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人勤春來早,隨著復工復產號角的吹響,太白縣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做好春耕生產、復工復產、項目開工等工作。近日,隨著天氣轉暖,在太白縣各村的田間地頭,村民正忙著平整土地、覆蓋地膜;農業園區技術人員正在指導群眾育苗,成熟的蔬菜被採摘裝筐;生產車間的機器轟鳴,工人有序操作;施工現場的車輛來回穿梭……這一幕幕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

太白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阻斷源頭,企業有序運行

“體溫36.4,正常……”每日測體溫、健康登記已經成了企業員工進入生產車間的一道固定程序。陝西太白山製藥有限責任公司、安泰天龍鎢鉬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工人們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生產車間乾淨整潔、秩序井然。公司負責人說,自復工以來,戴口罩、量體溫、消毒、登記儼然成為企業的“必備動作”。各企業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同時,堅持每天對辦公場所消毒,對員工實行分散分批就餐,有效防止了人員聚集。自2月份以來,太白縣在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千方百計推進企業全面開復工,逐企明確一名包抓縣級領導,採取“一企一策”對症下藥,幫助企業解決防疫物資、物流運輸、金融信貸、員工返崗等方面的實際困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目前,太白縣6家規上工業企業已全面恢復生產,正在加緊時間追趕生產進度。

太白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不誤農時,奏響春耕樂曲

“這茬丹參預計能產8000斤,按市場價每斤2元,初步估算能賣16000元,我們還有120畝的蒼朮和30多畝的黃芩開始採收。” 太白縣鸚鴿鎮中藥材示範園負責人陳歡高興地說。太白縣鸚鴿鎮中藥材示範園的丹參喜獲豐收,30餘名村民跟在現代化挖藥機後面忙著撿拾裝袋,個個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最近,我們吸納了300餘名群眾為牡丹除草、給百合施肥,將豬苓下種。每天開工前,會統一測體溫,讓人員分片作業。為了減少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利用無人機噴灑水肥,實現科技與農業的結合,讓咱深山裡的農民也‘時髦’了一把。”白雲村支部書記齊永麗向筆者介紹。進入三月份,隨著天氣轉暖,太白縣各鎮村已根據農時有條不紊地開展土地復墾、地膜鋪蓋、蔬菜育苗等,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春耕生產工作,太白縣建立了縣、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做到兩場“戰役”共部署、同推進。

太白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據瞭解,太白縣為農業園區開通蔬菜調運“綠色通道”,確保農資產品正常運輸。農技中心工作人員現場指導村民佩戴口罩,分區錯峰下田,做到防疫、春耕“齊步走”。同時,利用備耕前的空閒時間,開展村組幹部業務技能提升培訓,邀請種養殖等方面的技術專家對種養殖戶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咀頭鎮拐裡村種菜能人楊錦龍用手機直播向鄉親分享育苗技術。目前太白縣農資儲備充足,秦西、秦綠、綠蕾等企業合作社已育苗7000餘萬株,馬鈴薯等部分農作物已完成栽種,各項春耕生產工作有序開展。


網上辦公,精準破解難題

為了減少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太白縣印發《關於加強投資項目遠程審批服務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項目辦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全流程“網上辦公”,實現“不見面”審批;制定了《太白縣新冠肺炎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管理辦法》,嚴格按照“成立一個復工專班、建立一套審批制度、進行一次崗前培訓、報送一份備案名冊、簽訂一份責任書”的“五個一”要求,對申請開工的建設單位採取“一報批、二審查、三入住、四隔離、五定區域”的審核流程,努力用項目建設實際成效把被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目前,全縣已完成網上審批15件。除此之外,太白縣還依託“太白就業”微信公眾號,藉助2020年“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等平臺,開展線上招聘會8場次,推送就業信息109條,提供就業崗位10646個,免費開通助企復工“直通車”4班次,組織2400餘名農民工赴省內外務工。

太白吹響復工復產“集結號”

抓早動快,加速追趕超越

2月底,太白縣總投資21億元的太白縣頤星康養綜合體、縣城區酒店群、太白旅遊綜合體等37個市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拉開了項目建設的序幕。開春以來,為了確保重點建設項目首季“開門紅”,太白縣四大班子領導、7個鎮和16個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赴隴縣、千陽、扶風實地考察,學習主導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為了搶抓時機、高效率、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工作,縣上還成立了總部經濟、飛地經濟、5A級景區縣城建設、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五大專班,縣級領導親自坐鎮指揮,現場辦公,一線推進。目前,總部經濟已對接企業17戶,達成意向8戶,3家公司已引進落地,涉及生態旅遊、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等62個市縣重點項目已開工建設,吹響了太白追趕超越、跨越發展的衝鋒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