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来了!地铁陋习违法


新规来了!地铁陋习违法


  ■《办法》为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明确乘客不得有七类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的行为

  ■如果乘客从事该《办法》所禁止的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或运营秩序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逃票、推销、踩踏座位、外放手机……诸如此类的地铁陋习令人反感。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4月1日起实施,明确禁止以上行为,倡导乘客遵守行为规范。

  这一《办法》,对推动治理地铁陋习,将起到推动作用。

  令人反感的七类地铁陋习 被约束

  该《办法》从客运组织、客运服务、乘客行为规范、服务监督与提升等方面制定了管理细则,将推动城市轨道交通规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其中,有关规范乘客行为的内容引发广泛关注。

  《办法》明确乘客不得有七类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秩序的行为——

  1.在车站或者列车内涂写、刻画,或者私自张贴、悬挂物品;

  2.携带动物(导盲犬、军警犬除外)进站乘车,携带有严重异味、刺激性气味的物品进站乘车;

  3.推销产品或从事营销活动,乞讨、卖艺及歌舞表演,大声喧哗、吵闹,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

  4.骑行平衡车、电动车(不包括残疾人助力车)、自行车,使用滑板、溜冰鞋;

  5.在列车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6.随地吐痰、便溺、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躺卧或踩踏座席;

  7.在车站和列车内滋扰乘客的其他行为。

  《办法》还禁止了乘客拦截列车、损坏车辆、在车站或列车内吸烟等危害轨交运营安全的行为。

  这些禁止地铁陋习的规定颇受好评。上海市民陈女士说:“平常坐地铁最怕被推销人员打扰,有时候即使你拒绝,他们还是缠着你问能不能加微信。”多位网友表示,希望禁止手机外放等规定能够在公交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全面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