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俞敏洪是明白人,为什么频频引发舆论波澜?

郎丰航


老师看书较少,或许是个真实现状。至少与俞敏洪本人相比,是这样的。

因为俞敏洪曾自称:每年至少读100本

但是,“三味”作为教师中的一员,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一个号称一年读100本书的“教育学者”,为何频频“语出惊人”,反惹起民怨呢?

语一:“女性的堕落,导致中国的堕落。”

俞此言一出,便激起女性的强烈不满,被视为典型的“歧视女性”言论。之后还曾亲自去全国妇联道歉,改口为“女性强,则国强”。不料,这一改口,反而越描越黑

语二:“有钱就是能力的证明。”

俞此言一句,又一次激起民众驳斥,被认为沾满商人特有的“铜臭味”

语三:“教师读书太少,没有能力教好学生。”

近日,俞出此言,直接针对的是教师,被称之为“教师无能论”,再次激起老师的反感。

大家都非常清楚:俞曾经是一名教师,后来离开了教师队伍,创办了“新东方”。虽然仍属教育行列,但毕竟商人味更烈。

俞敏洪坚持每年读100多本书,为何频爆“争议”言论?如果老师每年也象他一样,读这么多书,每出一言,而引起学生争议或不适,又将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三味”认为题主看得准:其实俞是明白人!因为他所言,更多成分就是一种商业广告用途:人们在争论“俞言”的那刻,其实就是“新东方”的广告时间

而作为普通老师,既没有俞那么多自由读书时间,更没有俞读书那么明确的目的性。

我是头条号“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时代的眼光、理智的头脑、友善的言语,与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和关注,并期待与您共同探讨本问题。


三味聊教育


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事情,谁是明白人?我认为,最明白的人莫过于从事一线教学的中小学教师了。

俞洪敏,虽说也是教师出身,但他是商人教师,唯利是图是他的本质,况且,他并没有在我们公办学校中小学任教,说他是明白人,您是被他忽悠了。

你看他的谈话,“钱是能力的证明”,说中小学教师是“一群不读书的人教人读书”,话本身似乎挺对的,但不值得推敲。用以指一部分情况或人可以,若指全体则大错特错,这样的言论充斥社会,将会误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危害极大!

我坚决反对他的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观点!


一土快


你的意思是说,俞敏洪是明白人,本来不应该引发舆论波澜,我不知道你说的明白人或者不明白人是什么意思,也许你是说明白人不会说这样愚蠢的话,但你要想一想,对于什么话是愚蠢的,俞敏洪的判断标准和我们可能是不一样。可能许多听众自个人在那儿闹,未必一定是俞敏洪处心积虑想引发,俞敏洪可能也没料到对于这样的“常识”,怎么有可能闹起来呢?

我感觉更倾向于俞敏洪是不大把一些读者的判断水平放在眼里。说老师不读书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老师如果能读书,当然学生会得益更多,不得益于学科专业,也得益于学生的人格修养方面,这是常识,但许多老师却在这个常识上喋喋不休,说读书对学生没帮助,或者帮助不大,反而让人家看了笑话,还有一些老师说,老师没时间,我的基本观点是:即使说给了这些老师充分时间,不读书的话也是不读书就是不读书,读书条件不是需要那么多,只有不读书的人,才会在读书条件环境等等提出很多的要求。而且我认为读书本身就有乐趣,就是一种奖励,那种认为读书需要有用或者什么奖励,那不是真正能读书人的看法。

更可笑的是,许多老师说没时间读书等等,但俞敏洪本身并没有说老师在有条件读书下却不读书,回答得有些牛头不对马嘴。还有一些“阴谋论”的人,说俞敏洪是办企业的,做的事情自然有深意,就是为他的企业做广告等等,如果让这些人拿出证据,恐怕也没有什么证据,就像别人说他这样说是为了毁灭世界而不需要证据那样的荒唐。

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我认为俞敏洪觉得和这些不读书人扯,就是降低自己的智商。


门前海蓝蓝


感觉俞敏洪是个明白人,为什么频频引发舆论风波?

