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化龙263


问题很宏大,个人能力原因,只针对其中一点作答。有不当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个人观点,所谓“不同思想的精髓”都要结合不同的时代来判断。汉武帝时期和宋宁宗时期所着重推崇的儒家思想精髓定然不同。那么如果问当世,我认为精髓在于一个“信”字。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在孔子的教育观中,“信”虽不是基础,但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中国学生,“信”的含义于我而言带有强烈的儒家色彩。它首先是一种方法论基础,也即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中所云:

“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

“诚”与“信”

我倾向于将“诚”与“信”分开论述,这也是受到南宋儒学大师朱熹的影响。其在释《孟子·离娄章句上》中有言: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作为“天之道”的“诚”是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本然之理。而作为人之道的“诚”主要是对天地之诚的尊敬和效法,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


朱子从道法角度解释“诚”,从人伦角度解释“信”。朱子曰:

“信是信实,表里如一。”

信是实实在在的理,遵守信实,诚实无欺,做到表里如一,就是信。


诚作为道德本体,是一种本然状态,无需人为,因而是自然法则;信却相反,它要求的是人之所为,是一种社会性的道德践行。


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中的独立个体,“信”是联系彼此的道德桥梁。它并不是纸上空谈,不是标语口号,其方法论意义,就是强调道德践履,致知力行。

“信”与“慎独”

其次它是一种道德上的理想境界,也即《中庸》所云: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梁漱溟先生认为:

“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

在我看来,也许这正是因为“慎独”作为儒家的道德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性。“慎独”是建立在儒家人性善论基础上的应然实践,它要求人们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


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前者都是主要外化在“行”之上,可以通过日常行为判断出来。唯独“信”是最要求人心与行为的统一才能实现。而人心最是复杂,在失去外界监督时,要保证“信”的坚守,就要做到慎独。因此慎独是儒家所有道德准则的内化,是士人由凡入圣的过程,是一种极高的理想要求。


对我来说,“信”是“诚”与“信”结合的方法论,是“慎独”的最高道德要求。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是如此。诚信当是学术之本,是每一个学子的道德要求。然而当代学术界,诚信慎独却逐渐成为稀缺。

诚信与学术

很多学生在申请国外的高校时,需要根据校方提出的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很多学校会有“define integrity”的要求。这里的“integrity”一词,放在传统儒家文化的语境中,就可释为“信”。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做学术者,应当有穷时亦兼济天下的情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气魄。在近代以来,中国大学精神之巅,应属抗战后建立的西南联大,将诚信精神与爱国精神真正结合了起来。彼时学术诚信是常态,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教授学生真诚做人,真诚做事,守信用,重承诺。大学是真正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象牙塔。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守信是做事,做实学,即“致知力行”的基础,也是振兴国家的关键。在山河破碎,民族危难的时世,精神领域的抗争与复兴同样重要。不诚信难做实学,无实学不可解国家危难。需谨记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话语:

“救国方法极多,救国不是一天的事,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的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

也即是“实干兴邦”。


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有民族和国家的担当,生发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这需要首先由内约束自己,做到诚而慎独。如《大学》中说: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是诚信的准绳,也是每一个学生的道德目标。


谈笑风生过一年


任何能够影响后世的思想,会有它自身的时代局限性,但也必然有它的超前性和真理性。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先世系宋国贵族,后迁于

鲁。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在早年还是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分熟悉。当时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出现了与周礼要求不相融的局面,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就思想主张而言,儒家提倡“仁”、“义”,尊崇《周礼》,备受历代统治者推崇,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和道德主流。哲学思想上,孔子并不否定天命鬼神,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故而主张要“畏天命”。但他同时又表现出对天命鬼神的怀疑与动摇。他不相信有“天”主宰四时更替与百物生长,对鬼神是否存在也不置可否。


孔子也主张“孝”,不仅仅是指子女从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尊敬、善待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倡导“孝敬”的另一含义就是“无违”,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力事亲,让父母高兴。但他反对盲从性的“愚孝”,从子女与父母双向角度,对“孝”进行了内容上的引申和扩展。

