季飲品,又因為春天的特殊情懷,喝新茶,感受濃濃春意,就變成了一種樂趣。又因此對於士大夫,官員階級造成了有效的傳播作用,貢茶也越來越受歡迎,每到春天,若是在道路上看到官兵飛馳的駿馬,那麼十有八九,包裡揣著的是茶。

湖州春來,唐朝的茶開始摘了。貫穿南北的葉,喝一口南方的春


唐朝茶文化普及的幾個因素

好的商品,總需要伴有好的交通才可以流動。之所以在開元天寶年間,才有茶大興的勢頭,根本原因就在於這個階段的交通徹底完善。除了交通之外,相伴茶一起到來的還有相應的宗教傳播,宗教在一定性質上,又與人文掛鉤,於是,環環相扣,形成完善的商品循環。

①、交通的發展,茶隨之北上

開元天寶年間是交通拓展的大年代,武則天時代的大多數交通工程,唐玄宗時代收穫成果,因為路中“驛站”的加量,達到將近兩千之多,又因為水路交通的不斷開拓,南北往來的密度和人數漸漸增加。唐玄宗個人對春的激活,隨之把天下財富化為基礎建設實質的舉動,對南北商業互通起到極其大的作用。《新唐書》中有極多記載,唐朝不論是陸路亦或是航道,都極度繁華,這其中的大量商品,就有包括茶,每到春天,茶葉隨之北上,在半月餘的時間裡,茶葉都能到達北方市場,大量的北方人,可以喝上一口最鮮的春茶。

②、茶隨著宗教深入人心

《封氏聞見記》中有對唐代的宗教傳播和茶葉普及聯繫起來:“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宗教的傳播不可否認是基於皇室的,而隨之撲面而來的,便是蘊含著“禪意”的伴生產品:茶。“務於不寐,又不夕食”,這其實反映了很多唐代上層階級人的狀態,他們比民間的“牛飲”更有一定的“儒雅特性”在其中,他們每每悟道,都會感受茶的甘甜苦澀,從而思考人生。於是,茶與宗教的傳播深入,關係緊密不可分。

③、優質文學推動茶的名聲

唐代是個文人綻放的時代,這些以茶為文化靈感的文人,又被稱為“茶人”,從早期的顏真卿,陸羽,皎然等人,到後來的白居易、杜牧、皮日休等人,他們的文化作品裡,都有著茶的影子,或是茶的具體物象,也可能是從茶的味道中所獲得的感悟。如白居易的《食後》裡的描寫:“食罷一覺睡,醒來兩甌茶”,就是這樣朗朗上口的詩句,更大力推動了茶的文化發展,而早期更有茶聖的《茶經》,茶文化的傳播,不得不說,很多都是寄託在文人的思想和生活上的。


泡茶更有精髓,沸煮裡的浮華(三)

茶葉從南方千里迢迢到了到了手上,必然要開始喝了。喝茶之前,煮茶更是大學問,因為北方人鮮有製茶的過程,但為了加深參與感,在泡茶的過程中,手藝卻是一樣都不可疏忽。在《茶經》的《四之器》、《五之煮》中,更是有著以“易”為核心,八卦火之法烹煮茶葉的特色在其中,而茶具,更是高達二十四種,從風爐到都籃。在煮茶方面,更是極為講究,先是煮茶的水,用於純淨的井之水和江之水,在《茶聖陸羽》中,王昇華先生更是有著採“春露”的補充。

而隨之而來的便是沸煮,沸煮又分兩輪,到了第二輪才可飲用。在這個過程中,茶氣所散出的煙霧,氣味,還有飲茶時的一些細品,都有著嚴謹的模式,這就是唐代喝茶的最高級表現。而關於唐皇室,中後期更有“貢茶院”這一機構,用於研究茶,品茶,獨立出來,現如今,貢茶院還是一處旅遊參觀景點。唐皇室泡茶的價值更是高昂,在1987年法門寺所出土的文物中,有著大量金銀茶具的出土,由此可見,從唐朝的最高階級到中等階級,泡茶這一手法文化,也成為飲茶的共生品之一,既承載著對茶的喜愛,更是蘊含著每一個唐人,對春的解讀。

湖州春來,唐朝的茶開始摘了。貫穿南北的葉,喝一口南方的春


結語:

如今的一口茶,要比之唐代更為廉價。隨著四季茶的普及,“春茶”的韻味逐漸減緩,雖然唐朝並非每個人都能喝得起茶,但他們能嚐到的茶,往往都是以春之水,泡春之茶,是鮮的茶,涵蓋著春意的茶,喝下生機濃濃,喝出唐朝盛世的芳華!


參考史料:《茶經》《膳夫經手錄》《新唐書》《封氏聞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