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校外培训学校,无疑成为了教育界一大牛人。其实,引发了网络舆论风波,不等于他看问题看不明白,就是因为他看的太透彻了才遭到引来了一片人的骂声。

据我所知,最近俞敏洪又惹事了,就是公开说中小学老师不看书,所以教育不好学生的这件事遭到了广大中小学老师的抨击。

我虽然不在中小学任教,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时这么看的。


俞敏洪到底讲的对不对

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性问题。网上有这么多人骂他,是因为他一派胡言,空穴来风吗?那俞敏洪他到底说的实话吗?

我认为,他说的不无道理,错就错在表达不当。这里,他犯了一个很浅显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造成的后果是,以一部分人的不是来否定了全部的中小学教师。所以,造成了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群起而攻之吧!

那我们要探讨的是,是不是如他所说的中小学老师都不看书呢?我认为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小学老师都不看书,爱看书的老师还是大有人在的。只不过,在这里要区分老师们看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书罢了。

爱好书法的老师估计不太可能去研究奥数的书籍,爱好文学的老师肯定不会去研究怎么下象棋的书籍。

并且,如果老师不看书的话,怎么可能会教书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有的老师,就没有一个是不看书的。教材、课本总要看吧。这些都不看,怎么上课传授书里的只是给学生呢?

所以,俞敏洪的话是有漏洞的。


为什么大家好像都不待见他所说的呢?

大家别忘了,俞敏洪是什么人,他是大名鼎鼎的培训学校新东方的创办人。

但是,他这一身份,该怎么定义呢,是一个教育者,还是一位企业家呢?其实,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都有一个看法,就是对培训机构存在偏见。教师一般人认为补习机构是盈利性质的行业,不同于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或者说是老板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者,而是商人。他们追逐的是怎么通过收学生来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点,和学校老师是最大的不同。

所以,可想而知,学校的教师不待见他,对他说的更不可能高度认同。况且,俞敏洪的语言触犯了老师们的利益了,不仅是触犯一部分,而且是都把中小学老师都给得罪了。


明白人,说的话,做的事未必就那么明白了

上面通过分析,俞敏洪以偏概全,一杆子打死了全国所有的中小学教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不知道是不是名人说过都带这么犀利直截了当的。因为他们始终站在成功人士的高位上俯视一切。就像马云,他所说的,“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一个道理。给人的感觉,有钱就这么任性吗?那我们没钱的呢,该怎么活?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说的有合理的地方,也会因为他们名人的光环而不受普通人待见。


我是朱老师,喜欢说教育,如果你也喜欢,那就关注我吧!


朱老师说事儿


他说的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问题,但是那是改变不了的问题,女人不能安他说的改变,老师们也不会因为他说了就多看课外书,他在让人家改变改不了的死巡环。

他说女人堕落倒至国家堕落,古代女人可以说是贤妻良母了,古代中国上天了吗?还不是国家腐败堕落导致内忧外患都被人家灭了。不是祸起萧墙农民起义,就是外敌入侵,一个挨着一个被灭了。历史证明国家堕落在女人身上找原因就是件非常愚蠢的事。

再一个老师的问题,现代老师与历朝历代的老师们相比并不缺少书本知识,只会比古代老师们读的书更多,再加上现在网络时代,现在老师的知识面比古代老师强出一百倍都不止,教个中小学生也够用了,他指责老师,老师们当然会生气了


锦月细雨


我觉得俞敏洪还是保留了一些知识分子的风骨,说了一些实话而已!只是表述时未经语言雕琢,有时未能真正实现“词能达意”的目的。很正常,因为人面对镜头会出现脑子不够用的时候,你我都会有这样的时候不是吗?