与上述哲学、政治、伦理等相联系的是思想方法上的“中庸”之道。中即中正、中和、无过无不及;庸即是用,或训为常。《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认为做事情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是孔子处于变革时代思想矛盾状况的反映。


孟子继承了孔门一派的仁政思想,但当时最合时宜的诸子思想却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而且“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对这几家是深恶痛绝的,故而站在儒家立场对他们均加以激烈抨击。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人民放在第一位,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所以,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渊源于孔子的德治思想。他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孟子从他的“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的方法,认为“养心莫善于寡欲”,追求过多的物质欲望会使人失去善性。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代表着儒学的成熟发展,所以后人将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思想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的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宋代,孟子的理论影响更大,其著作《孟子》不但被列于《九经》,朱熹还将其列为《四书》之一,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陆九渊、王阳明一系的心学,其根源就在于孟子。

荀子是儒家八派中孙氏一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荀子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痛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或“俗儒”,对以儒家正统自居的子思、孟子一派批评亦烈。荀子是一位以儒家学说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各家之长,自成体系的思想家。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荀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
到了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术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

荀隐思维


儒家思想就是倡导人伦道德的思想,儒家思想着力点在于人心丶人性的本质。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克己复礼,与时俱进。”

对于人性来说,善恶本同根。善人就是利用自己觉悟,来自我约束,抑恶扬善,所以才能成为善人。

人若不自我约束,任性而活,人性之恶就会彰显,就会压制人性之善。人就会有很多的恶念、恶行,人也就成了恶人。

一个好世道,肯定是一个,天下人大都遵善道丶守善俗、怀善念的世道,这也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儒家认为礼乐天下,才是良善世道,所以人们应该自我克制丶自我约束,以维护以礼治天下的社会。因此儒家主张“克己复礼”。

人有七情六欲,人心易惑。人很容易自我迷失,人心迷乱不但会让其本人的人生变得没有任何价值,对社会不会有任何贡献。而且还容易受到邪恶势力的蛊惑,倘若如此,轻则害人害己,重则惑乱天下,遗害无穷!

因此儒家为了管束人心,大力倡导天下人应该遵守“仁、义丶礼丶智、信”,大力推广“孝、悌、忠、恕。"儒家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才有可能将个人精力、个人心思用于正当的积极进取方面,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才不会虚度此生。“克己复礼”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时俱进”。儒家认为两者密不可分!

孔子在亲注的《易传》中,一开头就告诫世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对儒家思想精髓的最好诠释。

只可惜后世的儒家学者,为了讨好统治阶层,对儒家思想断章取义,将阉割了的儒家学说作为国家治理依据。从此世人只知“克己复礼”,而不再关注“与时俱进”了,从而导致了儒学最终没落了。个人认为要重振儒学,就应该仔细探讨汉朝以前的儒家思想!


鬼影147951010



儒家思想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是道德规范。

一、儒家的核心道德是私德,是亲亲之爱。即爱自己的亲人:父母有慈、儿女有孝,兄长有爱、弟妹有敬,丈夫有情、妻子有义。

二、公德:与人诚信,见利思义。遵守公序良序。

然后是政治思想。

儒家的政治思想,就是民主宪政。

一、诛杀暴君,推翻暴政。

法家是让人民做犬民,做狗奴才。

韩非子谓之:从主之法,顺主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寡闻从令。

韩非子还提出了三纲理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诛臣,焉有过!

而儒家认为,把人民当奴才的君主,必须诛杀。孔子谓之汤武革命,孟子谓之,汤武诛独夫。

【革命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

二、宪政。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标准约束君主。然后,再以臣道的标准约束群臣。就是以礼法把权力关进牢笼。今日谓之——宪政。

三、民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最后是法治思想。

一、立法为民——奉法以利民。

二、司法独立——孔子批判君主折狱无伦,以意为限。

三、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

四、不罪无辜——孔子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孔子才是人类法治思想的鼻祖。法家则是法治的头号死敌。

儒家思想的精髓,包含了道德规范、政治思想、法治思想等各个方面。


杨朱学派


首先我们看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代,号称诸子百家群英荟萃,流传最为广泛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各种思想流派空前活跃百花齐放!然而,直接反应出的社会现实,就是群雄割据战乱纷纷。