一、关于他一些激烈言论的背景资料

我们现在的信息传递确实很快,不过媒体也喜欢断章取义。不了解背景,只抓一两个字眼,或取一段话去评论是很容易带歪了节奏的。为此,我特意查了下俞敏洪的几次“舆论过激言论”产生的背景


1、女性堕落则国家堕落

俞敏洪在《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一书里,描述了自己为何作出弃教从商的决定,把自己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妻子的督促与要求。

他曾经说:我把我弃教从商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成功是被老婆吼出来的。

俞敏洪太太杨桂青是俞敏洪在北大的校友,学的是德语,北大德语系系花。他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没有一个女生看得上他,因此很自卑,直到遇到了这位系花。他非常爱他的太太。另一方面,杨桂青为他做出许多牺牲,没有杨桂青,也就没有新东方,所以又很怕他太太“老婆的一声吼远远超过一切的力量”。在他看来,太太是他成功的力量源泉。因此在他看来,一个男人要有出息,娶对女人很重要。所以引而伸之,到一个国家,女性不堕落,国家就有希望不是?

2、当你工资比同学少一半,证明生命已经浪费一半

2019年9月19日,俞敏洪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分享会上表示,“钱是一个人的能力证明,当你工资比同学少一半时,你的生命已经浪费了一半”,原话是这样的:

“人家一年拿十二万,你只能拿六万,他第二年可以什么都不干,照样还有六万块钱花,他用着六万块能旅游,可以请漂亮的女孩吃饭,去看任何一部想看的电影,可以不工作,天天坐在沙滩上晒太阳,但是你努力工作两年,一天不休,依旧只有十二万。再往上加,可能会变成怎样呢?你一年努力到最后,只拿十万,人家可能已经拿到一千万了。付出的是同样的时间,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不断的累加,最后就能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而你努力了半天,还天天想着晚饭到底是买便宜的还是贵的。”

他想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只有24个小时,但有的人能把时间不断累加让自己变成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这其实是没有错的,因为时间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青年应该抓住人生中创造力和开拓力最黄金的时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换来自己生活的自由,比如旅游,请人吃饭,看电影,晒太阳......,实际是对年轻人的激励,只不过作为一个生意人,总摆脱不了对人劝进时,以钱来做目标引导的老毛病。

3、中小学老师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学生教好

在2020年3月25日的直播中,俞敏洪在谈到积累与输出是,以中国很多不读书的中小学老师为反例,说:

“有很多中小学老师,一年也不读三五本书,而且一辈子都是教教科书上那点东西,不断地重复又重复,最后自己也被掏空了。所以我们发现不少中小学老师,到最后变得知识面很窄,远远没有能力把当代的学生教好。”

他说了一个客观的事实,提了一个正确的问题。当代中国,中小学教师每年坚持读3—5本书的有多少?不光是老师,其他行业的人同样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全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段视频冲击, 所以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可能也说到了我们老师的痛处。但是我们不能如阿Q般,人家一说到"亮了亮了\


方山老师


俞敏洪说的应该是做了调查,或许以偏概全,或许是一个现实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专家的他可能是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更有责任感,要更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觉悟。但每个人每个老师在自己的岗位必定都是尽最大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的努力又怎么是别人都能看到的呢?努力是悄无声息的,每个人都在悄悄的提升自己,因为,不提升,必然是被淘汰。或许人经历越多,感慨越多,带着理性、也带着偏激,总之他在实实在在勇敢的陈述自己的一个观点。出于什么想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啊。





泉东教育高中数学


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丶三观和诉求,因而,俞敏洪的声音,自然会引起各种人的回应,形成舆论风波。


领袖诗人卢伟宗


因为他在不对的时候不对的场合说了一些真话,所以他不受待见,其实他算不错的,至少保留了一点文人知识分子的风骨...


先教英语


长得像康生,肚里有货是肯定的。英语字典能背下来,猛人一个。创办教培学校,还能上市,功成名就,说几句话那是有份量的,不起波澜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