二看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史言“焚诗书,坑术士”,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此处之“儒”为书生、术士,而非儒家。所焚之书当中,《诗》、《书》,医、卜之类的文籍,不在焚烧其列。

三看儒家思想的兴起

此后儒家思想基本上占统治地位,从安邦治国的角度看,儒家给历代帝王提供了君臣父子伦理道德这样一个重要的思想工具,提供了宗法制度,敬天爱人等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封建社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致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

有人说儒家思想一家独大,打击了其他学派的发展。整个社会风气都是经、史、子、集,之、乎、者、也,使得无数的文人雅士们趋之若鹜。儒家思想已经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正如易经中说: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更甚至于在元清两朝,把外来入侵的异族统治,融合同化于儒家思想的汪洋大海之中!

曾几何时有人叫嚣:如今的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他不明白,中国人的信仰五千年来,已经深深融入整个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优雅的车手


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七点:

一、"终于立身"。

语出《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意思干什么不干什么都要不违“立身”的原则。这是儒者修身的目的。所以是儒者的最高原则。

二、"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言君子所行都要以义为标准。

三、"义之与比",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为:君子于天下事无可无不可,都要用义来衡量。

四、"义然后取",

语出《论语》: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大意为:孔子向公明贾询问公叔文子:“他不说、不笑、不取,是真的吗?”公明贾答:“这话过分了。他该说时才说,人不厌其说;快乐时才笑,人不厌其笑;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五、“忠恕之道”.

忠为:“己欲立,而立人”;恕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语出《大学》曾子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曾子在《大学》中对各种人应“驻守、止于”什么位置给出了明确的说明曰: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子止于孝、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但对犯罪者这个特殊人群该如何呢?则要使他们止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知以上种种“止于”才能叫做“此谓知本”。

七、“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之世界观还是其方法论。包含了‘过犹不及’的方法,也包含了即坚持原则又不失其灵活性是“义之与比”的完美诠释。


分享收获


什么是儒家思想?就写在“人需为儒”这样一个汉字上。那么人活着到底需要什么呢?儒家思想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显然,既使人类根本解决了食衣住行等物质需求,也还并没有真正到“底”。那么,这个追根究底的“底”究竟又是什么?孔子一句“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不移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说,人类在吃饱喝足之后,还需要精神,需要“至高无上”的精神,需要“至深无下”的道德精神境界!毫无疑问,“其至矣乎”的中庸,本义即我们一个中国(“一中为忠,二中为患”)的“中”!(“庸”即用:“手执l广用为庸”。)


刘战生曰中


儒释道三家讲的核心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什么是“道”,张三丰说:夫道,中而已矣,故儒曰致中,道曰守中,释曰空中。意思就是想要达到道的境界,就一个中而已,所以儒家说致中,道家说守中,佛家说空中!

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致中,也就是怎么做到中。

孔子在《中庸》中说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黄老师69713


近代衰落是满清对华夏族人民奴化政策造成的,使得一个优秀的民族停止了思考成为会说话的工具,使得华夏文明在各个领域停止了进步甚至严重倒退。而儒家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尊重劳动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但凡儒家占统治地位时的汉宋明都是科技进步,文化昌盛的时代。


红星照耀神州


儒教文化首先是作为大众日常的伦理标准存在,它跟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不一样的。区别首先在于,信徒进行文化或者宗教实践的时候,载体不一样。对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这种一神教来说,载体就是个体心灵的皈依。

只要你信了基督了,或者信了安拉了,无论走到哪儿,都可以按照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或者穆斯林的方式来生活。甚至把你扔到孤岛上,就剩你一个人了,也不影响你的信仰,到那会儿你就必须更加虔诚,否则精神就崩溃了。

但是儒家文化的载体就不一样了,光有个体心灵的皈依远远不够,个体还必须生活在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结构当中才行。

比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等这些规矩,都是对某种人际关系的规定,脱离开人际关系根本就没法展开。把你一个人扔荒岛上,还让你三从四德,你肯定做不到。

儒家文化所要求的这种特定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求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组织,而稳定的家庭组织,前提是你得是定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